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分鐘後,近兩千名哥薩克騎兵繞到了中路軍的左翼,草草整理了一下陣型,便朝著對麵的波蘭騎兵,衝了上去。
東布羅夫斯基立刻就聽到了1裡外的隆隆馬蹄聲。
他沒有絲毫懼色,示意士兵們壓住速度,調整為箭頭陣型,而後用馬刀向前方漫天的塵土一指,嘶聲怒吼:
“祖國正在注視著我們!跟我擊潰敵人!”
數百名騎兵瞬間爆發出雷鳴般的呐喊聲:
“為了祖國!”
“撕碎他們!”
“衝啊!”
翼騎兵組成的紅色箭頭開始逐漸加速,騎士們紛紛俯下身子,將騎槍夾在腋下,直指向前。
哥薩克騎兵起初仗著自己的兵力優勢,試圖直接衝垮波蘭人,但此時卻發現,對麵竟如同一道紅色的雷霆,正劈向自己這邊。
最前麵的百餘名騎兵不由自主地收慢了速度。軍官並未斥責他們,而是在短暫的猶豫之後,一拉馬韁,喊道:
“這群瘋子!快,向左前方轉向!貼著波蘭人右側交錯!”
是的,電影裡常見的那種兩隊騎兵麵對麵轟然撞在一起的情形基本上是不會出現的。
騎兵一旦對撞,雙方就會立刻變成後隊踩踏前隊的“事故現場”,因為後麵疾馳的騎兵根本停不下來。
結果必然是兩隊蠢貨都被自己人踩得稀爛。
所以在騎兵正麵交鋒時,雙方會選擇交錯而過,並趁機砍殺對方。
當然,意誌力不夠堅強的一方通常會先行轉向,這樣就會令自己的腰腹位置,暴露在對方麵前。
而這次,波蘭騎兵似乎根本沒有轉向的意思,直接將速度拉到最高,筆直朝哥薩克砸了過來。
直到雙方相距不過六七十步時,東布羅夫斯基才稍稍撥轉馬頭,從哥薩克騎兵的右側疾馳而過。
翼騎兵作為波蘭最優秀的精銳,騎槍刺出幾乎就沒有落空的——要知道,騎槍可比馬刀難掌握得多,但在騎兵對攻之中,也能利用長度取得巨大的優勢。
在雙方交錯而過的短暫瞬間,就有上百名哥薩克騎兵慘叫著被刺落戰馬。
主要是左側的翼騎兵夠不著敵人,否則這個數字至少得翻番。
就連跟在後麵的波蘭遊騎兵,也利用敵人提前轉向而帶來的優勢,收獲了十幾個人頭。
待雙方交錯而過,東布羅夫斯基命令重新整隊,轉頭看了眼東南方向的哥薩克,露出不屑的冷笑,指向俄軍步兵中路,高聲道:
“跟我擊穿他們!”
哥薩克指揮官原以為波蘭騎兵會掉頭來追擊自己,跑出了近兩公裡後,才發現對方竟然直撲己方步兵而去,頓時心中一驚,來不及整隊,便慌忙下令轉向,去救中路步兵。
然而,當他們亂糟糟地完成了掉頭,速度還沒跑起來,就愕然看到,遠處的紅色騎兵隊列劃了個優美的弧線,從左前方朝自己疾馳而來。
哥薩克指揮官頓時驚慌失措地嘶吼:
“列隊!不要亂,窄縱列……”
隻是,哥薩克雖然悍勇,但軍事素質卻真心不怎麼樣。
恰逢驟變,有人在朝步兵那邊趕,有人開始列隊,還有人不知所措地愣在原地。
僅僅幾分鐘後,紅色的雷霆便再次劈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