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戰略規劃實在太糙。
直接攻占埃及的行為讓馬穆魯克和奧斯曼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導致這兩個原本一直不對付的勢力立刻選擇聯手。
最終,拿皇雖然打出了金字塔戰役這樣漂亮的勝仗,卻始終無法完全控製住埃及局勢。加上法國地中海艦隊被英國偷襲,拿皇隻能將大軍撇在埃及,自己乘一葉扁舟,溜回了巴黎。
所以,約瑟夫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便不遺餘力地幫助奧斯曼訓練新軍,增強塞利姆三世的信心,提前引爆了奧斯曼和馬穆魯克之間的矛盾。
這樣在必要的時候,法國就能以調停者的身份出現在埃及,左右逢源。
至少,經過這次的戰爭之後,奧斯曼和馬穆魯克再想要聯手,可能性就已經非常低了。
當然,關於埃及的戰略構想想要實現,有個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法國海軍能將英國艦隊攔在地中海之外。
否則蘇伊士運河就算修好了,也是送給英國人的禮物。
而在蒸汽戰艦開始服役之後,法國已經初步具備了這個能力。
那麼埃及這邊的規劃就得跟上了。
梅勒卡·默罕默德看了眼正打開車窗,向路旁的民眾撒錢的蘇丹,對斯泰勒道:
“斯泰勒先生,這次托皮日斯新軍表現得非常出色,所以,陛下希望貴國能為我國訓練更多的新軍。”
其實之前西班牙、奧地利,甚至俄國都幫奧斯曼訓練過新軍,但模式基本上都是派教官來奧斯曼,選一批新兵進行操練。
這種模式練出來的最多能算是改良版耶尼切裡。
而約瑟夫這次直接將托皮日斯新軍拉到突尼斯的法國軍營訓練,徹底脫離了奧斯曼的環境之後,才練出了真正的新式軍隊。
顯然塞利姆三世對這次的訓練結果非常滿意。
按照托皮日斯這次在圖爾表現出的戰鬥力,他估計隻要有5千新軍,就能有效壓製康斯坦丁尼耶的十餘萬耶尼切裡禁衛軍。
禁衛軍階層正是他推進奧斯曼改革的最大障礙。
帝國重現輝煌,將由此開始!
斯泰勒微笑點頭:“我很樂意為陛下效勞。不過,您知道,訓練這麼多士兵,是件非常費時費力的事情,甚至會影響我國軍隊的訓練。”
大維齊爾立刻道:“請您放心,陛下會向貴國支付足夠的費用。”
“啊,您誤會了。”斯泰勒道,“王太子殿下說過,可以為蘇丹陛下免費訓練新軍。”
“那殿下想要的是?”
“殿下希望能夠加強法土之間的貿易往來。比如,一份新的貿易協議。”
斯泰勒見塞利姆三世隻是不斷向窗外撒錢,又補充道:
“隻要能增加準入商品的種類,貴國完全可以設置滿意的關稅稅率。同時,法國市場也將向貴國開放。”
約瑟夫知道,在最壞的情況下,法國大部分的海上貿易都會被英國封鎖。屆時,地中海將是法國的貿易生命線。
而奧斯曼則是地中海沿岸除法國之外最富裕的國家,這裡的市場對法國將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