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山裡謝家_鬥米也養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鬥米也養恩 > 第三十三章 山裡謝家

第三十三章 山裡謝家(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外麵雖然已經進入夜色,但是因有微微的月亮光照著,倒並不是很黑。父子倆進了堂屋,那兩個挑子還在堂屋中間擺著,兩頭掛著的零散東西都已經收起來,另放在曬東西的簸箕裡。謝權忠打開麻袋,看到白白亮亮的精米,眼淚花子都出來了“咋把這麼好的白米給拿來家了這個可都是大乾部才能吃的呢”

正準備拿油湯鍋巴給爺爺的謝成樹“噗嗤”一聲笑出來“爺表叔家一日三頓吃的都是這個,表嬸讓我們再送五擔玉米過去,還能帶回來五擔這樣的大白米。”

“那他們家的日子這是好過啦”

謝權忠心裡有些不得勁,既然外甥家裡日子過得這麼好,怎麼就不知道過來看看他們這幾個舅舅難道還真像彆人說的,升米養恩鬥米養仇他們雖然拿出來的不是鬥米,但那也是把家裡能拿出來的全都拿了出來,更甚於鬥米,這也錯了嗎

爺爺的心理變化,謝成樹並不知道,他興致勃勃的說著大表叔家的好“是呢表叔家的日子過得可好了,在他家的兩天,我跟大南兩個又吃又喝又帶著。那日子過得彆提有多痛快了”

謝守南在旁邊就著昏暗的燈光,也能看到太爺爺的神情越來越難看,又想起奶奶、叔奶還有太叔奶她們偶爾說起劉家表親的時候,什麼大人小孩都不知道來一趟看看長輩、又什麼早知道那些糧食養了一群不曉事的親戚還不如換個女孩來家做孫媳婦、等等那些閒話兒,立馬想到,太爺爺隻怕是想岔了。

便有些不禮貌的插嘴“太爺其實表叔爺家也就今年分到田了,這日子才好過些。往年過得比我們差多了大表叔家孩子多,勞力少,一天也就吃兩頓,也就農忙的時候能吃上乾飯,平常都是吃稀得,還吃不飽。

今年分田到戶了,他們隻要把公糧交夠了,餘下的糧食就可以自己留著吃。大表叔膽子大,承包了好幾十畝的水田,養了好幾百鵝和鴨子,又養了幾十雞,他家光賣牲口和雞蛋、鹹鴨蛋就能掙好多錢。要不然,他們家這日子也沒得這麼快就過得這麼好

這一趟,我們就是不去,表叔爺也打算好了,明年初四、五過來給您和幾個太叔爺拜年。往年沒來,是因為一趟來回就要花費四、五天的時間,生產隊根本就不給這麼長時間的假。另一方麵他們也舍不得請這麼長時間,因為請假扣工分是雙倍扣,他家本來勞力少人口多,實在扣不起。”

旁邊被大侄子搶了話茬的謝成樹還在愣神,等謝守南的話說到一半的時候,他也明白過來。這十幾年沒來往,家裡除了爺和二爺、三爺還惦記著表叔一家子,其他人可都對表叔一家意見很大。往年爺和二爺三爺一直以表叔家不好過,才來不了他們家為理由反駁大家的譴責。這會兒,突然說表叔家怎麼怎麼好過,他爺這心裡指不定有多難過

“爺守南說的都是真的,我們找到那兒,表嬸一開始沒認出來。我說了我是山裡謝家人,表嬸知道我們是表叔舅舅家的人之後,可高興了。張口就說怎麼這麼巧,他們也準備跨了年就去山裡拜年,我們這就先過來了。然後,就忙乎好吃的給我們,大表哥、大表嫂也是熱情的不得了。殺鵝、殺鴨還不算,又單單跑的老遠買了一大塊大肥肉回來。除了早飯沒拿酒,中午、晚上是頓頓有酒,可真是把我跟守南當貴客招待呢”

解開了心裡的結,謝權忠這會兒再聽到二孫子說外甥家的好日子,直笑的滿臉起起褶子,高興的如同是自家過上了好日子一般。

謝家莊跟劉餘珍家那個隻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可不是一個層次上的意義,這兒算得上是個很龐大的山寨,這山寨裡主要住戶是謝家,另外還有一些其他雜姓人家。

