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聲滿足而邪異的歎息,如同浸入清水的一滴濃墨,在閒雲軒寂靜的夜色裡無聲暈開,悄然滲入每一個角落,卻又無跡可尋。
它並未驚擾任何人的睡眠,卻像一粒深埋的種子,將某種不祥的預感,植入了這方天地的氣運之中。
清晨,陽光試圖驅散夜間的陰霾,但空氣中似乎總漂浮著一絲若有若無的、不同於往日的沉滯。
劉芯彤起得很早,多年的生物鐘讓她即使在疲憊後也能準時醒來。
推開窗,清冷的空氣湧入,她下意識地深吸一口,眉頭卻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說不清哪裡不對,但直覺告訴她,這嶄新的一天,似乎並不像看上去那麼平靜。
她的預感,很快得到了印證。
早餐時分,警務通的加密頻道便傳來了新的案件通報。
不是來自李局的直接轉介,而是經由內部係統篩選後,自動歸類到“異常案件待評估)”檔案庫的一條信息。這說明,案件在基層派出所層麵,已經被初步判定為“無法用常理解釋”。
地點,城東舊街區。一個在城市飛速發展的浪潮中,被暫時遺忘的角落。
那裡保留著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舊式樓房,狹窄的巷弄,以及許多早已廢棄、等待拆遷的老建築。
案件描述:近三日,連續發生多起離奇昏厥事件。受害者均為夜間活動人員——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或是晚歸的打工者。
他們被發現倒在街頭巷尾,生命體征平穩,身體無明顯外傷,但醒來後,對昏厥前的事情以及自身部分基本信息記憶全失,精神萎靡不振,仿佛被抽走了某種無形之物,隻剩下一種空洞的疲憊。
“像是……魂兒丟了一段。”前來送報告的年輕警員,撓著頭,試圖找到一個貼切的形容。
劉芯彤迅速瀏覽著電子檔案裡的現場照片和初步詢問記錄。
監控錄像隻拍到受害者正常行走,然後毫無征兆地倒地,沒有任何外力襲擊的跡象。醫學檢查同樣一無所獲,大腦沒有受損,沒有中毒跡象,就是單純的……“失憶”和“精神損耗”。
她放下平板,看向坐在對麵,正慢條斯理喝著小米粥的陳科。他的臉色依舊有些蒼白,但眼神已恢複了往日的清明與深邃。
“你怎麼看?”她將平板推過去。
陳科放下粥碗,用餐巾擦了擦嘴角,這才拿起平板,仔細看著。他的目光在那些受害者空洞茫然的臉上停留片刻,又掃過那些毫無線索的現場照片。
“不是攝魂,也不是普通的迷藥。”陳科放下平板,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這是他在感應和思考時的習慣動作,“他們的魂魄是完整的,隻是……像是被強行剝離、翻閱、然後又草草塞了回去,留下了一身疲憊和記憶的碎片。”
他抬起眼,看向劉芯彤:“去現場看看。”
城東舊街區。
與閒雲軒所在的城西老城區不同,這裡更多的是破敗和混亂。空氣中彌漫著垃圾堆放點的酸腐氣、老舊房屋的潮濕氣,以及一種屬於被遺忘之地的、沉鬱的頹喪。
幾名受害者倒下的地點分散在不同的巷口,但都位於這片街區的深處。
劉芯彤和陳科逐一勘察過去。
白天這裡行人稀少,隻有些無所事事的老人坐在門口曬太陽,用渾濁而麻木的眼神打量著他們這兩個明顯不屬於此地的外來者。
現場早已被清理過,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物理證據。
陽光透過高聳舊樓之間的縫隙,投下狹窄的光帶,卻照不透這彌漫在空氣中的、無形的壓抑。
劉芯彤試圖從刑偵角度尋找蛛絲馬跡——是否有特殊的腳印?是否有藥物殘留?是否有目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