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這出戲演得更逼真,王衙內還煞有介事地在半月湖畔組織起聲勢浩大的祈福大會。
他命人搭起高台,請來三流道士裝模作樣地做法。
台下,他雇來的信眾哭天搶地,聲淚俱下地講述自己登渡亡舟後如何走出傷痛,重獲新生。
這番精心策劃的表演,引來了無數被悲傷蒙蔽雙眼的百姓。
他們或失去了相濡以沫的伴侶,或經曆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劇,被痛苦折磨得心力交瘁。
如今聽聞有此等神跡,哪裡還分得清真假,紛紛將王衙內奉若神明。
“王公子,求求您,讓我見見我那苦命的孩兒吧!”一位形容枯槁的老婦人跪倒在王衙內麵前,渾濁的眼中滿是哀求。
王衙內故作悲憫地將她扶起,長歎一聲:“老人家,非是在下不願幫你。隻是渡亡舟乃是神物,每次渡人都要耗費神力。若想登船,需得向河神供奉足夠的香火錢,以示虔誠啊。就好像你去寺廟拜佛,總要貢獻些香火,這是給神仙的,可不是給我的。”
他身旁的跟班立刻敲響銅鑼,高聲喊道:“湖神顯靈,普渡眾生!登船名額有限,誠心者從速!紋銀五十兩者,可預留一席!”
五十兩!
這對普通百姓而言無異於天文數字。
然而對那些被悲傷淹沒的人,和懷著未能見親人最後一麵之巨大遺憾的人來說,這卻是能換來解脫與重逢的希望。
“我要上船!”人群中,一個麵色蒼白的男人擠上前,將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塞進跟班手中。
“這是我全部家當了,求公子讓我見見我亡妻一麵!”
“我也要上船!”
“我也要!”
看著一袋袋紋銀源源不斷彙入囊中,王衙內臉上的得意幾乎要溢出來。
至於那些人登上的究竟是渡亡舟還是催命符,與他何乾?
他們失去的是痛苦的記憶。
王衙內他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銀子。
自然,也並非每個人都能登上那艘船。大多數人連船的影子都看不著。
未能如願者前來理論討錢,王衙內便斥其心不誠,所以看不見船。
後來,因來鬨事的人太多,他乾脆找人假扮渡亡舟,於半夜在湖裡劃船裝神弄鬼。
撈一筆是一筆。
忘憂齋內,羅靜姝氣憤地講述著王衙內在半月湖畔的所作所為。
“簡直是無法無天!趁火打劫,草菅人命!我讓我父親去彈劾他父子!”她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嗡嗡作響。
宋正卿亦是眉頭緊鎖:“王衙內此舉,不僅是斂財,更是害人啊。”
宋雪凝緩緩起身,走到窗邊,望著街上熙攘的人群。
這些人中,或許就有誰正揣著東拚西湊的銀兩,滿懷希望地走向那個精心編織的陷阱。
“王衙內不過是個跳梁小醜,關鍵在於那艘真正的渡亡舟。它能奪走人的記憶與精氣,便絕非善類,更非什麼河神顯靈。我想去會它一會。”
喜歡忘憂齋異聞錄請大家收藏:()忘憂齋異聞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