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劍靈十五在,燭龍是沒法把丹青劍典當作藏身之所了,況且燭龍與一般金鐵劍器不同,有活物的特質,就算驚蟬不在,它能否被裝入劍典還是兩說。
此時已經天明,府裡的下人們已開始準備早膳,灑掃庭除,李不琢便喚人把三斤叫過來,讓三斤看過燭龍,問道:“你用機關術,能否打造一個劍鞘?”
三斤不知李不琢昨日和人大戰了一場,見到燭龍,驚訝道:“單看這劍的裝飾,就不是一般的宗匠能做出來的,從哪來的這柄劍?”
李不琢道:“去年在河東縣那對姓吳的鐵匠師徒,還記得嗎?”
三斤恍然記起:“原來是他們,我作偃師人偶,還托他們打製了東西呢。那時候我就覺得那位盲匠人手藝厲害,沒想到他還能打造出這樣的兵器。”說著看向燭龍,笑道:“用機關術打造劍鞘,倒不是你第一個這麼想,我能做出來,瞧我的吧,三日後就給你。”
偃師墨師有特殊的煉氣法門,專修眼力,傳聞到了宗匠的地步,一眼便能記住一片樹葉上的所有脈絡,但三斤煉氣不久,說罷,還是回屋拿了尺規墨線,將燭龍一番量度。
三斤離開,李不琢將燭龍重新存放會那具銅棺裡,四下謹慎查看一番,才將門窗緊閉,從懷裡小心掏出那一張赤色的絹布。
“西鶻火,東至緹加夜山……”
李不琢心中默念著絹麵上帶著焦痕的一行字,心道:“不知這封衣帶詔,是秦皇後留下的,還是武道成的手書,若真事關複國寶藏,這東西一定不能讓彆人看見。”
李不琢心中生出把這東西付之一炬的想法,但又想道:“這句話裡的鶻火和緹加夜上,似乎是東西兩處的地名,其間跨度極大,不可能標明複國寶藏的地點,那,這衣帶詔上,可能還藏有其他的信息……”
李不琢把絹布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這絹布異常簡約,紋飾看起來也沒有特殊寓意,用神魂探查,也是普普通通一塊布。
“火燒,水淹,或者特殊藥物顯影?但我不知道方法,卻不敢貿然嘗試。又或者,這絹布上記載的隻是一部分信息,還有其他信息,記載在彆處。暫且還是不要毀掉這封衣帶詔。”
李不琢四下看了看,用劍撬開一塊地磚,便把赤絹壓在下麵。這東西放在身上,雖然招惹禍患,但到了某些時候,卻能成為極重的籌碼。
兩日過去。
李不琢除了到神吒司點卯,查閱卷宗,便是調息養傷,與燭龍雙修,凝聚身神。那圍殺吳寒的兩名大夏龍雀,屍首被掛在城牆上示眾,城牆根下,則安排了神吒司的暗線,以此為餌,查探舉止異常之人。一年中最後一度、也是最盛大的一度燈會在即,為維護治安,防範火災,河東縣靈官衙的縣兵幾乎傾巢而出,巡視河東縣,李不琢身為神吒司千戶,雖不必負責治安,但收到的文書也暴增了許多。
這日,到了每月旬休,三斤的機關劍鞘還在打造,尚未完工,李不琢終於得閒,便策馬來到句芒山腳酒甕子村。
兩日間,鶴潛來信中,吳寒除了養傷外,隻偶爾下床活動,連門都不出,沒有絲毫異常之舉。關於吳寒的身份,李不琢沒有向親隨透露,便稍稍放下心來。
這番回到酒莊,除去為吳寒的事善後以外,李不琢還有更重要的打算,而今身為神吒司千戶,手下卻沒有親信的精銳力量,若處理公事還好,但涉及私事,卻多有不便。譬如吳氏師徒的事,要瞞過劉文書蕭山等人,便費了許多功夫。當下,他便要開始打造自己的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