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筠望著天上雪花:我們趁下雪打造一支屬於自己的禁軍二)
許州的雪是後半夜落下來的。李筠站在營門樓上,望著漫天飛雪把營地染成一片素白,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七星劍——劍鞘上的紋路被雪粒打濕,涼得沁人。營地裡的篝火大多已經熄滅,隻有巡夜士兵的火把在雪幕中晃動,像點點星火,映著那些剛搭建好的軍械棚。
“節度使,天這麼冷,您怎麼還站在這兒?”身後傳來腳步聲,張令鐸裹著一件厚棉袍,手裡捧著一個暖爐走了上來。他把暖爐遞到李筠手裡,目光掃過營中:“劉兄已經走了三天,潞州那邊還沒消息傳來,要不要再派個斥候去看看?”
李筠接過暖爐,掌心的暖意順著指尖蔓延開來。他搖了搖頭,望著遠處許州城的輪廓:“不用急。劉兄用兵沉穩,韓令坤雖然謹慎,但天井關地勢險要,隻要潞州守軍按計劃準備,定能拖住禁軍。咱們現在要做的,不是等消息,是趁這雪天,把咱們的兵馬練出來。”
張令鐸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節度使是想……趁著下雪,打造一支咱們自己的禁軍?”
“沒錯。”李筠點頭,聲音裡帶著幾分堅定,“趙匡胤能靠禁軍奪天下,咱們要光複後周,也得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精銳。現在許州有剛反正的五千宋軍,潞州還有五千兵馬,加上陸續來投的百姓,湊一萬精銳不難。這雪天正好,既能磨練士兵的意誌,又能掩蓋咱們練兵的動靜,等雪化了,咱們就能拿出一支像樣的軍隊。”
張令鐸眼睛一亮:“節度使說得對!隻是……咱們的軍械還不夠,尤其是鎧甲和長刀,現在營裡隻有兩千多副鎧甲,很多士兵還穿著單衣,要是在雪地裡練兵,怕是會凍傷。”
李筠看向營角的軍械棚:“我已經讓人去許州城裡的鐵匠鋪征集工匠了,明天一早就讓他們開工,趕製鎧甲和兵器。另外,我還讓人從府庫裡調出了所有的棉衣,先給士兵們穿上,不能讓他們凍著。”他頓了頓,又道,“還有,咱們得改改練兵的法子。趙匡胤的禁軍練的是陣戰,咱們人少,不能跟他們硬拚,得練些靈活的戰術,比如夜襲、伏擊,還有近身格鬥,這樣才能以少勝多。”
第二天一早,雪還沒停,營地裡就熱鬨起來。工匠們在軍械棚裡支起了火爐,鐵錘敲打鐵器的聲音此起彼伏;士兵們穿著厚厚的棉衣,在雪地裡列成隊伍,跟著老兵練習刺殺和格鬥。李筠親自下場,拿著一把長刀,給士兵們演示近身格鬥的技巧:“跟禁軍交手,彆跟他們拚力氣,要找他們的破綻,比如咽喉、腋下,還有膝蓋,這些地方都是鎧甲護不到的,隻要找準機會,一刀就能製敵。”
一個剛反正的宋兵舉起長槍,有些猶豫地說:“節度使,咱們以前練的都是陣戰,現在突然改練這個,怕是一時半會兒適應不了。”
李筠放下長刀,拍了拍他的肩膀:“慢慢來,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會的。我當年跟著郭威陛下打仗,一開始也不會這些,都是在戰場上一點點學的。你們記住,咱們練這些,不是為了欺負人,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命,保住家人的命,保住後周的江山!”
