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話沒說完,就見太監們匆匆跑來,喊道:“各位大人快些,太後已經在朝堂等著了!”
大臣們加快腳步,走進朝堂時,隻見符太後坐在龍椅旁的鳳椅上,小皇帝站在她身邊,太後臉上還帶著淚痕,手裡緊緊攥著一份奏疏,神色凝重得嚇人。殿內鴉雀無聲,連呼吸聲都變得格外清晰。
符太後見大臣們都到齊了,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悲痛,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各位卿家,今日急著召你們來,是因為收到了濟州的急報。”她把奏疏遞給身邊的太監,“你們傳閱一下,看看濟州現在的處境。”
奏疏從內閣首輔開始,一個個往下傳,大臣們的臉色漸漸從疑惑變成震驚,再到凝重。戶部尚書看到“城內糧儘,百姓以樹皮充饑”時,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兵部尚書看到“遼人兵力逾萬,已攻破外城”,拳頭緊緊攥了起來;幾位老臣更是連連搖頭,嘴裡念叨著“怎麼會這樣”。
等奏疏傳回符太後麵前,她才緩緩開口,聲音裡帶著一絲顫抖,卻依舊堅定:“濟州是我後周的門戶,如今城破在即,遼人虎視眈眈,朕今日召你們來,就是要議兩件事——第一,派誰去支援濟州?第二,濟州若是守不住,咱們是棄城,還是繼續派兵死守?”
話音剛落,朝堂上瞬間炸開了鍋。
“太後!濟州絕不能棄!”兵部尚書第一個站出來,聲音洪亮,“濟州一旦失守,遼人就能長驅直入,洛陽就危險了!臣以為,應當立刻調京畿衛的兵力,再從周邊州府調兵,組成援軍,星夜馳援濟州!”
“調京畿衛?”戶部尚書立刻反駁,“京畿衛是護衛洛陽的兵力,若是調走,洛陽空虛,萬一遼人有埋伏,怎麼辦?而且周邊州府的兵力分散,短時間內根本集結不起來,等援軍到了,濟州早就破了!”
“那依你之見,是要棄了濟州?”兵部尚書瞪著他,“濟州有百姓十萬,還有守城的殘兵,若是棄城,那些百姓怎麼辦?難道要讓他們淪為遼人的‘兩腳羊’嗎?”
“我不是要棄城!”戶部尚書也急了,“可咱們得考慮實際情況!國庫的糧草隻夠京畿衛三個月的用度,若是派援軍去濟州,糧草怎麼供應?路上要走多少天?這些都得算清楚,不能貿然行事!”
幾位老臣也紛紛開口,有的讚同派兵,有的主張先觀望,還有的提出讓太後下旨,讓周邊州府先派輕騎支援,緩解濟州的壓力。朝堂上你一言我一語,爭論不休,符太後坐在鳳椅上,聽著大臣們的爭吵,心裡越發焦急——妹妹還在濟州,百姓還在等著援軍,可大臣們卻遲遲定不下主意。
“夠了!”符太後猛地一拍扶手,殿內瞬間安靜下來,“濟州不能等,百姓不能等!”她目光掃過眾臣,最後落在了站在角落裡的鎮國將軍身上,“鎮國將軍,你常年駐守邊境,熟悉遼人的戰法,朕命你為援軍主帥,率五千京畿衛,再從禁軍裡調三千精銳,明日一早就出發,馳援濟州!”
鎮國將軍愣了一下,隨即單膝跪地:“臣遵旨!隻是京畿衛調走五千,洛陽的防務……”
“洛陽的防務交給副將,”符太後打斷他,“朕會讓內閣協調周邊州府,儘快派兵來補充京畿衛的兵力。你隻管記住,務必守住濟州,救出城裡的百姓,還有……”她頓了頓,聲音低沉下來,“找到符將軍的遺骸,帶回洛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臣定不辱使命!”鎮國將軍重重磕了個頭,聲音堅定。
“戶部尚書,”符太後又看向戶部尚書,“援軍的糧草、軍械,今日之內必須準備好,若是耽誤了行程,朕唯你是問!”
戶部尚書連忙躬身:“臣遵旨,今日日落前,定能將糧草軍械送到軍營!”
見事情定了下來,大臣們也不再爭論,紛紛領了差事,轉身去準備。朝堂上的人漸漸散去,符太後看著空蕩蕩的大殿,才覺得一陣疲憊,扶住小皇帝的肩膀,眼淚又忍不住落了下來。
“母後,”小皇帝輕輕拍著她的背,“鎮國將軍會救出姨母的,對不對?”
符太後點點頭,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卻又充滿希望:“會的,一定會的。咱們等著,等著他們從濟州回來的消息。”
殿外的夕陽透過窗欞照進來,落在符太後的身上,給她鍍上了一層暖光。她知道,這隻是開始,援軍出發後,還有無數的難題在等著她,可隻要能守住濟州,守住後周的百姓,再難她也得撐下去。
而此時的驛館裡,李誠等人收到了朝堂的消息,都鬆了一口氣。林阿夏坐在桌旁,看著窗外的夕陽,輕聲對小蘭說:“你看,援軍明天就出發了,濟州有救了。”
小蘭點點頭,眼裡滿是光亮:“等鎮國將軍到了,就能把遼人趕跑,咱們也能回家了。”
春風走過來,端著一碗熱湯:“先喝碗湯,等濟州的事了了,咱們再一起回鄉下,種莊稼,紡線,再也不打仗了。”
幾人圍坐在桌旁,喝著熱湯,臉上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窗外的夕陽漸漸落下,洛陽城的燈火一盞盞亮起,像是撒在人間的星星,映著每個人眼裡的希望——他們等著,等著援軍凱旋,等著濟州平安,等著再也不用提心吊膽的那一天。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