這謝家是明朝時期很強盛的豪族世家,明朝茶園最興盛的時期,在這座山上置辦了十二個頗具規模的茶園。明朝末年時,農民軍在兩湖、安徽、河南地界非常活躍,勢力很強盛。謝家就紮根在安徽的廬州,在農民軍還沒有進入廬州之前,謝家家主就帶著謝家嫡係、旁支、以及各房庶支,全族人全部進入這個茶園裡躲避叛亂。

當時,物資充足、人手也足夠多,房屋的建造也相對的要比茶園原有的茶農家要好很多。隻是光有一個房屋建的好是不行的,在山上主家生活總是不方便,米、麵、油、鹽這些生活所需,都得要去山下買。因此,謝家這些人,隻要家裡還稍有一點積蓄的,都一心盼著能下山。直到清朝完全替代了明朝,戰爭結束,世態基本穩定,謝家手裡有錢的,又都回了廬州。原本的老宅能要回來的要回來,實在要不回來的,就另外置辦。還繼續留在山上的都是那些沒有積蓄,在山下也沒有半點產業的各房庶支們。

因為這山是產好茶的石頭山,山上的土地確實不是什麼種莊稼的好土壤,謝家雖然人口發展越來越多,但是仍然依靠茶園生存,從來沒有想過開荒種莊稼,以此來過上自給自足的生活。

直到清朝末年,各處戰爭開始,這地方土匪也鬨的特彆厲害。一方麵是糧食貴到山裡人已經吃不起,另一方麵一下山就被搶個精光。沒有辦法,才在山坳裡一些土層較厚的地方開地種麥子和芋頭。就那麼點土地各家分一點,每年的出產,連各家人口的溫飽都解決不了,隻不過,總比一口吃的都沒有要強太多。

“有失必有得”這話很有道理,這地方雖然窮的隻能活命,其他的不要多求。但是戰爭的慘烈不會影響到這兒,土匪的貪婪也不會光顧這兒,就連當地解放都有五六年了,上麵才知道這兒還有個這麼大的山寨,接著派了工作組到這兒來共產,領導謝家莊群眾進行社、會、主、義大發展。

受自然條件限製,共產的隻能是茶園至於山坳裡那點土地,小麥出產實在太低,芋頭不在上交糧食之內。每年穀雨前會有工作組的人前來,收獲春茶。穀雨後的茶便歸謝家窪的人所有,口糧按照各家上交的茶葉品級、數量、人口等各方麵因素綜合配給。管理謝家窪的大隊長、書記、各生產小組的組長都是有謝家莊自己人裡選舉出來的。因此,除了每季茶葉上來的時候,由大隊部的乾部統一帶著茶葉去山下的供銷社,換取油鹽醬醋酒等生活必需品,這個山莊基本是與外麵隔絕。

山外的文化大革命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個沒有學校、沒有臭老九的地方。

山外的農業學大寨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這石頭山那荒沒法開,工作組的人查看了一圈都無奈搖頭走了。

山外的各種批鬥會跟他們無關,因為這裡沒有哪個是地主,真正的茶園主都沒有在這山上。

唯有除四舊,在他們這兒鬨的最凶,因為他們這兒是封建舊俗保留的最完整的地方。

山外的浮誇風與他們無關,因為他們這兒不產糧食。不過,他們還是受到了影響。山外鬨饑荒的頭一年,山內正在試驗改種玉米,當年玉米高產,卻被鎮裡來人把玉米全部拉走了,隻留下芋頭供他們自己飽腹。大家夥兒雖然鬱悶的很,在心裡嘀咕不如當初不種玉米。但是好在謝權忠那個當書記的大堂哥有想法,竟然種出了二季玉米,要不然全靠芋頭的話,隻怕他們也要鬨饑荒餓死人。

現在,他們也施行了分茶園到家,分糧食的福利也就跟著取消,而他們隻產玉米和芋頭這兩樣農作物。一年到頭隻吃這兩樣顯然不行,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因此在得知以後要吃細糧,隻能靠自家拿錢拿糧票去山下買的時候,各家都犯愁。錢和糧票都是他們手裡緊缺的東西,唯有茶葉、玉米和芋頭可以拿出來跟山下人家換細糧。而謝權忠家是第一個帶著玉米下山的人家,因此整個謝家窪都很關注這件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清冷軍嫂要離婚,冷麵軍官紅了眼 未知入侵 越界 俗世小三兒 開局刷一億美女主播千裡空降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 海賊:從永生的洛克斯海賊團開始 大哥彆卷了,你都卷成漢中祖了 手撕炮灰劇本,三個大佬爭紅眼 家生子的發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