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驚鯢千裡送
諸國之中有大臣提議,跟秦國議和,再合五國聯軍進攻齊國,將剛剛站起來的齊國打趴下。
諸國國軍聽從了這一建議,一個軟弱的齊國,符合諸國的利益。
從公元前279年,到現在的公元前241年,三十八年間,他們年年欺負齊國,跟齊國索要錢糧,現在齊國竟然站起來了,這怎麼行?
齊國必須打趴下!
公元前240年,燕、趙、楚、魏、韓五國派遣使臣訪秦,希望跟秦國締結盟約,不插手齊國之事。
秦相呂不韋權衡利弊之後,拒絕了五國的請求。
倒不是他希望齊國崛起,而且此時維護齊國的同盟符合秦國的利益。
去年五國合縱伐秦,直接攻到鹹陽80裡之外,這可是一個危險的距離,這個距離步兵兩天就到鹹陽,騎兵的話一天就到。
雖然最後秦國打贏了,但這也把秦國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自從變法之後,第一次有人打到了國都附近,情況相當危急。
要是五國將齊國打趴下,大掠齊國的錢糧,轉過頭來繼續進攻秦國,可能就不是進攻到鹹陽80裡之外這麼簡單了。
而現在齊國崛起,能牽製五國一部分國力,對秦國有利。
與齊國修好,至少五年之內對秦國有利,被打到鹹陽80裡之外,秦軍的損失也不小,需要幾年時間恢複。
至於五年之後,齊國會不會成為秦國的威脅,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事情。
呂不韋派出大量羅網細作前往齊國,探查齊國重新崛起的原因。
齊國當地的羅網已經不值得信任,二十萬新軍,羅網竟然一點消息都沒有。
呂不韋想起近幾年齊地羅網的傷亡人數,之前他不太在意,現在看來,齊國一直都在收買齊地羅網人,還刺殺收買不了的羅網人。
五國沒有得到秦國的許諾,合攻齊國的計劃被擱淺。
齊國原先有二十萬軍隊,現在又出現二十萬新軍,不算臨時征召的,總共四十萬軍隊。
要打趴齊國,考慮異國作戰的因素,他們至少要出動五十萬的軍隊。
這樣數量的軍隊,他們倒是能湊出來,但秦國在側,他們不得不防。
而且相比齊國,其實秦國對他們的威脅更大!
沒必要冒險進攻齊國!
最終他們的決策跟呂不韋出奇的一致,率先探查清楚齊國為何突然崛起。
諸國震動,齊國之內貴族大臣們同樣震動!
他們想不到王上能下這麼大的一盤棋。
明明是一個貪得無厭的昏君,怎麼就變成了一個臥薪嘗膽的明君了?
最最重要的是,王上的臥薪嘗膽沒有跟他們商量,隻是與匡淩一人通氣,隻依靠一個匡家,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
王上竟然不帶他們玩,相當於他們脫離了齊國的核心圈,這可不行!
貴族大臣們紛紛求見王上,以各種言語試探王上。
石磊雖然不喜這些貴族大臣,但他沒有表現出來,反而言明自己不會搞什麼改革,不會對貴族大臣們的利益。
得到石磊的承諾,貴族大臣稍微鬆一口氣,暫時安定下來。
他們需要觀望,看王上是否真的遵守承諾。
他們被騙得太慘了,暫時不太信任王上。
石磊對此隻是微微一笑,並不在意。
在秦時,他選擇了不一樣的發展路線。
秦時不是不良人亂世,不良人是唐末亂世,門閥們被黃巢殺得差不多了,沒有多少力量反抗土改。
戰國時期不一樣,戰國時期貴族們隱匿了大量的人口。
以趙國為例,趙國的人口明麵上是500萬,按照推算,十四歲以上的青壯年應該在180萬左右。
長平一戰,損失了45萬人,可以說趙國青壯年直接失去了四分之一。
加上失去了上黨之地,第二年邯鄲又被秦國圍攻,再次戰死15萬,趙國兩年內損失了60萬的青壯年。
如此大的損失,趙國卻沒有崩潰,支撐了下來,這在現代看來是難以置信的。
趙國之所以撐過來,是因為貴族們沒有亂,貴族們掌握的人口可不少,貴族不亂,趙國就不亂。
十年後,趙國甚至恢複了一些元氣,將燕國擊敗。
由此可見,諸國的貴族們都擁有一定的實力,掌握了人口,就掌握了權力。
這也是匡家能起勢的原因,因為匡家有人。
所以石磊沒有針對齊國的貴族,動貴族們的蛋糕,而是選擇將齊國的蛋糕做大。
做大的辦法跟不良人差不多,大量種植高產作物,搞蒸汽機,開各種礦,煉製各種兵器鎧甲,大量生產各類暢銷商品,大興商業,慢慢積累實力。
從公元前241年末開始,石磊給國內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農業、商業、輕工業發展迅速。
公元前240年12月,屬於石磊的國學‘啟蒙小學’在全國拔地而起。
齊國臨淄,王宮朝議大殿,眾多大臣跟石磊在舉行朝議。
“請王上,在齊國普及琉璃、香皂、肥皂……等物品的製造之法。”
齊國的變化看在齊國貴族們眼裡,他們異常眼熱。
各類賺錢的新式商品都是石磊獨有,貴族們都想分一杯羹,請石磊賜予致富之法。
大臣們不敢搶或者威逼石磊,那二十萬新軍現在是齊國供養,但新軍完全在匡家的掌控之下,而匡家對石磊異常忠誠。
他們不知道匡家為什麼對石磊那麼忠心,但不妨礙他們懼怕石磊。
石磊望著下方的大臣,沉思一陣後,朗聲道:“我會給全國民眾,以及各位大臣發放高產糧種,至於其他,再議。”
匡家那麼忠誠當然不是因為其是外戚,而是因為他下了蠱。
不單單是匡家,其實齊國之內,諸多大臣都被他下了蠱,隻是匡家的人知道自己中了蠱,其他大臣不知道而已。
驅蠱之術,是他跟蚩夢學的,依靠血脈反饋的禦蟲天賦和他濃鬱的生命源質,他驅蠱的能力極強。
但以蠱控製臣子終究是下乘,不是長久之計。
而且要是以蠱控製子民被天下人知道了,可能會激起全天下的反感。
所以他隻是讓匡家知道自己中蠱了,其他大臣他還瞞著。
其他大臣身上的蠱隻是後手,很可能一輩子都用不到。
諸多大臣望著石磊,心有不甘,高產糧種是好東西,但他們想要得更多。
琉璃這樣的頂尖寶物他們不敢奢望,但肥皂這種比香皂還低一級,並且用量極大的物品,他們還是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