士兵們齊聲應和,訓練的勁頭更足了。雪地裡,長槍刺向木樁的聲音、士兵們的呐喊聲,還有工匠們的鐵錘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激昂的戰歌。
中午的時候,王仲先匆匆從外麵回來,身上落滿了雪。他走進中軍大帳,遞給李筠一封密信:“節度使,汴梁來消息了!咱們派去的斥候已經混進了城,並且聯係上了符太後身邊的宮女,太後說,她願意下懿旨,號召天下周室舊臣起兵,隻是……她身邊有趙匡胤的人盯著,懿旨沒法送出來,得咱們派人去接。”
李筠接過密信,快速看了一遍,眉頭微微皺起:“接懿旨太危險了,汴梁城裡到處都是趙匡胤的眼線,稍有不慎,不僅斥候會出事,太後也會有危險。”
王仲先點頭:“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斥候說,太後身邊的宮女有個主意,她說下個月十五是太後的生辰,趙匡胤會讓大臣們去後宮朝賀,到時候宮裡人多眼雜,咱們可以派幾個人喬裝成宮女或者太監,混進後宮,把懿旨帶出來。”
李筠思索片刻,看向王仲先:“這個主意可行。你讓斥候再探探,看看那天宮裡的守衛情況,還有,一定要跟那個宮女確認好接頭的地點和暗號,不能出任何差錯。另外,再派幾個身手好的斥候去汴梁,接應他們,確保他們能安全把懿旨帶回來。”
王仲先應下,轉身又去安排。李筠看著密信,心裡鬆了口氣——隻要能拿到符太後的懿旨,天下的周室舊臣就會紛紛響應,到時候他們就不再是孤軍奮戰了。
下午的時候,雪漸漸小了。李筠正在營地裡查看士兵們的訓練情況,一個士兵匆匆跑過來,手裡拿著一封書信:“節度使,秦州來消息了!馬全義將軍回信了,他說秦州的官員大多心向周室,願意出兵相助,隻是秦州的兵馬需要整頓,大概半個月後才能出發。另外,他還說,階州的王景刺史已經知道咱們舉旗複周的事了,正在暗中召集兵馬,等咱們的消息,隻要懿旨一到,他就立刻舉旗響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筠接過書信,臉上露出笑容:“好!太好了!秦州和階州願意出兵,咱們的實力就又增了一分。張兄,你立刻讓人給馬全義和王景回信,告訴他們,咱們正在加緊練兵,等懿旨一到,就跟他們彙合,一起殺向汴梁!”
張令鐸點頭,轉身去安排。李筠望著雪地裡訓練的士兵們,心裡充滿了希望。他知道,光複後周的路還很長,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隻要他們團結一心,堅持下去,就一定能實現目標。
傍晚的時候,雪停了。夕陽從雲層裡鑽出來,灑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李筠站在營門樓上,望著遠處的群山,腰間的七星劍在夕陽下泛著冷光。他想起了劉詞,想起了落馬坡的勝利,想起了那些支持他們的百姓,心裡暗暗發誓:一定要儘快打造出一支精銳的軍隊,等劉兄從潞州回來,就帶著這支軍隊,殺回汴梁,救出太後和幼帝,讓後周的龍旗,重新飄揚在中原大地的上空。
就在這時,營門外傳來一陣馬蹄聲。李筠抬頭一看,隻見一個斥候騎著馬,飛快地往營裡趕來。他心裡一緊,連忙走下門樓,迎了上去。斥候翻身下馬,氣喘籲籲地說:“節度使,潞州……潞州傳來消息,劉將軍在天井關設伏,打敗了韓令坤的五萬禁軍,殲滅了兩萬多敵人,還繳獲了大量的軍械和糧草!劉將軍讓我回來報信,說他不日就會帶著兵馬回許州,跟咱們彙合!”
李筠大喜過望,一把抓住斥候的胳膊:“你說什麼?劉兄打贏了?”
斥候用力點頭:“是的!劉將軍不僅打贏了,還俘虜了韓令坤的副將,現在潞州的局勢已經穩定了,劉將軍說,等他回來,咱們就一起商議下一步的計劃,儘快殺向汴梁!”
營地裡的士兵們聽到消息,紛紛歡呼起來。李筠望著遠處的夕陽,心裡滿是激動。他知道,劉詞的勝利,不僅是光複後周大業的又一個重要裡程碑,更是對他們練兵成果的最好鼓舞。等劉詞回來,等懿旨到手,等秦州和階州的援兵一到,他們就有足夠的實力,跟趙匡胤一決高下了。
當晚,李筠讓人殺了幾頭豬,犒勞士兵們。營地裡擺起了宴席,士兵們圍著篝火,一邊吃著烤肉,一邊談論著天井關的勝利,還有即將到來的光複大業。李筠坐在篝火旁,看著士兵們興奮的臉龐,心裡暗暗決定:等劉詞回來,他們就加快練兵的進度,爭取在一個月內,打造出一支真正屬於後周的精銳禁軍,然後帶著這支軍隊,殺回汴梁,完成郭威陛下的遺願,讓後周的江山,重歸正統。
雪夜裡,篝火的光芒映著李筠的臉龐,他的眼神堅定而明亮,就像雪地裡的星光,照亮了光複後周的前路。
接下來可以圍繞劉詞回許州後的彙合場景展開,比如兩人商議如何整合潞州與許州的兵馬,以及如何接應汴梁斥候帶回懿旨。需要我繼續創作這部分內容,還是你有其他新的情節想法?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