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生聽子昂說,西軍和北疆邊軍戰力不俗。”沈浩插了一句,這些天,通過秦子昂,他對大周軍政有所了解。
大周軍力,分三塊。
禁軍拱衛京城,各省衛所兵負責大周境內穩定,類似另一個世界的武警,無論禁軍,還是衛所兵,都實行世襲製,世襲製本就弊端頗多,各地衛所還實行屯田製,得自己養活自己。
這就導致,耕種成了各衛所的頭等大事。
曆經百餘年,世代忙於耕種的衛所兵,充其量是擁有武器的農民,何談戰鬥力?
禁軍衰弱後,大周朝廷為應對西賊、奚夷,不得不發重餉募青壯為兵,一直延續到今天,形成西軍和北疆邊軍,由於常年作戰,戰力還行。
“西軍,北疆邊軍,是大周僅存的戰力,卻也隻能勉強保疆土不失,可守不可攻,如今聖上要聯女直,滅奚夷,必然儘起西軍和北疆邊軍精銳,這最後的精銳戰力,一旦有個閃失,大周邊防,形同虛設。”
秦遠山道出大周出兵滅奚夷的最大凶險。
不用秦遠山說,沈浩也心知肚明,因為北宋就是這麼亡的。
“老夫說這些,是想讓你了解大周的處境,無論你在南洋諸國遊曆多少年,你始終是大周子民,國將不國,何以為家?”
“是啊……國將不國何以為家。”
秦遠山的一問,使沈浩感慨萬千,想到另一個世界,總有人盼望國家崩潰、政府倒台,也不想想,天下大亂,苟活都難。
“到了東京,我會為你某一份差事。”
秦遠山說來說去,是想讓沈浩為朝廷效力,愛才之心,由此可見一斑。
沈浩嗯一聲,想找美美,必先站穩腳跟,也多半需要老秦幫忙,怎能拒絕人家的好意。
……
東京。
建鄴府。
外城的城牆用石條砌成,又名石頭城。
這座屹立大江邊的雄城,與西京寧安府一樣,都是大周陪都,而建鄴又是江南重鎮,繁華程度不輸擁有百萬人口的汴京。
奔波一個月的沈浩,騎在馬上凝望這座城,暗暗讚歎,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建這麼一座城,堪稱奇跡。
秦子昂也騎在馬上,與沈浩並排前行,兩人都穿著儒生裝,戴著當下流行的軟角襥頭,儼然公子哥兒。
特彆是沈浩,劍眉星目,麵貌英俊,格外引人矚目。
兩人騎馬走在前邊,六駕馬車跟在後麵,三十多名騎士護衛在馬車兩側,秦武隨著秦遠山的車駕。
沈浩秦子昂來到石頭城南門宣德門前,要往裡走,一十歲少年,頭戴束發金冠,身穿青色緞麵四爪團龍袍,腰係金色龍紋寬帶,騎著高頭駿馬,衝出來,帶著一股撞死人不償命的囂張氣焰。
秦子昂一眼認出少年穿的是親王世子服,立馬想到石頭城中唯一一位藩王,當今聖上的胞弟,康王柴熙珺。
康王世子,出了名的跋扈。
秦子昂趕忙拽韁繩回避,沒提醒沈浩,覺得沈浩應該懂怎麼做。
這哥們兒哪裡曉得,沈浩最反感橫衝直撞的紈絝,向來不忍讓這類渣滓,此刻也毫無避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