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的休整期並非風平浪靜。歸墟教在雷殛廢土的失利,顯然並未讓他們停下腳步,反而可能刺激了他們更深的謀劃。
指揮部內,氣氛有些凝重。張震將一份剛破譯的緊急情報放在桌上,上麵是巡邏隊在龍城西北方向三百裡外一處廢棄前哨站發現的痕跡——幾具被吸乾生命精華、隻剩皮包骨頭的詭異乾屍,以及殘留的、與歸墟教同源卻更加陰寒隱晦的能量波動。
“不是影蝕或者雷魘的風格。”張震沉聲道,手指點著情報上關於能量波動的描述,“更加隱蔽,更加……擅長掠奪生機。像是另一種我們未曾接觸過的歸墟手段。他們似乎在龍城周邊活動,目的不明。”
陳教授扶了扶眼鏡,眉頭緊鎖:“是在偵察?還是另有所圖?龍城的發展,恐怕已經引起了他們更深的注意。”
林凡看著那份情報,心中那絲冥冥中的感應再次浮現。歸墟教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多頭蛇,斬掉一個頭顱,還會有更多的頭顱冒出來。西南坤域是明確的目標,但眼前的威脅也同樣不能忽視。
“加強巡邏力度和範圍,尤其是夜間和能量混亂區域。”林凡果斷下令,“同時,啟動城內所有監測陣法,提高警戒等級。我們不能在遠征之前,讓後方失火。”
命令迅速被傳達下去。龍城這台龐大的機器,在短暫的休整後,再次高效運轉起來,隻是這一次,內部多了一絲肅殺的氣氛。
壓力之下,林凡並未慌亂,反而更加沉靜。他深知,提升自身和團隊的整體實力,才是應對一切危機的根本。
他將部分精力投入了對龍城新生代的培養中。在專門開辟的修煉場上,他親自指導那些有潛力的年輕戰士和剛剛覺醒特殊能力的遺民後代,講解《易經》基礎卦象,演示如何初步引導和運用微弱的離火、坎水乃至剛剛解析出的、相對溫和的雷霆之力。
“離火並非隻有毀滅,亦有溫暖與光明,關鍵在於心念引導。”林凡指尖跳躍著一簇溫順的火苗,化作一隻小小的火鳥,在空中盤旋,驅散著場地上空的陰冷氣息。
“坎水至柔,亦能至剛。滴水穿石,洪流滔天,皆為其性。”他揮手間,空氣中水汽凝聚,化作一麵流動的水盾,又瞬間凍結成冰,堅不可摧。
年輕的學員們看得如癡如醉,眼中充滿了對力量的渴望與對林凡的崇敬。葉靈均和雷烈也時常前來協助,一個細致講解離火操控的精微之處,一個則用最直接的拳腳功夫,教導學員們如何將能量運用與自身武技結合。
龍城的未來,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悄然播種,生根發芽。
與此同時,林凡自身的修煉也未曾停歇。他不再局限於靜室,時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登上龍城最高的了望塔。這裡離星空更近,法則亂流也相對稀薄。
他仰望星空,識海中《星樞秘要》的虛影與漫天星辰隱隱呼應。融合了震雷本源後,他對星辰之力的感應變得更加清晰。那些遙遠的星輝,不再隻是冰冷的光點,而是仿佛蘊含著某種亙古不變的秩序與律動,與他體內的易道根基產生著深層次的共鳴。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林凡心中流淌過古老的經文。他嘗試著不再僅僅是將星辰之力視為一種能量來源,而是去理解其背後代表的“秩序”本身。
他伸出手,並非引動星辰之力攻擊或防禦,而是試圖以自身易道推演,去模擬、去契合那片星空的運行規律。指尖微光流轉,隱約勾勒出簡易的星圖軌跡,雖然轉瞬即逝,卻讓他對“秩序”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這種領悟,反過來又促進了他對體內四種本源力量的調和,使得那動態平衡更加穩固,運轉更加流暢自然。
這一夜,他正沉浸在這種與星空交融的玄妙狀態中時,眉心忽然微微一跳,一直貼身收藏的那支“破煞雷矢”傳來一絲極其微弱的、幾乎難以察覺的溫熱。
他心中一動,收斂氣息,凝神感應。那溫熱並非來自雷矢本身的力量,更像是一種……共鳴?或者說,是雷矢對某種遙遠存在的微弱回應?
方向……似乎指向西南。
是坤域大地深處隱藏的某種雷霆之物?還是……與贈箭之人玄夷相關的某種感應?
林凡若有所思。玄夷的身份似乎並不僅僅是雷澤遺民的祭首之女那麼簡單。這支雷矢,恐怕也另有玄機。
他將這個發現暫時壓下,留待日後探尋。
就在林凡於星輝下悟道的同時,龍城地下深處,一間由永燼遺民負責看守的、保存著部分古老傳承的密室內,岩礫長老正對著一塊殘缺的、刻滿了扭曲象形文字的黑色石板默默祈禱。那石板上,除了永燼部落的傳承印記外,還有一個極其模糊的、仿佛由山脈與河流構成的複雜圖案,隱隱與陳教授提到的“後土之墟”地圖有些相似。
暗流在龍城內外湧動,星輝在夜空中指引。
林凡知道,短暫的寧靜即將結束。西南坤域之行,必須儘快提上日程。但在那之前,他需要確保龍城有足夠的力量自保,也需要為自己,找到應對那“迷蹤地煞”與“厚土封印”的方法。
他抬起頭,目光仿佛穿透了層層建築,望向了指揮部方向。是時候,與陳教授和張震,敲定最終的遠征計劃了。
喜歡易鏡玄圖請大家收藏:()易鏡玄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