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吒的手掌按在全息沙盤上,指腹摩挲著代表毀滅軍團艦隊的暗紅色光點。
那些光點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逼近,沙盤邊緣的警報符文已經亮起刺目的紅光,每一次閃爍都像在敲擊眾人緊繃的神經。
他能感覺到會議室裡的呼吸聲,漸漸變得一致,從之前的雜亂無章到此刻的深沉有力,就像一群蓄勢待發的雄獅,正在壓抑著咆哮的欲望。
“後勤補給線的問題,我們有實證。”
張吒突然調出一份加密文件,全息投影中立刻顯現出毀滅軍團艦隊的航線圖,在第七補給點的位置,一道淡金色的光痕若隱若現。
“這是風影的小隊三天前在隕石帶,截獲的加密通訊,他們的能量儲備隻夠,維持主炮三輪齊射,後續補給需要,從阿爾法星係調運,而那裡的星門已經被我們炸毀。”
風影突然掀開披風,露出背後背著的能量探測器。
屏幕上跳動的數字證明了,張吒的說法:“我們在第七補給點的隕石上安裝了能量感應裝置,數據顯示他們的儲備能量正在以每小時12的速度消耗,這意味著……”
“意味著他們拖不起。”
湯惠萍的冰氣在沙盤上,凝結出一道藍色的防線,恰好將毀滅軍團的航線攔腰截斷。
“他們必須在24小時內突破我們的防線,否則就得撤退。”
她的指尖在沙盤邊緣一點,代表聯盟營地的綠色光點突然亮起一圈金光。
“而我們的地下能量庫還有三分之二的儲備,足夠支撐防禦工事運轉七天。”
會議室裡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
之前持懷疑態度的後勤部長王奎,突然咳嗽一聲,鐵拐在地上頓了頓:“那……那他們的‘魂噬’主炮呢?就算儲備不足,打一輪也夠我們喝一壺的。”
“魂噬主炮有弱點。”
張吒調出冥府號的結構圖,在主炮樞紐的位置放大,那裡有一個淡紅色的節點。
“這是我們從星際聯盟的絕密檔案裡找到的,魂噬主炮每次充能,樞紐都會出現三分鐘的能量真空,這時候用穿甲彈攻擊,能暫時癱瘓它的發射係統。”
他的手指劃過沙盤上的山脈:“我們可以利用‘回音穀’的地形。”
“那裡的磁場能乾擾能量鎖定,魂噬主炮的命中率會降低60,而且山穀兩側的崖壁可以部署‘地脈炮’。”
“那是老工匠們,用定星紋能量改造的古炮,雖然射程不遠,但能直接攻擊艦隊的底部裝甲。”
老工匠突然放下手中的扳手,布滿老繭的手在沙盤上比劃著:“地脈炮需要三名火係法師同時充能,我已經讓徒弟們在崖壁裡埋好了能量導管,隻要注入靈力,就能引動地下的地火。”
他渾濁的眼睛裡閃著光,“當年我爹就是用這玩意兒,打下過暗黑議會的偵查艦。”
“還有怨靈戰機。”
情報官李默推了推眼鏡,調出一份動態圖,畫麵中怨靈戰機在接近某種金色光霧時,速度明顯減慢。
“這是定星紋能量的模擬圖,怨靈戰機是魂魄驅動,而定星紋的光芒能淨化邪祟,我們可以在營地周圍布置‘星塵陣’,用能量水晶釋放這種光霧,讓它們失去戰鬥力。”
年輕的弓箭手突然舉手,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我們弓箭營可以帶著能量水晶埋伏在回音穀兩側的樹冠裡,等怨靈戰機被星塵陣困住,就用淬了聖水的箭射它們的核心,那些玩意兒最怕這個。”
討論聲漸漸變成了熱烈的獻策,之前的質疑聲早已消失在各種戰術構想中。
王奎的鐵拐在沙盤上敲出節奏:“運輸艦改裝需要兩個小時,我讓兄弟們把所有的貨艙都拆了,裝上機關炮,保證能在側翼騷擾他們的補給艦。”
斷了腿的法師用杖頭在沙盤上點出三個位置:“我可以帶著學徒們在這三個隘口布置‘遲緩咒’,讓他們的地麵部隊寸步難行。”
湯惠萍的冰氣,在沙盤上勾勒出最後的防禦體係:“聯合指揮中心就設在營地的地下掩體,我會在這裡協調各方通訊,確保信息實時傳遞。”
“張吒帶主力守回音穀正麵,風影的小隊負責襲擾冥府號的引擎。”
“老工匠的地脈炮和弓箭手配合,解決怨靈戰機,王部長的運輸艦在側翼牽製,李默負責破解他們的通訊頻率……”
她的聲音清晰而穩定,冰藍色的光帶將每個人的任務區域連接起來,形成一張嚴密的網。
當最後一道光帶閉合時,全息沙盤突然爆發出一陣柔和的光芒,所有的光點都開始有序運轉,像一顆精密的齒輪。
湯惠萍站在指揮台中央,冰藍色的發絲隨著靈力流動輕輕揚起。
她的聲音透過靈力擴音,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沒有一絲顫抖:“左翼三人組負責冰封西側峽穀,注意預留三條撤退通道;”
“中路遠程組聚焦祭壇第三層,壓製能量節點的脈衝頻率;”
“右翼近戰組隨我迂回,目標是解除東側的符文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話音未落,她指尖凝結的冰藍色光帶,已如活物般散開,在空中拉出一道道瑩潤的弧線。
每道光帶的端點,都精準地落在對應隊員的肩甲上,光帶中段還浮動著微型的任務坐標,將三十七個任務區域,嚴絲合縫地連接起來。
光帶交織處泛起細碎的冰晶,在空氣中折射出冷冽的光,一張覆蓋整個戰場的嚴密網絡就此成型——
哪怕是最邊緣的警戒位,都有兩道光帶交叉守護,絕無死角。
“最後確認:左翼通道寬度保持丈餘,中路脈衝壓製誤差不得超過三息,右翼符文鎖解除後立即釋放信號彈。”
她再次開口時,最後一道光帶正從指尖溢出,慢悠悠地飄向站在最外側的斥候。
那名斥候下意識地挺直脊背,看著光帶落在肩頭,與早已就位的另一道光帶扣合,發出清脆的“叮”聲。
就在最後一道光帶閉合的刹那,指揮台中央的全息沙盤突然嗡鳴起來。
原本靜止的三維地形模型上,冰藍色的光帶與沙盤裡的光點產生共振,柔和的光芒從沙盤底部噴湧而出,將整個指揮帳篷照得如同冰窖。
那些代表隊員的光點開始移動:“左翼的三個亮點沿著峽穀邊緣滑行,在預定位置激起半透明的冰牆虛影;”
“中路的光點群凝聚成束,朝著沙盤上的祭壇模型射出淡金色的射線;”
“而代表湯惠萍與右翼組的光點,則如同一把鋒利的冰錐,斜斜刺向東側的符文鎖標記。
所有光點的運轉都帶著驚人的默契,彼此間距始終保持在三步之內,移動速度分毫不差。
光帶在沙盤上空流轉,將光點串聯成環,環環相扣,如同嵌入精密儀器的齒輪——
哪怕是最細微的轉向,都能帶動周圍三個光點同步調整,沒有一絲滯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