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出道半年多,基本都在埋頭上課、錄歌、談戀愛,接觸的圈內人並不多,且他成名太快,又頂著「才子」的人設,不了解的人難免擔心他身上有少年成名的傲氣,也都是保持著梳理的客氣。
溫碧離開之後,雖然許多人都感覺好奇、吃驚,卻沒有幾個人過來攙和,隻有杜峰走了過來,瞪大了眼睛,帶著誇張的吃驚表情“哇,有點厲害哎你,小天後轉頭就來跟你示好了。”
兩人在「鳳凰音樂節」有過短暫相處,張揚對他的印象還不錯,見他表情誇張的玩笑,便也笑道“沒有沒有,我自己都還沒搞懂什麼情況。”
“你還謙虛!”
杜峰笑著擠了擠眼,“哎,到底什麼情況啊?”
“我真不清楚,一頭霧水。”
張揚確實不清楚怎麼回事,但很顯然不是溫碧忽然轉性,也不可能是精神問題,隻能表明背後有自己還不清楚的事情發生過,否則溫碧不可能莫名其妙地發生這樣的轉變。
上次排練的時候,許多人來的時間都比較分散,這次彩排相對要集中,人基本都來了,張揚隨後與林素媛、何自在、淩然等人打了招呼,林素媛也幫著介紹了不少圈內人,其中有兩人算是張揚比較期待的。
一個是馮彥宇,一個是張瑜,前者是楊過的候選,後者是小龍女的候選。
資料上顯示馮彥宇二十七歲,張瑜二十六歲,但外
形看起來都要「嫩」得多,二十歲出頭的模樣。
馮彥宇五官俊秀,很有富家公子的風采,張揚以後輩姿態招呼,他回應得禮貌而熱情,並不給人以距離感;張瑜同樣客氣,卻多少顯得有些疏離,看張揚的時候,眼神裡夾著好奇與打量,像是審視著某種難以理解的生物。
這天是正月十一,彩排結束時間已經比較晚,張揚回家繼續研究演員名單,同時與李長歌討論一些他多希望呈現出來的場景,比如取景場地、服飾風格、小龍女性格的細節設定……這都是直接關係到最終呈現在觀眾麵前的實質性問題。
除了這些之外,劇本改編的工作也有許多要他參與的地方,比如第一集劇情劉豐和王紫鶴就發生了分歧,於是邀請張揚一同參與討論。
原著李莫愁深愛陸展元,而她來尋仇時,陸展元與何沅君都已經逝世,於是殺了陸展元弟弟陸立鼎一家,劉豐傾向於陸展元、陸立鼎兄弟倆合一,這樣的話人物戲份更多,劇情更加緊湊。
而王紫鶴則認為沒有這個必要,相反陸展元已經死去,李莫愁還要殺害陸立鼎一家,更能表現出來李莫愁的心狠手辣。
張揚……張揚自然是更傾向於原著的,不過擔心自己外行指導內行,影響了改編效果,而且回想了一下,貌似前世不少改編劇中也是采取了把陸展元、陸立鼎兄弟倆合一的改編……
從內心角度來講,張揚自然傾向於尊重原著。
前世許多人都是先接觸了金庸武俠劇,然後才讀原著,所以許多電視劇改編很大,甚至稱得上是魔改,都還有不錯甚至很好的效果,比如……但這個世界裡麵許多人可是剛看完原著。
以後宣傳的時候,說不得自己也要公開張牧之的身份,幫忙宣傳造勢,到時候大家興致勃勃滿懷期待地打開電視,結果第一集劇情就改了……會不會把自己這個原作者罵一頓?
經過了前世網絡小說改編的他有著十分充足的經驗,許多原作者可是最改編半句話都說不上,不也被罵的狗血淋頭,自個開始直接投資的……
不過他雖然如此傾向,但對於劇本、影視創作畢竟是外行,擔心自己瞎指揮,所以又拉了李長歌進來,反複討論了兩種方案的利弊之後,最終還是選擇了按照原著來拍。
劇本方麵張揚更多充當一個「監製」的職責,劇情都是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的,看好了這兩位不要即(xia)興(ji)發(ba)揮(gai)就行,而與李長歌的細節討論才最傷腦筋,許多都是他以往沒有注意、沒有想過的問題。
武三通挖墳要不拍?
李莫愁殺人場麵拍到什麼程度?
原著中郭靖已經蓄須,要不要把這一點呈現出來?
雙雕鬥李莫愁要怎麼表現?
郭靖出場那一聲嘯怎樣表現?
小龍女是不換人的,那麼小楊過年紀與小龍女差多少最合適?如果是一個太小的孩子跟小龍女一塊反差太大,會不會影響觀眾的想法?
參照某一個鏡頭把楊過從小龍女弟弟變成叔叔的改編劇
……
一天時間很快過去,十三開始試鏡,張揚一大早也來到了華視電視台,與李長歌、高皖、霍海洋一同擔任這次試鏡的「考官」。
麵試之前,張揚也見到了作為造型團隊主要負責人的康淑韻,是個年近五旬的阿姨,看起來頗為和善,隻是此前並不知道張揚的身份,導致張揚聽說她到了,特意去打招呼的時候,隻開口喊了聲“康老師”,她笑著應了聲“哎”之後,就放下了手裡翻看著的古裝服飾圖冊,問張揚“你是來試楊過的吧?來這麼早,剛好你先試一下,衣服都是我找的現成的,回頭會量身定製。”
接著便伸手喊助理“楊過的!”
然後再朝張揚擺手,“來,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