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糟了糟了,那天他拿四十錢買頭抽秋油,我給他的去年開缸沒賣完的那些,我想想,聞著倒是尚未發黴……”
…………
李不琢剛走遠沒幾步,後麵就嗒嗒傳來一陣腳步聲,隻見那醬油鋪子的男主人抱著一人頭大小的壇子冒雨小跑過來。
馬車邊兩個縣兵腳步一頓,緊緊盯著男人,待男人跑過馬車,又移開目光。
男人跑到李不琢跟前把小心護住沒沾雨水的壇子往李不琢懷裡塞,殷勤道“李大人,這是今年霜降開缸後最好的頭抽秋油,本來留著自個吃的,沒舍得,您快拿著。”
李不琢右手還打著傘,想到剛才這男人和老婆的對話,笑了笑道“多謝了。”
孰料醬油鋪男主人起了個頭,呼啦一下,巷裡各家各戶便衝出許多人,拿著各類土產朝李不琢身邊擠過來。
若從上方往下開,紅傘青傘黃傘黑傘簇擁著,仿佛在雨中開了一片花似的。
一籃子雞蛋、小半根火腿、米糕、菜油……
把東西往李不琢懷裡塞的同時,有請李不琢寫字的,有請李不琢給孩子取名的……
還有讓李不琢給自家門口題對聯的,遭到眾人齊聲斥責“魁首字兒多值錢,你心裡沒數?”
報賞的書吏笑嗬嗬看著這一幕,直到李不琢投來無奈的求助目光,才指向黎溪巷一六號笑道“諸位彆急,魁首又不是三頭六臂,怎麼接得下這麼多東西,送去那邊就好。”
眾人齊刷刷轉頭,賽跑似的衝向那邊的院門,恰好聞聲出來的三斤被這陣仗嚇了一跳,縮回門後,透過門縫看到李不琢,才咧嘴笑開了,蹦達著朝他揚手。
李不琢笑著走過去,到簷下收傘抖乾,好歹把醬油壇子和雞蛋籃放下了。
書吏也來到簷下,清咳一聲,從袖裡摸出個青色絹軸展開。
“天宮詔曰!”
四字出口,清越的聲音擴散開來,巷中居民霎時安靜下來,知道這是要宣賞了。
“浮黎十六年丁卯,李不琢高中永安縣試魁首,特賜霜絹五匹、織金兩匹、裡貂皮三斤!”
“賜文房四寶一套!”
“賜一車一輿,黃棕馬一匹!“
“賜耕牛兩隻、田莊一處!”
“賜一萬八千錢!”
“賜甘露五壇、桑落五壇!”
“賜寶劍一柄,弓箭一副!”
……
……
書吏每宣賞一句,旁人就低聲嘖嘖稱讚,三斤眼睛便更亮三分,李不琢則在琢磨著價值。
書吏宣賞完畢,收起絹軸,指著那馬車對李不琢微笑道“李大人,那田莊和耕牛您得空了自個去田土務選,至於其他的,都在這裡麵裝著了,咱們這就幫你搬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