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郭皇後:夫君,你做的太棒了。那後周那邊怎麼辦?_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 > 第27章 郭皇後:夫君,你做的太棒了。那後周那邊怎麼辦?

第27章 郭皇後:夫君,你做的太棒了。那後周那邊怎麼辦?(1 / 2)

郭皇後:夫君,你做的太棒了。那後周那邊怎麼辦?

郭皇後剛吩咐完內侍備禦寒衣物,轉身回書房時,正見劉鈞對著輿圖出神,指尖還在“晉州”與“汴梁”之間輕輕摩挲。她走上前,從身後輕輕攏住他的手臂,下巴抵在他肩頭,聲音裡帶著笑意:“夫君這步棋走得太妙了,遼人和符太後都跟著咱們的節奏走,連我都要佩服你。”

劉鈞反手握住她的手,指尖蹭過她微涼的指腹:“這都是你幫朕捋清了頭緒,不然朕還陷在‘忘恩負義’的圈子裡打轉。”他頓了頓,語氣沉了些,“不過你剛問的是後周那邊——符太後撤了一名監軍,卻拖著互市不鬆口,顯然還是信不過咱們。得再添把火,讓她徹底放下戒心,也讓趙匡胤更難翻身。”

郭皇後直起身,看著輿圖上的汾州:“夫君是想讓劉繼業在汾州邊界露個麵?讓後周的斥候看見咱們的兵馬,好給符太後送份‘定心丸’?”

“正是。”劉鈞指尖點在汾州城郊的位置,“讓劉繼業派一支輕騎在汾州以西的官道上巡弋,故意讓後周的人瞧見,就說‘北漢兵馬已到,專等監軍撤走便襲遼軍後路’。符太後見了,才會真信咱們的誠意,說不定還會主動催趙匡胤進兵——她越急,趙匡胤的處境就越難。”

話音剛落,內侍再次進來稟報,說汴梁細作又傳了急報,附帶著一封符太後給北漢使者的密函抄件。劉鈞展開一看,眉頭微挑:“符太後果然心急,說隻要北漢出兵,待擊退遼軍,不僅開放晉州互市,還願歸還世宗年間奪的石州之地。”

“石州?”郭皇後眼中閃過驚喜,“那可是先父當年丟的重鎮,若能拿回來,既能安撫朝堂老臣,又能擴充邊境防線。”

“但她沒提撤完剩下的監軍。”劉鈞將密函放在案上,語氣裡帶著幾分冷然,“她是想讓咱們先出力,再慢慢兌現承諾。不過也好,正好借著石州的由頭,再拖她幾日——等趙匡胤和遼軍真刀真槍打起來,她才會知道,北漢的籌碼有多重要。”

郭皇後笑著點頭,剛要再說些什麼,窗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內侍匆匆來報,說劉繼業已點齊五千精兵在城外候命,隻等陛下最後的旨意。劉鈞走到殿門口,望著遠處校場方向揚起的煙塵,深吸一口氣:“告訴劉將軍,按計劃行事,守住山穀,見機而動——北漢的生機,就握在他手裡了。”

內侍領命而去,郭皇後走到他身邊,望著天邊漸沉的暮色:“夫君,後周那邊的戲,該輪到他們唱了。”

劉鈞轉頭看她,眼中滿是默契:“是啊,咱們且看戲就好。”

後周·汴梁·皇宮偏殿

符太後捏著北漢使者送來的回函,指尖因用力而泛白,鎏金的信紙邊緣被掐出幾道折痕。殿內燭火搖曳,映得她臉色比素日更顯蒼白,連鬢邊的珍珠步搖都隨著細微的顫抖輕輕晃動。

“北漢兵馬真的到了汾州?”她抬眼看向站在階下的樞密使魏仁浦,聲音裡帶著不易察覺的急切。

魏仁浦躬身回話,語氣卻很審慎:“回太後,斥候確實在汾州以西見了北漢的輕騎,約莫有三百餘人,打著‘劉’字旗號,在官道上巡弋了半個時辰才撤去。劉繼業的將旗也隱約可見,不像是假的。”

符太後鬆了口氣,靠在鋪著軟墊的禦座上,指尖輕輕敲著扶手。三日來,她幾乎沒合過眼——趙匡胤帶著殿前司主力離了汴梁,京城裡“點檢做天子”的流言就沒斷過,韓通雖調動了侍衛親軍守城門,可石守信、王審琦那些趙匡胤的親信還在京中,誰也說不清他們會不會突然發難。更讓她揪心的是遼軍,細作來報說遼王已派五萬騎兵南下,先鋒離晉州隻剩百餘裡,若趙匡胤擋不住,遼軍轉瞬就能兵臨汴梁。

“北漢人要咱們先撤完剩下的監軍,才肯襲遼軍後路。”符太後拿起另一封密函,眉頭又皺了起來,“還提了石州的事,說要見了地盤,才信咱們的誠意。”

魏仁浦沉吟片刻:“太後,北漢向來謹慎,當年世祖劉崇在高平吃了大虧,他們對後周本就多有提防。如今肯出兵,已是難得,撤監軍之事……或許可以再讓一步?反正剩下的兩個監軍,一個是文臣,一個是韓將軍的人,未必能真掣肘趙匡胤。”

“不行。”符太後立刻否決,眼底閃過一絲狠厲,“趙匡胤狼子野心,柴榮在時還能壓得住他,如今恭帝年幼,他手裡又握著重兵,若沒了監軍盯著,他要是轉頭回師汴梁,誰能擋得住?”

