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名府安危為重?”
大刀聞達猛地拍案而起,指著帳外,對著楊誌滔滔不絕地訴起苦來:
“楊都監可知,這大名府三萬兵馬,有一萬是我和李都監親手帶出來的!”
“五千!”聞達一副很不甘心的表情盯著楊誌,伸出五根鐵棍般粗壯的手指,在空中用力地來回晃動:
“其中五千親兵,更是跟著我等征戰多年,抵禦遼人,立下過無數功勞!”
聞達晃在空中的大手猛地狠狠握拳,轉身雙手背在身後,壓低聲音繼續道:
“剩下兩萬,不過是新募的鄉勇,連兵器都握不穩,楊都監想帶哪部分,不妨直說!”
楊誌心中了然,這二人是想逼他要麼領走無用的鄉勇,要麼撕破臉強要親兵。
楊誌沉吟片刻,緩緩放下印信,語氣誠懇了幾分:
“二位都監,末將明白,那些親兵是二位的心血,也是大名府的根基。”
楊誌走到聞達麵前,陪著笑臉繼續說道:
“末將雖接任都監,卻也知道,守護大名府,離不開二位的經驗與威望。”
楊誌轉而看向天王李成,就像一個新兵蛋子看著戰功累累的老將軍,語氣裡滿是信服:
“這些年遼人不敢來犯,大名府相安無事,全仰仗二位都監鎮守,末將心中敬佩不已。”
這話一出,李成、聞達都是一愣。
他們本以為楊誌會借著梁世傑的名頭強要親兵,卻沒想到他竟如此退讓,還言語恭敬。
“楊都監不必說這些場麵話。”李成臉色稍緩,卻依舊冷聲道:
“留守梁大人令諭分兵一半,三萬兵馬,你需領走一萬五千人。”
天王李成目光冷冷掃過楊誌,最終與大刀聞達四目相對,聞達微微點頭,李成接著道:
“至於分哪些兵,我與聞都監商議後,自會給你答複。”
“二位都監不必商議。”楊誌抬手打斷李成的話語,語氣堅定卻不失謙遜地道:
“二位都監一心為國,經驗豐富,分兵之事,全憑二位安排。”
楊誌恭敬上前,雙手抱拳,“末將隻需領夠一萬五千人,無論新舊,絕無二話。”
“畢竟,這大名府的安危,才是頭等大事。”
聽聞楊誌這話,李成、聞達眼中的敵意漸漸消散。
聞達與李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幾分動容。
他們雖不滿梁世傑的安排,卻也敬重真心為國之人。
李成聞達也不為難楊誌,當時便同意交給楊誌一萬五千兵馬,帶著楊誌到軍營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