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弄清楚始末,差點沒吐血,非常懷疑《三國演義》全民投稿的炒作手段,絕不是出自李長歌的手筆,不過這也正常,李長歌雖是總導演,但各個方麵,自有專業人士或者團隊負責,而且《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其電視劇拍攝的意義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宣傳肯定要宣傳,但現在《大風歌》似乎有點想要綁上了《神雕俠侶》的意思,怎樣宣傳,還是要商議一下。
作為業內人士,李長歌對於這些事情的應對倒是駕輕就熟,道“不用管他們,我們拍的比他們好,不論玩什麼手段,播出之後,高下口碑,公道自在人心。”
李長歌在「圈」內混了多年,自然不是什麼天真的人,他之所以堅定地相信這一點,是建立在己方人氣、關注度絕對不會被對方壓下來的前提下,否則在這個時代,質量上佳但無人問津的作品,不論前世今生,還少嗎?
而這份信心,一方麵來自於背靠華視,大樹底下好乘涼,一方麵則是對張揚公開身份、與林依然一同出演,能引起的關注度,絕對是對方那些宣傳手段難以比擬的。
李長歌已經與高皖商量過,心裡有了計較,張揚雖然有點優柔寡斷,但「相信專業」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即便現在有點懷疑李長歌的專業性,自己做了一番思考之後,也讚同李長歌接下來的處理
明天晚上宣布《神雕俠侶》的主場陣容,以及拍攝日期!
不過有了這此的教訓,張揚
可不敢再對高皖與李長歌這樣「信任」,掛掉電話之後,立即聯係了闞文夕,讓依揚影視剛剛組建的宣傳部門——目前隻有兩人,一個組長,一個組員——實時跟進《神雕俠侶》宣傳運作,主要是避免再出現這樣的低級錯誤,這事他剛剛已經與李長歌達成共識。
林依然並未關注《大風歌》的事情,不過聽張揚說明天要宣布出演的事情,倒也沒怎麼意外,畢竟這是早晚的事情,不過還是有些緊張。
雖然她的出演得到了從導演、編劇團隊,到原作者的一致認可與盛讚,但創作者與觀眾的心態與視角還是有所不同的,而且這是她第一次參與影視拍攝,第一次真正走進屬於公眾人物的舞台,難免有些緊張。
“放心吧,你路人緣原本就比我好,而且長得這麼好看,到時候肯定所有人都隻顧著罵我了,沒有人會質疑你的。”
張揚對這一點很有信心,雖然由於「天才」「學霸」「好學生」的光環,他在家長、大眾人群裡的路人緣很不錯,但由於接連兩張專輯觸動了太多人的利益,這段時間來也沒少有記者、媒體挖他的黑料,實在找不到,就直接寫嘛,加上粉絲的吹捧,木秀於林,難免也會引起部分人的不滿,春節前開始,網絡上不喜歡他的聲音就明顯增多起來。
而林依然雖然知名度更是堪比當紅女星,也拍過張揚的v,但畢竟是圈外人,並不觸及旁人利益,加上她的背景,沒有幾個人願意輕易得罪,倒是還維持著去年夏天時的路人緣,類似於就算有人不喜歡她,也是因為「她居然有男朋友,而且男朋友還是張揚」的緣故。
林依然對這些狀況也有了解,不過平日很少與張揚說起,見他這樣講,就一副很蠻橫霸道的語氣道“沒事,有人罵你,我就幫你罵回去。”
儼然老鷹爪下護崽的母雞。
“那我多注冊幾個小號,我們一起罵回去。”
“嗯!”
兩人說的氣勢洶洶,卻全然不顧此時網上《神雕》與《大風歌》的口水戰正酣,從影視拍攝到小說,從文筆立意到人物形象,從故事格局到作者氣度,連「張牧之」藏頭露尾、不敢公開身份都成了攻擊的理由。
這種混亂而無聊的口水戰到了第二天都還沒有停止的架勢,且反而似乎越演越烈,中午吃飯的時候,張揚甚至在方塘的熱榜看到了相關的討論,不過這裡的內容相對要比較理性,有看衰《神雕》的,也是認為選角太難。
“彆的不說,誰來演小龍女?隻要小龍女的演員選的不好,或者說不能讓絕大多數人滿意,就算拍的再好,這部劇也是失敗的!”
“沒辦法,張大俠把小龍女寫得太美好了,現實生活裡麵,你上哪裡去找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來?”
“同意!不過就小說而言,《大風歌》還是略遜一籌,雖然是四大家,甚至於所有武俠裡麵吸收新武俠因素最為精髓的一個,但商宮羽還是沒能完全擺脫以往的窠臼,《大風歌》比《射雕》尚遜一籌,比《神雕》更弱。”
“對商宮羽的評價基本認同,不過個人覺得,《神雕》雖然在故事架構上比《射雕》略勝,但影響力還是《射雕》更強。”
“影響力是需要時間沉澱的,而且《神雕》是華視拍攝,精良程度肯定比《射雕》強,這樣的話,過個年,誰的影響力更強還未可知,電視劇的輻射人群可比小說超過太多了。”
……
張揚則默默地留了個預言貼“這麼多人討論演員,沒有人覺得張揚其實挺適合演楊過的嗎?”
傍晚的時候,他打開手機,沒有點讚,倒是有三條評論
“兄弟你確定是認真的?”
“要麼是腦殘粉,要麼去掉最後一個字。”
“也許是張揚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