她這話不是多慮。顯德六年柴榮病重時,曾突然罷免殿前都點檢張永德,改任趙匡胤接任,當時她就覺得蹊蹺,後來才聽說柴榮得了個“點檢做天子”的木牌,疑心張永德有異心。可她沒想到,趙匡胤比張永德更難對付——此人在軍中經營多年,“義社十兄弟”遍布殿前司,連韓通都私下提醒她“趙匡胤不可不防”。這次派他去晉州,與其說是禦敵,不如說是把他調出汴梁,借遼人的手耗他的實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殿外傳來內侍的聲音:“太後,晉州急報,趙點檢派人送信來了!”

符太後猛地坐直身子:“快呈上來!”

信使被帶進來時,盔甲上還沾著塵土,顯然是日夜兼程趕來的。他跪在地上,雙手高舉信箋:“啟稟太後,趙點檢率部已至晉州城郊,遼軍先鋒昨日已在城北三十裡紮營,北漢兵馬遲遲未動,趙點檢請太後速派援軍,否則晉州恐難守住!”

符太後展開信箋,趙匡胤的字跡力透紙背,字裡行間滿是急切,說遼軍攻勢凶猛,殿前司連日趕路兵疲馬乏,監軍又處處掣肘,若再無援軍,隻能“死戰殉國”。可她看著信,心裡卻冷笑——趙匡胤分明是想借遼軍的勢逼她增兵,增的兵若是他的親信,豈不是讓他更難控製?

“援軍?”符太後放下信箋,語氣冷淡,“韓將軍的侍衛親軍要守汴梁,京中已無兵可派。告訴趙點檢,北漢已答應襲擾遼軍後路,讓他再撐幾日,待北漢出兵,遼軍自會退兵。”

信使急了:“太後,遼軍有五萬人,殿前司隻有三萬,怎麼撐得住?趙點檢說,監軍張昭遠處處阻撓,不讓他主動出擊,再這樣下去……”

“夠了!”符太後厲聲打斷他,“趙點檢是大周的點檢,守不住晉州,是他失職!讓他自己想辦法,若連遼軍都擋不住,朕留他何用?”

信使嚇得不敢再言,磕了個頭便退了出去。殿內瞬間安靜下來,燭火劈啪作響,映得符太後的影子在牆上忽大忽小。

魏仁浦看著她緊繃的側臉,小心翼翼地開口:“太後,趙匡胤若真敗了,遼軍南下,汴梁可就危險了。不如……真讓北漢出兵?撤了剩下的監軍,再許他們石州,也未嘗不可。”

符太後沉默良久,才緩緩開口:“你以為朕不想讓北漢出兵?可北漢人要是和趙匡胤勾結怎麼辦?他們一個在晉州,一個在太原,要是聯手反周,咱們更沒活路。”她頓了頓,指尖劃過禦座扶手上的雕花,“再等等,等遼軍和趙匡胤真打起來,看看北漢到底幫誰。若是北漢真襲遼軍後路,再撤監軍、給石州不遲;若是他們按兵不動,那趙匡胤敗了,北漢也討不到好——遼人遲早會吞了他們。”

魏仁浦歎了口氣,不再多言。他知道,符太後這是在賭,賭北漢不敢得罪後周,賭趙匡胤能撐到北漢出兵,更賭自己能掌控住這盤亂棋。可這亂世裡的棋局,從來都由不得棋手完全做主。

符太後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一條縫隙。夜風帶著寒意灌進來,吹得她打了個寒顫。遠處的宮牆黑沉沉的,像一頭蟄伏的巨獸,京城裡的流言還在隱約流傳,趙匡胤的兵馬在晉州浴血,遼軍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北漢的輕騎在汾州邊界徘徊……這一切,都像一根根線,纏在她手裡,稍一用力,就可能全線崩斷。

“魏大人,”她忽然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疲憊,“再給北漢送封信,說隻要他們明日出兵,朕立刻撤掉張昭遠,石州之事,戰後必兌現。但若是他們敢騙朕……”

她沒說完,可眼底的狠厲已說明了一切。魏仁浦躬身應下,轉身退出了偏殿。

殿內隻剩符太後一人,她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忽然想起柴榮在世時的日子。那時柴榮禦駕親征,戰無不勝,從不用她操心這些勾心鬥角的事。可如今,柴榮不在了,她一個女人,抱著七歲的恭帝,要麵對虎視眈眈的權臣、凶狠的遼軍、狡猾的北漢,日子像走在刀尖上,每一步都得提著心。

“柴榮,你要是在就好了。”她喃喃自語,聲音輕得像夢囈,“趙匡胤到底會不會反?北漢到底幫不幫咱們?朕……真的快撐不住了。”


最新小说: 一個普通農民的奮鬥史 我在金瓶梅世界當邪修 鐵馬冰河肝膽照 重生之巔峰帝王 年代修真,開局練成遁地術 第一百二十四次跨時空信息傳遞實 什麼?她們都重生了 直播變身:你竟然真的鎧甲合體! 星火默行 為救妹妹,親媽將我千刀萬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