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兵發江南,心定集權
紫宸殿內的燭火已添了三次,跳躍的光影將百官的身影投射在金磚地麵上,忽明忽暗,一如當下後周的局勢。符祥瑞端坐鳳椅,指尖在扶手上輕輕敲擊,目光掃過殿內神色各異的大臣,忽然開口,聲音打破了短暫的沉寂:“諸位,方才商議出兵之事,哀家倒想起一樁舊案——此前聯軍進攻我濟州、雄州及汴梁,如今這三處的戰況餘波,究竟如何了?”
此言一出,殿內的氣氛愈發凝重。宰相範質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太後,聯軍退去已有半載,但三處的殘破局麵至今未能完全恢複。汴梁自遷都洛陽後本就日漸蕭條,經聯軍一役,城池損毀嚴重,百姓流離,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死城’,僅留少量兵力駐守,以防盜寇滋生。”
他頓了頓,語氣愈發沉重:“雄州毗鄰契丹,雖戰火不及汴梁慘烈,但城牆多處崩塌,軍寨被毀,糧草儲備也損耗大半,目前仍在加緊修繕布防,勉強能抵禦小規模侵襲。最嚴重的當屬濟州,此處作為南北交通樞紐,聯軍曾在此展開數月拉鋸戰,城內外房屋十毀其七,農田荒蕪,百姓或死或逃,如今僅剩不足三成人口,重建工作舉步維艱,駐軍也需分兵安撫流民,防衛力量大打折扣。”
符祥瑞聞言,眉頭緊鎖,心中湧起一陣酸楚。這三處皆是後周的戰略要地,更是先帝們苦心經營的基業,如今卻落得這般境地,讓她如何對得起地下的夫君。她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情緒,緩緩道:“聯軍之禍剛平,百姓尚未安居樂業,訓兒又昏迷不醒,此刻出兵江南,實乃萬不得已。但趙廷美狼子野心,若不及時鏟除,待他羽翼豐滿,必成心腹大患,屆時受苦的,還是天下蒼生。”
魏仁蒲拱手道:“太後所言極是,隻是我後周剛經曆大戰,國力尚未完全恢複,雖能調集部隊南下,但民心向背至關重要。若是強行征兵征糧,恐引發民怨,反而得不償失。”
“魏樞密使顧慮的,正是哀家所思。”符祥瑞點了點頭,“眼下最重要的,一是儘快讓訓兒蘇醒,穩定朝堂人心;二是安撫百姓,休養生息,凝聚民心;至於江南的趙廷美,不過是苟延殘喘的跳梁小醜,雖需討伐,卻也不必急於一時,需謀定而後動。”
符琳站在一旁,補充道:“姐姐考慮周全。我後周精銳尚存,雖經曆大戰,但短期內調集一支勁旅南下並非難事。關鍵在於如何平衡戰事與民生,既要一舉殲滅趙廷美,又不能讓百姓再受戰火之苦。”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符祥瑞與諸位大臣及符琳圍繞出兵規模、糧草籌備、後方防守等事宜展開了詳細商討。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符祥瑞站起身,目光堅定地掃過眾人,朗聲道:“經諸位商議,哀家決定,派遣二十萬精銳部隊從洛陽出發,南下討伐趙廷美!這二十萬大軍,皆是我後周的鐵血之師,務必一鼓作氣,直搗金陵,蕩平南宋逆賊!”
話音落下,殿內百官齊聲應和:“太後英明!”
符祥瑞的眼中閃過一絲冷厲,握緊了拳頭:“哀家與趙家,有不共戴天之仇!若不是趙匡胤狼子野心,發動陳橋兵變,篡奪後周江山,我夫君也不會含恨而終,後周更不會陷入這般內憂外患的境地!想當年,先帝柴榮英明神武,勵精圖治,本已奠定了一統天下的根基,若不是天不假年,後周早已成為這天下的第一王朝,何來今日的戰亂紛爭!”
她的聲音帶著壓抑已久的悲憤,字字泣血,在場的大臣們無不感同身受。那些經曆過柴榮時代的老臣,更是眼中泛起了淚光。
“如今,趙匡胤已死,卻留下趙廷美這等孽種,妄圖複辟北宋,再次禍亂天下!”符祥瑞的語氣愈發決絕,“這一次,哀家絕不會再給趙家任何機會!待平定江南之後,哀家自有打算——日後天下太平,必須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收回各地節度使的兵權,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握在朝廷手中!絕不能再讓趙匡胤、趙廷美這樣的人出現,絕不能再讓後周的江山,毀於藩鎮割據之手!”
