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脊山像一頭沉默的巨獸,在愈發濃重的暮色裡蟄伏著,散發出原始而危險的氣息。
山腳下彌漫的靈氣不再是滋養,更像是無數道混亂交錯的湍流,裹挾著草木的呼吸、岩石的脈搏,以及某些更加古老、更加桀驁不馴的意誌。
陳科與劉芯彤踏入了山林。
甫一進入,周遭的光線便驟然暗淡下去,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個世界。
參天古木的枝葉層層疊疊,將最後一點天光也遮蔽得嚴嚴實實。
空氣濕冷,腳下是厚厚的、不知積累了多少年的腐殖層,踩上去軟綿綿的,發出細微的噗嗤聲。
寂靜,是這裡的主旋律。
但這寂靜並非空無,而是充滿了無數細微的、躁動的“聲音”——靈氣的嘶嘶流動,地脈的低沉轟鳴,以及那些棲息於此的、非人存在的竊竊私語。
沒走多遠,前方的林間空地上,毫無征兆地湧起一片濃稠的、仿佛擁有生命般的白色山霧。
霧氣翻滾著,凝聚著,迅速化作一個模糊的、沒有固定形態的人形輪廓,隻有兩點幽綠色的光芒在霧氣頭部的位置閃爍,死死地“盯”著兩個闖入者。
霧妖。
它沒有發出聲音,但一股冰冷的、帶著排斥與警告意味的意念,如同無形的冰錐,直接刺向陳科和劉芯彤的意識。
周圍的溫度瞬間驟降,草木葉片上凝結出細密的白色霜花。
陳科停下腳步,沒有立刻采取攻擊或防禦姿態。他抬起手,示意劉芯彤稍安勿躁。
然後,他上前一步,對著那團翻湧的霧氣,雙手抱拳,行了一個極其古老、帶著山林自然韻律的拱手禮。
他沒有說話,而是將自身一縷溫和而純粹的靈力,如同投石問路般,緩緩釋放出去。
那靈力中不含攻擊性,隻有一種平和的、帶著敬意的探詢與溝通的意願,仿佛在說:路過此地,無意冒犯,隻為借道。
霧妖頭部那幽綠的光芒閃爍了幾下,冰冷的意念似乎出現了一絲遲疑。
它能感受到陳科靈力中那悠遠而正統的氣息,與這片山林並非完全格格不入。
翻湧的霧氣稍微平複了一些,但那冰冷的鎖定並未完全解除。
就在這時,旁邊一棵需要數人合抱的巨大古樹,那粗糙皸裂的樹皮上,緩緩浮現出一張蒼老而木訥的人臉輪廓。
深褐色的樹紋構成了它的五官,一雙由苔蘚形成的眼睛緩緩睜開,帶著沉沉的暮氣和審視。
木靈。
它比霧妖更加沉默,也更加厚重。
一股龐大的、帶著泥土和歲月氣息的意念籠罩下來,沉重得幾乎讓人無法呼吸。
它在“看”著他們,更準確地說,是在“看”著劉芯彤懷中那本《聊齋》古本。
書冊散發出的靈性波動,與這片原始山林既相融,又帶著某種讓它感到陌生和警惕的特質。
陳科再次轉向那古樹木靈,同樣以古老的禮節和溫和的靈力致意,傳遞出同樣的信息:隻為借地一用,並無惡意,事畢即走。
木靈那苔蘚形成的眼睛眨了眨,蒼老的臉龐上沒有任何表情,但那股沉重的壓迫感,似乎略微減輕了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