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把茶碗一頓,甕聲甕氣地接話:
“灑家也去!前日攻城時,見那知府家的後花園比寺廟還闊氣,定藏了不少好東西!”
王進點頭應了,待眾人散去,才坐下翻看蕭讓擬的告示。
墨跡未乾,字裡行間卻透著一股銳氣——
“苛捐雜稅儘廢,隻征糧草三成以充軍需”
“商賈開店,三月內免稅”“前官吏願留者,俸祿加倍”。
正看著,蕭讓匆匆進來,手裡捧著幾張紙:
“天尊哥哥,這是新擬的細則,您過目。”
王進接過一看,見上麵寫著如何劃分坊市、如何調處民事糾紛,甚至連水井的修繕、街道的清掃都列得清清楚楚,不禁讚道:
“蕭先生想得周全。”
話音剛落,外麵忽然傳來一陣喧嘩。
原是吳用早已安排鐵叫子樂和扮作路人,高聲宣讀告示內容,以便讓那些不識字的窮苦百姓也能了解梁山良苦用心:
“濟州安民告示:
蓋聞天道昭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梁山眾弟兄,聚義水泊,非為嘯聚山林,實乃替天行道、為民請命而來!
今天兵所至,攻克濟州,非因貪城池之利,乃為救蒼生於水火,解黎民於倒懸。
自大宋立國以來,初尚清明,然近年奸佞當道,朝政日非。
高俅、蔡京之流,結黨營私,蒙蔽聖聽;州縣官吏,上行下效,剝民脂膏。
苛捐雜稅層出不窮,似猛虎撲食;徭役征發無休無止,如惡狼追魂。
百姓耕織所得,儘入貪官囊橐;稚子嗷嗷待哺,反遭酷吏鞭笞。
天下各地,官府貪婪成性,強占民田,搜刮金銀,致使街巷有餓殍,田園多荒蕪。
如此朝廷,如此官府,早已背離天意,失儘民心!
我梁山今日入主濟州,首行天道:
天尊大人體恤民苦,儘廢苛捐。
宋廷所定之“免役錢”“助役錢”“經製錢”及各項無名雜稅,自今日起一概廢除。
隻征糧草三成,以充軍需,餘者儘歸百姓,務使耕者有其田,織者有其衣。
天尊大人心係民治,官吏留任。
原濟州文武官員,若願洗心革麵,為民辦事,不問前過,照舊任職,俸祿加倍;
若懷二心,私通外敵,或仍行貪腐,定斬不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