這番話,既是符祥瑞的肺腑之言,也是她對後周未來的深思熟慮。正史之上,後周正是因為節度使權力過大,才給了趙匡胤可乘之機,最終亡國。如今她執掌後周大權,自然要吸取曆史的教訓,防患於未然。
百官們聞言,紛紛躬身道:“太後高瞻遠矚,臣等附議!”
符祥瑞點了點頭,平複了一下激動的情緒,說道:“眼下,當務之急是選定一位合適的統領,率領這二十萬精銳出征。諸位,你們可有人選舉薦?哀家要的,是能征善戰、忠心耿耿之人,他必須完成一個最艱難的任務——在最短的時間內平定江南,將趙廷美及所有北宋舊部,一個不留,全部鏟除!”
她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目光掃過殿內的武將們,期待著有人能挺身而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片刻的沉默後,鎮國大將軍張永德從武將隊列中走出,躬身抱拳道:“太後,臣願往!臣跟隨先帝南征北戰,深受先帝厚恩,早已將後周的安危視為己任。如今趙家逆賊作亂,臣定當率領大軍,直搗金陵,斬殺趙廷美,為先帝報仇,為後周掃清障礙!”
張永德身材高大,麵容剛毅,身上自帶一股久經沙場的肅殺之氣。他是後周的開國功臣,跟隨柴榮征戰多年,戰功赫赫,忠心耿耿,在軍中威望極高。
他的話音剛落,立刻有幾名武將紛紛附和:“張將軍英勇善戰,經驗豐富,定能勝任此任!”
符琳也上前一步,說道:“姐姐,張永德將軍確實是最佳人選。他不僅軍事才能出眾,而且對後周忠心不二,由他統領大軍,臣妹放心。”
符祥瑞看著張永德,眼中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她沉吟片刻,說道:“好!既然諸位都舉薦張將軍,哀家便任命你為南征大軍主帥,率領二十萬精銳,即刻整備兵馬,三日後從洛陽出發!”
“臣遵令!”張永德高聲領命,聲音鏗鏘有力。
“張將軍,”符祥瑞叫住了他,語氣嚴肅地叮囑道,“此次南征,非同小可。你不僅要儘快平定江南,斬殺趙廷美及北宋舊部,還要注意安撫江南百姓,不可濫殺無辜,以免失去民心。糧草補給方麵,範相和魏樞密使會全力配合你,你儘管放心出征。”
“臣謹記太後教誨!”張永德躬身道,“臣定當不負太後所托,早日凱旋,還後周一個太平盛世!”
“嗯。”符祥瑞點了點頭,“大軍出征之前,你隨哀家去永熙宮探望陛下。若是陛下能醒來,看到你出征,想必也會感到欣慰。”
“臣遵旨。”張永德應道。
符祥瑞又看向範質和魏仁蒲,說道:“範相,魏樞密使,糧草籌備和後方防守的事宜,就交給你們了。濟州、雄州、汴梁三地的重建工作也不能鬆懈,要儘快安撫流民,修繕城池,恢複生產。尤其是汴梁,作為先帝們的基業,絕不能一直荒廢下去,要派專人負責,逐步恢複其往日的生機。”
“臣等遵令!”範質和魏仁蒲齊聲領命。
“其他大臣,各司其職,堅守崗位,不得有絲毫懈怠。”符祥瑞的目光掃過眾人,“如今陛下昏迷,朝堂上下全靠諸位齊心協力,守護好這後周的江山。待陛下蘇醒,哀家定會為諸位記功行賞!”
“臣等定當儘心竭力,輔佐太後,守護後周!”百官們齊聲躬身行禮,聲音響徹大殿。
會議結束後,百官們紛紛告退,各自忙碌起來。紫宸殿內,隻剩下符祥瑞和符琳姐妹二人。
符琳看著符祥瑞疲憊的麵容,心疼地說道:“姐姐,如今出兵之事已經定了,你也該歇歇了。永熙宮那邊,還等著我們回去探望陛下呢。”
符祥瑞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點了點頭:“是啊,也不知道訓兒現在怎麼樣了。”
姐妹二人並肩走出紫宸殿,朝著永熙宮的方向走去。春日的微風拂過,帶來了陣陣花香,卻絲毫驅散不了她們心中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