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琢見方泰柯承認,心中便也有了猜測。
厲無咎常年尋人鬥劍,無論生死,隻要勝了就奪他人的佩劍作為自己的收藏,這些劍器的原主人亦或親友要麼找不到,要麼礙於誓約不去找厲無咎,眼下厲無咎一死,劍器落入他手中,有人找上門來便也不奇怪了。
這些劍李不琢留太多也無用,倒不介意物歸原主,但得視情況而定。便道:“你要的是那柄?”
“這劍叫蠱雕,劍是雕喙狀。”方泰柯想了想,補充道:“劍身很細,約莫一寸半寬。”
李不琢一回想,便知道方泰柯所說的蠱雕劍就在丹青劍典中,此劍形製頗為特殊,但劍上沒有銘文,他也是這時聽方泰柯說了才知道名字,問道:“這劍的原主人,是你的什麼人?”
方泰柯頓了頓,斟酌了一會道:“此劍原本屬於崀台府的陳覃,八年前他敗給了厲無咎,這劍就被厲無咎搶了去。至於我……乃沂幽山人,並非陳覃的好友,亦非親人,隻是要借此劍一觀,看完就歸還,這是借劍的禮物。”
說著方泰柯掏出一個金線錦帶放在桌上,一打開,裡麵是藥味辛辣衝鼻,帶著股濃重的鉛汞氣味,一聞,卻隱隱能鼓蕩內炁,顯然是用極其簡單粗暴的手法煉製,卻用材極為奢侈的上好道家外丹。
這袋丹藥,比小精元丹顯然好上不止一個層次,李不琢有些奇怪,問道:“那柄蠱雕劍,若沒記錯並非宗匠兵器,價值和這丹藥相比恐怕都要差一些。你借劍是為什麼?”
“我不方便說。”方泰柯沒猶豫,便搖頭說道。若非如此,他也不至於拿極品外丹出來了。
“拿這些丹藥,彆說隻是借劍一觀,就算和我換蠱雕劍我都願意。隻是不巧,此劍我並未帶到幽州,還存放在河東縣。”
…………
方泰柯不說為什麼借蠱雕劍,李不琢便隨口捏了個理由搪塞過去。
方泰柯一走,李不琢便回到書房。
“沂幽山在幽州最西邊,沒聽說有什麼方姓大族……”鴉三通聽到了李不琢和方泰柯的對話,在書堆裡琢磨著、
李不琢打開丹青劍典,取出蠱雕劍細細查看,除了細一些,卻怎麼看都是一柄平平無奇的巧匠兵器。
這時鴉三通忽然道:“沂幽山,沂幽山,原來是那個方家的人?”
李不琢收起蠱雕劍,問道:“哪個方家?”
鴉三通道:“十八年前,玄門半聖陳蜇龍兵解而去,兵解之地便是在沂幽山。陳蜇龍無子嗣親人,也沒徒弟,兵解留下的‘升邪’神劍,劍塚就在沂幽山中,有方姓數人曾受陳蜇龍之恩,看守劍塚,那方泰柯說他來自沂幽山,可能就是守劍塚的劍侍。這就奇怪了,升邪劍塚的劍侍據說寸步不離劍塚,怎麼會有守劍人出世。”
李不琢聞言神情一動,道:“這蠱雕劍的原主人也姓陳,難道這方泰柯是出世來尋找陳蜇龍兵解轉世之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