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這人要留口德啊。”太子笑道“伯溫先生確實一點葷腥也沾不得。”
“是啊。”宋濂點點頭,一麵品嘗著油炸菊花腦,一麵歎氣道“可惜,老朽今日也食不甘味,浪費了殿下的一番心意。”
“怎麼,老師有什麼心事?”太子看著宋濂一筷子接一筷子的恰野菜,實在沒法跟‘食不甘味’聯係起來。
“殿下是知道我的。”宋濂這才擱下筷子,拿起餐布擦擦嘴角,正色道“孔孟二聖尚未安妥。還有那麼多的儒家子弟跪在宮裡宮外,老朽實在沒那個心情品嘗美食啊。”
“明白。”太子了解的點點頭道“本宮也是為了他們的事,忙到這會兒才吃飯。”
“殿下,恁是個什麼態度?”宋濂知道太子不喜歡拐彎抹角,便單刀直入的問道。
“本宮自然無法完全認同父皇的決定,”太子也不諱言道“這樣對二聖,這樣對孔孟門徒,都是既不公平,也不合適的。”
“殿下能這麼看,老朽就放心了。”宋濂鬆了口氣,又期待滿滿的望著太子道“國家初建,比起製定各種規矩章程,更重要的是‘軌德立化、教化人心’,這才是萬世之基啊。”
“是。”太子點點頭。
“這活計隻能儒生來做,眼下正是皇上借助我儒教的時候,怎能倒行逆施,傷儘天下的儒生的心呢?”宋濂痛心疾首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殿下。”
“父皇也知道還需借重儒教,有些事情也是一步步激出來的,並非他的本意。”太子緩緩道“譬如說孟子牌位被移出孔廟,就是文官們抬著他的牌位上朝,逼父皇認錯,這換了哪個皇帝都忍不了的。”
“他們也是彆無他法了,正常上奏章皇上全都留中。想要在朝堂上麵陳,皇上又不給說話的機會。”宋濂歎口氣道“當然,他們不該對皇上逼太緊,更不該輕易搬動先聖的牌位,這不是自找的嗎?”
“老師確實中肯。”太子笑著點點頭。
“不過太子爺,那些蠢貨的初衷是好的。他們也用自己的犧牲證明了,自己並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出於公心,為保聖教!”宋濂說著手扶圓桌起身,緩緩給太子磕頭道
“太子爺,恁要為聖教發聲啊。”
“老師,快快起來。”太子忙擱下碗筷,起身將宋濂扶起來。“本宮也是讀聖賢書長大的,自然會為先聖發聲,父皇那邊我已經磨了一天,明天還會繼續去勸他老人家回心轉意。”
說著他歎了口氣道“但我父皇的脾氣,恁比誰都清楚,文官們的訴求太多了,他老人家絕對不可能全盤答應的。”
“是,老朽知道,那太強人所難了。”宋濂點點頭,表示認同道。也就太子還能跟朱老板討價還價。換了旁人,說幾句不愛聽的,小命都沒了。還討價還價呢?
“能讓皇上先答應一部分,平息一下眾怒,也是極好的。”
“好,本宮明天試試。”太子頷首道“如果……我是說如果,父皇真能答應一部分,老師覺得,咱們該選哪些事,又該放棄哪些?”
“唉……”難題被拋回給宋濂,宋太史糾結了半晌,方長長一歎道“當然是要先濟著二位聖人了。”
“就是說,國子大學要設孔廟,孟子牌位要回太廟?”太子追問道
“其餘的可以暫時往後放?”
“這……”宋濂又便秘似的憋了好一會兒,才無奈點頭道“可以這麼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