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從地市搜羅來的古書,有絕大多數有字形,卻無釋義,李不琢隻能半猜半蒙,一開始讀得極為艱難,後來也發現了古字間的象形規律,進度也愈發快來,加上夢中溫習背誦,已能起做到見文知字六成以上。
煉劍自然是祭煉劍靈十五,李不琢與十五的默契愈發靈應,三丈之內,十五已不需李不琢用劍訣操控,隻需心念一動就可殺敵。
至於那枚聖言劍字的消磨,已完全停滯,隻待府試過後李不琢晉入周天圓融才能嘗試。
白遊似乎真轉了性子,除了來請教李不琢一次,其餘時間已不出白府,埋頭背誦白益留下的書卷。
…………
…………
府試的具體流程,按例要府試當日才會放出,這段時日郭璞無論如何打聽,都沒半分消息。
完全不給考生準備時間,看起來如同兒戲,但無論曆年意外落地者如何抱怨,甚至幾度有公侯之子落地,天宮也從未在此事上有過妥協。
李不琢足不出戶,每日倒也過得充實,不知不覺,離府試就隻剩七日,到了眾考生去聖院祭酒的日子。
這日清晨,李不琢穿上吃灰已久的烏底赤邊、衣角處下飾有藻紋的煉氣士正服,用火紋腰帶一束,再戴上烏木偃月冠。
考前的聖院祭酒馬虎不得,早年就有衣衫不整,又在祭酒過程中無禮者,被主持祭酒的官員逐出聖院,連帶著府試也沒了資格。
出門後,李不琢坐上那輛魁首專屬的童子逐鹿圖馬車向建在赤橋社稷壇不遠處的新封府中部聖院駛去。
街邊深簷下滴著積雨,車輪碾過清亮的青石板發出有節奏的咯咯聲,待臨近聖院時,李不琢下車步行,發現臨街的許多府試考生都把目光投了過來。
府試臨近,他這駕魁首專屬的馬車還是有些吸引目光,李不琢沒在意旁人,順著聖院石階拾級而上,整個聖院台階九十九級,雲紋白石欄杆圍繞,階上廡殿頂的門樓前後出簷各兩丈深,已有不少考生在此等待,白遊就望著門樓後的七聖殿。
李不琢走近拍了拍白遊肩膀:“背的怎麼樣了?”
白遊回頭看見是李不琢,道:“都背下了。但讀的越多,越沒底氣啊。”
“都背下了?”李不琢有些訝異,白益給白遊定下的書目不少,短短二十天就全部背下,這是一流的記性啊。
白遊道:“每日點蜃樓香,想不背下都難!再說本少爺又不是腦子不好使,隻是沒用功啊。嗨我瞎擔心個社呢,今年不行明年本少爺再來。”
李不琢和白遊說話間,考生陸續來齊,幾乎都是生麵孔,府試糾集全府考生,永安縣隻占其中一小部分。但李不琢眼睛掃過,也見到了幾個熟麵孔,譬如當初縣試第三的那位符家子弟、何文運、還有趙承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