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府中議·聯軍疑雲
暖閣裡的炭火剛添過,劈啪聲襯得屋內愈發安靜。符祥瑞抱著柴宗訓坐在軟榻上,指尖還捏著妹妹寄來的並蒂蓮荷包,目光卻落在窗外——方才與兒子說起“接小姨團聚”,忽然想起汴梁與洛陽之間的聯軍動向,心猛地一沉,連帶著荷包的暖意都散了幾分。
“訓兒,娘帶你去個地方。”她突然起身,將荷包塞進兒子懷裡,牽著他的手往外走。柴宗訓攥著溫熱的荷包,仰頭看她:“娘,我們要去找李尚書嗎?”
符祥瑞點頭,腳步沒停:“對,娘有要事問他。”方才城樓之上,蘇醫官提及汴梁“趙匡胤查得嚴”,此刻再想起聯軍圍而不打的反常,她總覺得哪裡不對勁——遼人素來重利,當初答應聯手滅宋時何其爽快,如今卻遲遲不動,甚至隱隱有疏離之意,這裡麵定然藏著貓膩。
馬車軲轆碾過青石板路,很快便停在李穀府邸門前。門房見是太後與陛下親臨,忙不迭地往裡通報。李穀正與幾位官員在書房議事,聽聞消息,連忙起身迎了出來,見到符祥瑞牽著柴宗訓站在庭院裡,不慌不忙地躬身行禮:“太後陛下,今日怎麼有空來臣的府邸?”
“李愛卿,免禮。”符祥瑞抬手,語氣帶著幾分急切,“朕今日來,是有要事問你——最近聯軍的動機如何?為何對宋軍圍而不打?還有,遼人為何突然反水?當初我們明明說好,放下舊怨先滅趙匡胤,事後再議其他,他們怎能出爾反爾?”
一連串的問題拋出來,李穀與身後幾位官員的臉色都沉了下來。他引著母子二人進了書房,屏退左右,才斟酌著開口:“太後陛下,此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講無妨。”符祥瑞坐在主位上,將柴宗訓抱在膝頭,指尖不自覺地收緊,“如今局勢緊迫,朕容不得半分隱瞞。”
李穀歎了口氣,目光落在符祥瑞臉上:“太後,您還記得上個月,我們從汴梁逃到洛陽,被宋軍圍在潼關,後來先取鎮州、再回洛陽的事嗎?”
符祥瑞皺眉回想,緩緩點頭:“當然記得,那幾日宋軍追得緊,若不是鎮州守將接應,我們怕是難回洛陽。”
“正是因為此事,趙匡胤早就看穿了汴梁那位‘太後’是假的,也發現了當初我們送去的玉璽與皇符是偽造的。”李穀的聲音壓得更低,“隻是他一直沒說破——否則,汴梁城裡的符琳太後,您的那位妹妹,怕是活不到現在。”
“什麼?”符祥瑞猛地站起身,柴宗訓差點從她膝頭滑下去,她連忙穩住兒子,聲音都帶著顫,“趙匡胤早就知道了?那他為何不拆穿?還要放任遼人與我們結盟?”
一旁的戶部侍郎張謙接口道:“太後,李大人說得對。我們後來從俘虜的宋軍口中得知,趙匡胤是故意裝作不知,就是為了穩住遼人,同時暗中派人去遼營遊說。如今遼軍已與宋秘密達成協議,說是隻要他們反水,趙匡胤便將雁門關外三座城池割讓給遼人,還許了每年十萬匹布的歲貢。”
“割地?歲貢?”符祥瑞氣得胸口發悶,扶著桌沿才勉強站穩,“遼人怎能如此短視!他們就沒看清,趙匡胤一旦滅了後周,下一個要對付的就是他們!我們後周尚在,還有女輔營、還有各州府起義的聯軍,他們憑什麼覺得趙匡胤會信守承諾?”
柴宗訓被母親的模樣嚇到,小手緊緊攥著她的衣袖:“娘,你彆生氣,阿夏姐姐說,生氣會肚子疼的。”
符祥瑞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怒火,重新坐下,摸了摸兒子的頭,又看向李穀:“對了,現在聯軍裡的遼軍和北漢軍隊,有沒有反水的異常舉動?探馬可有消息?”
“暫時沒有。”李穀連忙答道,“探馬這幾日一直盯著遼營和北漢營的動靜,他們除了正常巡邏、維持包圍陣型外,沒有布置暗哨,也沒有悄悄撤軍的跡象。不過……”他頓了頓,語氣多了幾分謹慎,“遼營的將領最近很少與我們接觸,之前約定好的糧草互通,也拖延了兩日,怕是心裡已有芥蒂。”
符祥瑞指尖敲擊著桌沿,沉思片刻,突然開口:“好,沒有明顯異常就好。李穀,還有諸位愛卿,從今日起,密切關注遼、北漢兩軍的動向。若他們一旦有反水跡象——比如私通宋軍、調動兵力、準備撤軍——無需稟報,即刻領兵劫滅,可先斬後奏!”
