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吩咐繼續前行,吩咐埃芒進行記錄:“在克慕希和安伯格各新建一座甜菜煉糖廠,使用最新的技術,達到月產兩千噸以上。
“這兩座廠接收任何來源的甜菜,收購價要高於普魯士國內的煉糖廠。”
克慕希在科布倫茨附近,可以覆蓋大部分萊茵蘭的甜菜產量。而安伯格在巴伐利亞北部,距離普魯士和薩克森都不遠。
以法國煉糖廠的技術和成本優勢,能夠輕易擠垮普魯士的工廠,之後普魯士就隻有選擇和法國進行合作了——
法國幫普魯士將甜菜煉成糖,而普魯士產出的蔗糖全部以巴黎期貨交易所的合約進行交易。
約瑟夫忽然意識到,法國在甜菜製糖領域已經形成了全產業鏈的技術壟斷,且優勢還會不斷擴大。
嗯,等化肥搞出來之後,普魯士等國還得來求法國一次。
……
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克裡斯蒂安堡宮。
丹麥首席大臣伯恩斯托夫合上麵前的報告,向王儲弗雷德裡克欠身示意:
“攝政王殿下,奧地利會這麼快投降,的確出乎我們所有人的預料。這令我們在對英國的外交關係投入上出現了……啊,嚴重偏差。”
現任丹麥攝政王的弗雷德裡克神色凝重地點頭:
“法國正逐漸成為歐洲大陸的核心,我們得儘快為此做出調整才行。”
是的,丹麥之前雖聲稱中立,但外交上非常傾向於英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作為一個以半島和島嶼為主的國家,英國強大的艦隊是他們必須重視的。
然而,現在國際局勢出現了激變。
荷蘭、普魯士和奧地利先後投降——普魯士所謂的“退出戰爭”,在丹麥人看來就是投降。
至於撒丁、巴伐利亞等小國,更是直接轉投了法國懷抱。
這種情況下,丹麥發現自己已無法隻重視海上的勢力了,法國人的陸軍似乎距離他們也並不算遠。
“好在我國在對法戰爭中並未幫助英國,這讓我們尚存與法國改善關係的空間。”財政大臣舒倫堡伯爵頓了一下,接道,“而且,我認為,這次戰爭的結果還給了我們一個良機。”
弗雷德裡克看了過來:“您說的機會是指?”
“武裝中立同盟。”舒倫堡道,“英國海軍將絕大多數力量都用來封鎖法國,甚至在地中海還遭遇了一些挫折。
“如今,他們已無法如十多年前那樣,無視武裝中立同盟的聲名,控製所有的海上貿易了。”
武裝中立同盟是俄國牽頭,瑞典、丹麥、荷蘭、西班牙,甚至普魯士都參與的組織,旨在保護中立國船隻可以自由地在交戰國港口進行貿易。要求戰時除武器彈藥等禁運物資外,交戰國不得扣押、奪取中立國船舶上的貨物。
其實,就是針對英國這個海上霸主的——其他國家也很少會大大咧咧地搞海上封鎖,強奪商船。
在這個同盟成立的最初幾年裡,英國懾於參與的國家眾多,確實收斂了不少。
但很快,英國人就發現這個所謂的同盟其實是一盤散沙,於是便開始了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