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荷蘭守軍,卻都是精神萎靡的樣子。
布魯塞爾是奧地利領土,他們一群荷蘭人在這兒拚什麼命?
此外,城裡的弗拉芒人也極不安分。
威廉·威格爾·範·泰恩早在一個半月之前,就秘密召集有政治影響力的弗拉芒議員,推動弗拉芒區脫離奧地利獨立的運動。
他們這些人能操控布魯塞爾的方方麵麵。在他們的努力下,荷蘭守軍不是武器被偷,就是補給無法及時籌集,甚至發生過軍營失火的事情。
這讓荷蘭士兵的士氣愈發低落。
要不是達維多維奇依靠個人威望硬撐著,荷軍早就開城投降了。
但很快,英普奧聯軍在梅赫倫戰敗的消息就傳入了城裡。
要說起來,約克公爵並不算是戰敗,頂多屬於局麵不利,陷入僵持而已。
不過在弗拉芒獨立運動組織做了些刪減,並登報之後,恐慌情緒很快便在荷蘭士兵之間蔓延開了。
是的,布魯塞爾最大的幾家報社,都是獨立運動成員的資產。
達維多維奇宣布全城進入軍管狀態都限製不住。
三天後的清晨,十多名布魯塞爾市民趁荷蘭士兵打盹,偷偷打開了東麵的城門,加亞爾立刻率軍入城。
戰鬥到中午時便基本結束了。
荷蘭軍隊毫無抵抗意誌,除了達維多維奇帶著軍官們在東門附近守了一陣,瓦隆防衛軍幾乎沒進行什麼戰鬥,就控製了整座城市。
……
布魯塞爾東部。
魯汶。
思海克看了眼身後的數千大軍,心中既緊張又興奮。
他之前想都不敢想,法國王太子竟然真讓他指揮弗拉芒軍團去打仗。
哦,王太子還給他升了軍銜,現在他已經是思海克準將了。
而且殿下還向他許諾,等弗拉芒共和國成立之後,他將獲得副總統或者議長的職位。
但他旋即又變得愁眉苦臉起來。
他並不會打仗,以前的中校軍銜也是花錢買來的。
現在自己要怎麼攻下魯汶呢?
雖說城裡隻有2千奧地利守軍,而他帶來了4千弗拉芒投誠軍,可他連從哪兒開始進攻都不知道。
當然,約瑟夫也沒指望他真能打下魯汶。
這隻是要他的“投名狀”而已。
約瑟夫需要未來的弗拉芒共和國裡有一股聽話的政治勢力,畢竟泰恩一看就是個有主見的人,肯定不好控製。
而這個思海克就是個不錯的人選——貪婪、卑鄙,沒有節操,同時也沒什麼根基,未來隻能依靠自己。
隻要思海克率軍和奧地利人打一仗,不論輸贏,以後弗拉芒人和奧地利的仇怨就算結下了。
泰恩那邊再一煽動,弗拉芒獨立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