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有普魯士軍官附和道:“然後我們就可以依靠優勢兵力一舉擊潰奧地利人!”
這次霍恩洛厄親王做了充足的準備,在利格尼茨至布雷斯勞沿線布置了大量防守兵力,隻等卡爾大公來自投羅網。
然而,足足過了十多天,除了數千名在利格尼茨附近遊曳的小股奧軍部隊之外,他預料中的攻城始終沒有出現。
時間進入十月,就在霍恩洛厄親王認為奧地利人已經放棄,準備向波茲坦報捷的時候,終於有了新消息。
霍恩洛厄親王看完布雷斯勞方向送來的報告,臉色已是陰沉得要滴出水來。
上周末,奧地利人占領了布雷斯勞要塞東側的厄爾斯鎮,並以那裡為據點,向奧得河中遊的重鎮格洛高發起了猛攻。
格洛高是布雷斯勞通往普魯士的重要通道,如果這裡被奧軍占領,那麼整個西裡西亞的普軍就都將失去後勤補給。
而此時格洛高僅有不到6千守軍。
霍恩洛厄親王惱怒地一腳踢翻了旁邊的椅子。
他在利格尼茨足足浪費了小半個月,如果他利用這段時間率軍翻越蘇台德山,此時可能已經兵臨布拉格城下了。
那個路德維希就像個賭徒一般,竟然完全不管利格尼茨,而將主力部隊調去進攻格洛高!
他深吸了幾口氣,令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而後看向地圖。
眼下自己有兩個選擇。
一是放棄格尼次,翻越蘇台德山,冒險強攻奧地利腹地。這樣就看是路德維希先攻破波茲坦,還是自己先占領維也納了。
二是回援格洛高,並在那裡尋求與奧地利人進行決戰。這樣做無疑更加穩妥。
他猶豫再三,又和軍官們反複討論,還是決定選擇第二種方案。
奧地利比普魯士要大很多,抵禦損失的能力也更強,互換首都的話,普魯士有滅國的風險,而奧地利卻可能退守匈牙利,獲得最終的勝利。
兩天後,普魯士主力離開利格尼茨城,匆匆趕回格洛高。
利格尼茨中南部的施韋德尼茨鎮附近。
卡爾大公聽著驃騎兵的彙報,臉上終於現出一抹輕鬆之色。
普魯士人果然返回格洛高了。
其實他也擔心霍恩洛厄親王會孤注一擲,強攻布拉格,那樣的話他隻能快速回防,在希爾施貝格組織防禦,並撤回格洛高的部隊。
但現在,普軍主力卻正一步步走向他的伏擊陣地。
是的,他將3萬新兵派去進攻格洛高,而所有的老兵則全部留在利格尼茨中部。
他要用4萬兵力吃掉7萬普軍!
又過了兩天,當霍恩洛厄親王行至利格尼茨城和布雷斯勞正中間時,奧地利人突然出現了。
普魯士軍立刻收縮陣型防禦,但倉促之下,前隊的兩個軍團被奧軍分割,隨即遭到奧地利騎兵的猛烈突襲。
霍恩洛厄親王這邊慌忙派出部隊增援,主力則嚴陣以待地準備決戰。
然而,卡爾大公打得非常聰明,在消滅了普軍幾千人之後,立刻脫離戰場,徑直向利格尼茨方向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