西林就是大家的家,如果大草原保不住,那大家夥也得跟著餓肚子,所以一聽領導這麼說,底下的人就紛紛響應,“領導,有啥招趕緊說吧,我們肯定支持!”
領導很滿意大家的反應,他再厲害,也不能靠著一己之力去殺滅蝗蟲,所以這件事必須得大家一起配合。
“細柳營畜牧站的卓顏同誌,去年研究出一種使用牧雞防治蟲害的辦法,如今細柳營的雞群已經成了規模,我的意思是把這些雞全部都放出去,讓它們先打阻擊蝗蟲的第一仗!”領導站在台上慷慨陳詞。
想打阻擊蝗蟲的第一仗,那戰場就不能再細柳營,而是要在西林鎮最西邊的卡子口。
卡子口地形寬闊,牧草肥美,是跟西部地區接壤的第一站,蝗蟲隨飛隨停,它們從西邊兒過來,肯定是先經過卡子口。
卓村長第一個站起來表態,“沒問題,我回去跟我閨女說,到時候讓她把雞全都拉到卡子口等著!”
雞吃蟲天經地義,不就換個地方吃蟲嗎?雞都不怕,他卓村長有什麼好怕的?
看到卓村長勇敢應戰,彆的村的村長也坐不住了,“我們村出一千隻雞!”
“我們村能有八百隻雞!”
……
大家夥都是村長,誰也不能比誰差,一時間人們紛紛下了戰書,準備迎接蝗蟲的挑戰。
因為西林鎮附近的村寨眾多,大家很快就商量好了,自己想辦法把這些雞運過去,這樣等到雞群放開以後也便於回收管理。
原本領導的意思是,要在各村各寨再留下一部分牧雞做原地阻擊,可是卓村長見過卓顏的牧雞,說這些雞腿長翅膀大,飛起來速度絲毫不吝於蝗蟲,就應該把它們放在卡子口,這樣隻要蝗蟲跑,這些雞也能跟著追。
對於牧雞來說,蝗蟲就是食物,眼看著晚餐都跑了,它們能不追嗎?
聽到卓村長這麼說,其他村的村長也覺得很有道理,不管怎麼說他們手裡邊養的可是雞,雞再差難道還能比蝗蟲差?
雖說預測蝗蟲距離西林鎮還有兩天的路程,可是這玩意長翅膀,誰也說不好它們具體啥時候能到,也許它們一高興連夜就能飛過來。
所以這個會也沒有耽擱太長時間,很快領導就布置下來任務,各村長趕緊動員村民,準備雞群上陣迎敵了。
卓母聽說了這個消息,比卓顏還要興奮,因為這些牧雞都是她在喂,這一冬天長得膘肥體壯,成天在雞棚裡邊撲打,看的她都發愁,卓母也覺得,是時候把這些小家夥放出去活動活動了。
經過了一冬天的繁衍,現在這些牧雞到底有多少呢?
雞出籠的時候,卓青拿著本子和鉛筆在一旁數著。
可是雞也不是那麼聽話的,它們不會一個一個的出籠,讓你好好數,往往是兩三隻擠著挨著就出來了,所以儘管卓青眼神好反應快,數到五百隻的時候,還是有些搞混了。
卓青撓了撓腦袋,“三姐,我隻能告訴你,現在這群雞要比五百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