“太後萬萬不可!”李穀連忙上前一步,語氣急切,“此事絕不能如此處置!我們要滅遼營、北漢營的兵力易如反掌,可一旦消息傳出去,遼主定然震怒,會從燕雲十六州舉兵南下,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不僅聯軍徹底瓦解,洛陽也會陷入危機!”
“舉兵南下又如何?”符祥瑞的聲音冷了幾分,“我們還有李筠等州府的起義軍支撐,還有女輔營這支生力軍,難道還懼怕遼人的報複?他們先背信棄義,就該想到後果!”
“太後,並非臣懼怕遼人,而是眼下局勢不宜樹敵過多。”李穀耐心勸說,“趙匡胤才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若此時與遼人徹底撕破臉,他定會坐收漁翁之利。不如我們先按兵不動,一邊繼續與遼營虛與委蛇,一邊加快女輔營的閱兵籌備——待閱兵結束,我們向朝野展示了實力,再聯合李筠的起義軍,先擊潰宋軍主力,到時候遼人即便想反水,也沒了依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旁的兵部侍郎周延也附和道:“李大人說得有理。太後,遼人重利,若我們能在擊潰宋軍後,許給他們比趙匡胤更優厚的條件,說不定還能挽回他們的心。即便不能,到時候我們兵力強盛,也不怕他們來犯。”
符祥瑞沉默著,目光落在窗外。庭院裡的老槐樹葉子已落了大半,光禿禿的枝椏指向天空,像極了如今錯綜複雜的局勢。她知道李穀說得對,可一想到遼人背信棄義,想到妹妹還在汴梁受趙匡胤牽製,她就忍不住心頭的火氣。
“娘,”柴宗訓拉了拉她的手,小聲說,“李尚書說的是對的,阿夏姐姐說,打仗要先找最厲害的敵人打,不能一下子惹好多敵人。”
符祥瑞低頭看著兒子認真的模樣,心裡的怒火漸漸平息了些。她歎了口氣,看向李穀:“你說的有道理,是朕太心急了。那依你之見,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第一步,繼續讓探馬緊盯遼、北漢營,同時派能言善辯之人去遼營,假意商議‘加快滅宋進度’,試探他們的口風,也穩住他們的情緒。”李穀條理清晰地說道,“第二步,加快女輔營的閱兵籌備,讓趙統領加緊訓練,務必讓閱兵當日,女輔營能展現出最強的實力,震懾朝野,也震懾聯軍中的異心者。第三步,派人去聯絡李筠,讓他在州府集結兵力,待我們閱兵結束,便從東西兩麵夾擊宋軍,形成合圍之勢。”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還有,汴梁那邊,我們得想辦法再送些消息進去,看看符琳太後是否能暗中聯絡城中舊部,若能在我們進攻時裡應外合,拿下汴梁就更容易了。”
符祥瑞點點頭,心裡的思路漸漸清晰:“好,就按你說的辦。派去遼營的人,要選謹慎可靠的;聯絡李筠和汴梁的事,就交給周侍郎你負責。記住,所有行動都要秘密進行,絕不能讓趙匡胤和遼人察覺我們的意圖。”
“臣等遵旨!”李穀、周延等人齊聲應道。
符祥瑞站起身,牽著柴宗訓,目光掃過眾人:“眼下正是後周生死存亡之際,朕知道諸位都辛苦,但隻要我們君臣一心,定能度過難關。待滅了趙匡胤,收複汴梁,朕定不會虧待諸位。”
“為後周效力,為太後陛下分憂,是臣等的本分!”李穀拱手道,語氣堅定。
離開李穀府邸時,夕陽已沉到西邊的山後,天空被染成一片橘紅色。馬車裡,柴宗訓靠在符祥瑞懷裡,把玩著那個並蒂蓮荷包:“娘,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接小姨回來呀?”
符祥瑞摸了摸兒子的頭,望著窗外漸漸暗下來的街道,輕聲說:“快了,訓兒。等我們打跑了趙匡胤,娘就帶你去汴梁,接小姨和外公外婆回來,一家人再也不分開。”
她的聲音很輕,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馬車軲轆繼續前行,載著母子二人,也載著後周的希望,在暮色中駛向洛陽宮。她知道,接下來的日子會更加艱難,聯軍的異心、宋軍的威脅、汴梁的牽掛,每一件事都像一座大山壓在她肩上。但隻要身邊有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有女輔營的姐妹們,有懂事的兒子,她就有勇氣繼續走下去,直到收複失地,讓後周重現往日的榮光。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