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符祥瑞:對了,讓汴梁的北伐軍分兩批北上。不要說北伐說_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 > 第225章 符祥瑞:對了,讓汴梁的北伐軍分兩批北上。不要說北伐說

第225章 符祥瑞:對了,讓汴梁的北伐軍分兩批北上。不要說北伐說(1 / 2)

符祥瑞:暫緩之下,暗湧之謀

渝關城頭的風裹著砂礫,刮得守軍甲胄“嘩啦”作響。副校尉李滿攥著封皺巴巴的密信,指尖泛白——信是江南叛軍昨夜遞來的,言明“若可調渝關三成兵力南下,必以燕雲糧草相贈”,末尾還畫著個他再熟悉不過的家族徽記。

“校尉,真要回信?”親兵壓低聲音,目光掃過遠處遼軍的了望塔,“太後三日前才傳密令,‘無手諭不得調一兵一卒’,咱們要是動了,趙都虞候的五千人就在五十裡外,怕是……”

李滿猛地將密信按在箭垛上,喉結滾動:“遼人在幽州增了三萬兵,耶律璟盯著渝關不是一天兩天了。叛軍說能借糧草,隻要守住關隘,太後未必會怪罪……”話沒說完,遠處忽然傳來馬蹄聲,塵土在官道儘頭揚起一道灰線——是趙承業的隊伍到了。

與此同時,汴梁政事堂內,符祥瑞正將另一份密報推給幾位大臣。紙上朱批的字跡力透紙背,記錄著汴梁街巷流傳的謠言:“太後棄邊疆、保中原,渝關守軍已私通遼人”。

“諸位可知,這謠言是誰在傳?”符祥瑞指尖點著密報末尾的落款,“是汴梁殘餘宋軍與江南叛軍勾連,他們算準咱們剛滅大宋、軍心未穩,想借‘護疆’之名誘渝關守軍調防——一旦關隘失守,遼軍便可長驅直入,到那時,咱們才是真的腹背受敵。”

戶部尚書周明遠豁然起身:“難怪昨日收到渝關急報,說守軍軍心浮動!臣還以為是遼人施壓所致,竟有內賊在背後攪局!”

“所以進軍遼境之事,必須暫緩。”符祥瑞走到輿圖前,紅筆在渝關與幽州交界的線上重重畫了個圈,“當務之急是先清內患,再固邊疆。第一步,傳我密令,嚴令渝關守軍‘無太後手諭,任何人不得調動一兵一卒’;派殿前司都虞候趙承業領兵五千,星夜前往渝關,一是協助守軍加固城防,二是暗中核查將領動向,若有通敵者,先斬後奏。”

兵部尚書李從善接過密令,眉頭緊鎖:“可遼軍在幽州虎視眈眈,咱們隻守不攻,會不會讓耶律璟覺得咱們怕了?”

“怕?”符祥瑞抬眸,眼中閃過一絲銳利,“耶律璟最是多疑,咱們越是‘按兵不動’,他越會琢磨咱們的意圖。再說,江南叛軍的糧草多從海路運來,隻要截斷他們的補給線,沒了糧,他們撐不了多久,也沒法再與遼軍勾連。”

符琳在一旁補充:“可命沿海各州加強巡檢,尤其要盯緊溫州、泉州的港口——那些叛軍的糧船,多是從這兩處出海。”

禦史大夫王彥拱手應下:“臣這就安排禦史分頭巡查汴梁街巷,凡散播謠言者,即刻收押;再貼出告示,言明朝廷‘暫守邊疆、先清內患’的緣由,讓百姓知曉,咱們不是棄疆,是為了更穩地守疆。”

眾人聽著這一連串部署,原本的焦灼漸漸褪去。周明遠再次拱手,語氣裡多了幾分信服:“太後深謀遠慮,是臣思慮不周了。如此一來,既防了內賊調兵,又能穩住邊疆,待清了叛軍,再圖遼境也不遲。”

符祥瑞微微頷首,目光重新落回輿圖。她知道,暫緩進軍隻是權宜之計,耶律璟的背叛、燕雲十六州的失地,這些賬遲早要算。但此刻,她必須先穩住這風雨飄搖的後周——隻有守住了內部,才能有底氣與遼軍抗衡。

“還有一事。”她忽然想起柴宗訓昨夜的淚水,聲音柔和了些許,“賑濟汴梁災民的糧草,明日起加倍撥付。百姓安,軍心才能安;軍心安,咱們才能守住這江山。”

