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上蕭宸死沉的目光,史官楊百川躬身一揖,依舊波瀾不驚,一派公事公辦的道。
“你……”
聞言,蕭宸犀利的眼眸一瞪,明顯對楊百川的回答,並不滿意。甚至還帶著不少怒意。
誰知,皇帝陛下剛一開口,還來不及對如此不上道的史官,斥責二句,就被楊百川給打斷了話頭
“微臣舔居這史官一天,微臣便要履行史官應儘的職責,將陛下的行止作為,如實記錄在冊。陛下,您若是對微臣有所不滿。大可以撤了微臣的職,再不濟,直接砍殺了微臣也行。”
楊百川一字一頓,正色道。
說到這裡,楊百川話鋒一頓,倏然抬眸,無比坦然的望向上首位,此時明顯正對他怒目而視的年輕帝王,再次正色道
“不過,縱使是微臣生死,想來,下一任史官,也還是會繼續微臣未儘之責,繼續照實將陛下的行止,載入史冊。畢竟,這便是為史官之本分。換個人,也一樣!”
“你……”
聞言,蕭宸氣結。一手直指著楊百川,半晌說不出話來。
雖然氣結,蕭宸卻也知道,楊百川所言非虛,說的都是事情。
史官這群人,都是些死心眼。
混不吝、又不怕死。
而如實記錄下他的行止,將其載入史冊,的確是史官的職責與本分之一。
傷腦筋啊。
瞧這架勢,這姓楊的老東西,他還真敢……
換個人,八成也一樣。
至於他們會往史書上寫些什麼,蕭宸用腳趾頭想,也都一清二楚得很。
還能是什麼?
不就是說他不顧群臣勸諫反對,執意冊封馬氏為郡主嗎?
這不就等同於在說,他是個昏君麼?
昏君啊!
他可是要做千古明君的人。怎麼可以被人視為昏君,而且,還要被記錄在史書之中?
不行!
絕對不行!
思及此,蕭宸禁不住眉頭深鎖,不經意抬眸,便正好對上了滿朝文武大臣,望向自己的眼神。
那不約而同投注過來的目光,滿滿都是失望。
“陛下,請您三思啊!”
“陛下,請三思!”
“陛下,如今郭禦史都已經這樣了。還望您三思啊!”
……
迎上滿朝文武大臣,那不乏失望眼神的瞬間,蕭宸整個人便是一個激靈,轉瞬回神間,他抿了抿唇,終是不甘不願的再次大手一揮
“朕知道了。朕之前……是有些思慮不周了。冊封馬氏為郡主的事情,容後再議。退朝吧。”
許是怕有那不識相的硬茬,再跳出來發難,言罷,也不待滿朝的文武大臣有何反應,皇帝陛下便抬腳火速離開了金鑾殿,瞧他那樣子,倒是頗有些落荒而逃的模樣。
見此情狀,滿朝的文武大臣,望向皇帝匆匆消失的背影之際,失望之色愈甚。
“唉,陛下竟是薄涼至斯。郭禦史都已經傷成這樣了,陛下也不說速去尋個禦醫過來給郭禦史瞧瞧。如此忠心之臣,陛下竟也全然不顧惜他的死活。真是令吾等同僚心寒啊。”
禦史大夫王大人不由歎道。
“還說這個。昭王何等身份?在皇族中德高望重,輩分最高,陛下適才,還不是絲毫不留情麵的,當眾斥責了麼?竟是連皇室長輩,自己的叔祖輩,都毫不留情。唉,真真是叫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