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鎮遠軍那規模宏大的軍營之中,所有人都在為即將來臨的大戰做著最後的緊張準備。
巨大的營帳錯落有致地分布著,士兵們腳步匆匆,神色嚴肅,兵器的擦拭聲、戰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
中軍大帳內,燕頃天高坐上首。
就在此時,一個麵白無須的太監緩緩走進帳內。
他手中恭敬地捧著明黃聖旨,那聖旨仿佛承載著無上的權威。
太監微微揚起下巴,尖細的嗓音瞬間穿透帳內的沉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淮南道戰事吃緊,朕心甚憂。
鎮遠大將軍燕頃天忠勇無雙,特賜虎符,統領三軍。
另,為助將軍破敵,特遣天寧軍,玄甲軍為將軍臂膀,務必同心協力,擊退來犯之敵,保我景國疆土安寧。欽此!”
太監緩緩合上聖旨,微微躬身,雙手遞向燕頃天。
臉上掛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語氣中帶著一絲討好:
“燕將軍,陛下對您寄予厚望,盼您能將敵寇拒於國門之外,保我景國太平。”
“陛下的意思,我明白了。”
燕頃天微微點頭,目光沉穩,“隻是不知那兩位將軍和他們麾下的軍隊如今何在?”
“大將軍,在老奴出發之時,他們已然啟程,正日夜兼程往淮南道進發,依老奴估算,估計用不了多久便可以與將軍合兵一處。”
吳公公微微欠身,眼神中閃過一絲精明。
“還有一事,陛下聽聞,淮南道有一巨寇,名叫李青霄。
此人占山為王,在淮南道攪得雞犬不寧,甚至公然叫囂要收取整個淮南道的供奉,可有此事?”
吳公公說著,緩緩抬起頭,目光緊緊盯著麵前這位威名赫赫的將軍,眼神中隱隱透露出一絲懷疑。
他可是聽聞,李青霄似乎得到了鎮遠軍的支持,難道燕頃天是在養寇自重?
“不錯,李青霄確實是淮南道最大的匪首。”
燕頃天坦然承認,神色平靜。
“但他如今已經成為供奉堂的供奉。
此人天賦非凡,年紀不過雙十之齡,便能與林天青大戰而不分勝負。
吳公公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吧?”
吳公公當然深知其中的含義。
他壽數已有二百有餘,這些年來服用了無數的天材地寶,也不過剛剛達到照神境界罷了。
而李青霄如此年輕便有這般實力,如果沒有中途隕落的意外,那未來成為陽神強者幾乎是鐵板釘釘的事。
這樣的強者,整個景國也屈指可數。
“其人戰力強大無比,除了貪財好色,幾乎彆無弱點。”
燕頃天繼續說道,神色凝重。
“這樣的人,如果在大戰之時,被楚國拉攏過去,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
“眼下看似他在對整個淮南道收取保護費,但他也承諾會在楚國進攻時保護淮南道的各方勢力。
這樣的人,難道不該拉攏嗎?”
燕頃天目光灼灼地看著吳公公,似乎在等待他的回應。
吳公公聽罷,陷入了沉思。
他細長的眼睛微微眯起,臉上的表情陰晴不定,心中似在權衡著利弊。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燕將軍所言極是。
隻是……這李青霄行事乖張,不受朝廷約束,若任由他坐大,恐怕日後難以收拾啊。”
燕頃天冷笑一聲,:“吳公公多慮了。
眼下楚國大軍壓境,形勢危急,若因小失大,逼反了李青霄,那才是真正的禍患。
至於日後——”他目光陡然一凜,眼神如刀鋒般銳利。
“待平定楚國之亂,再談此事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