大臣們齊齊應下,躬身告退。政事堂內漸漸安靜下來,符琳走到符祥瑞身邊,看著她眼底的疲憊,輕聲道:“姐姐,這樣安排,既防了內賊,又顧了百姓,訓兒若是知道,定會放心不少。”

符祥瑞望著窗外的陽光,想起柴宗訓說的那個“無戰”的夢,嘴角勾起一抹淺淡的笑意:“是啊,等清了內患,穩了邊疆,總有一天,能讓他的夢成真。”

隻是她心裡清楚,這條路還很長。此刻的暫緩,是為了將來更有力地前行;此刻的防備,是為了將來能真正放下刀劍,讓後周的百姓,再也不用受戰火之苦。

三日後,渝關城下,趙承業的五千禁軍剛紮好營寨,李滿便帶著幾名將領前來拜訪。帳內燭火搖曳,趙承業接過李滿遞來的茶水,目光卻落在他腰間——那枚家族玉佩,與密報中叛軍提及的徽記樣式,竟有七分相似。

“李校尉在渝關駐守多年,辛苦。”趙承業呷了口茶,語氣平淡,“昨日我來時,見城頭守軍操練生疏,是近來遼人滋擾得緊,沒精力整訓?”

李滿心頭一緊,強笑道:“遼人隻是在邊境遊蕩,沒敢真攻城……”

“哦?”趙承業放下茶盞,指節輕輕叩著桌案,“可我昨夜收到探報,說有叛軍密使潛入你營中,還帶了封‘糧草相贈’的信。李校尉,要不要給我看看那封信?”

話音剛落,帳外忽然闖進兩名親兵,將一柄染血的匕首按在李滿肩頭。李滿臉色瞬間慘白,癱坐在椅上——他藏在帳後箭囊裡的密信,竟早被搜了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太後有令,通敵者,先斬後奏。”趙承業起身,拔出腰間長劍,寒光閃過,李滿的頭顱滾落在地。帳外的將領們聞聲進來,見此情景,無不噤若寒蟬。

“諸位放心,”趙承業擦淨劍上血跡,聲音洪亮,“隻要守好渝關,忠於大周,太後定不會虧待大家。但若有人敢學李滿,通敵叛國,這便是下場!”

與此同時,汴梁城內,禦史大夫王彥正帶著麾下禦史,挨家挨戶地巡查。那些散布“太後棄疆”謠言的人,被一一揪出,或收押入獄,或杖責示眾。街道兩旁,新貼的告示墨跡未乾,上麵清晰地寫著朝廷“暫守邊疆、先清內患”的決策,以及對災民的賑濟措施。百姓們圍在告示前,竊竊私語。

“原來如此,太後不是不管邊疆,是怕咱們後院起火啊。”

“是啊,剛打完仗,誰不想過幾天安穩日子。那些造謠的,該抓!”

“聽說賑災的糧草也加倍了,這下日子有盼頭了。”

民心,在一點點地聚攏。符祥瑞站在政事堂的閣樓之上,望著汴梁城內漸漸恢複的生氣,輕輕舒了口氣。但她知道,這還遠遠不夠。

又過了十日,符祥瑞再次召集重臣議事。這一次,她的神色比上次多了幾分凝重,也多了幾分決斷。

“諸位,”她指著輿圖上的北方邊境,“遼人在幽州增兵,氣焰囂張。咱們雖暫緩進軍,但防備不可鬆懈。我決定,將目前休整的北伐軍分兩批,繼續北上。”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愣。周明遠忍不住問道:“太後,不是說暫緩進軍嗎?”

符祥瑞搖搖頭,解釋道:“此‘北上’非彼‘進軍’。對外,隻說是為了保護北邊的百姓安危,前去護民。第一批五萬大軍,提前開赴北邊邊境鎮守。但切記,不可攜帶太多精良武器,少量配備即可。”


最新小说: 綜武:廢柴皇子龐邀月 伏羲異世錄 我在七星宗簽到成聖! 救命!我的係統讓我拚夕夕修仙 符皇執天 五色靈根小廢材,秒變修真界大佬 穿成合歡宗老祖,成萬人迷龍傲天 散修劍神 老婆乖,不許喜歡前男友 七零空間大佬:家屬院搞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