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輔營敘舊話
掌聲漸歇時,符太後抬手攏了攏袖角,目光掠過隊列中一張張帶著暖意的臉龐,忽然放緩了語氣:“方才認完了臉,如今日頭正好,倒想跟大夥兒多說幾句話。”
她走下高台,在隊伍前站定,身後的內侍識趣地退到一旁,隻留參軍捧著名冊侍立。符太後的目光掃過姑娘們沾著薄汗的額角,聲音比先前更柔和些:“你們入營時,多是戰時緊急,我沒能一一問過——今日倒想聽聽,你們都是什麼原因來當兵的?不必含羞,大家都是女兒家,有什麼心裡話,儘管說出來。”
話音落下,演武場上靜了片刻。最先開口的是站在前排的林統領,她挺直脊背,聲音清亮:“回太後,臣女父兄皆是軍中將士,去年壽州之戰中殉國。臣女來女輔營,一是想替父兄守著這後周的疆土,二是想學著修造軍械,往後若再有戰事,也能為大軍出份力。”
符太後的目光落在她肩上的統領印記上,輕輕點頭:“將門出虎女,你父兄若泉下有知,定會為你驕傲。”
林統領眼眶微熱,躬身行了一禮,退回隊列中。緊接著,站在她身旁的小薇怯生生地舉起手,見符太後點頭示意,才小聲說道:“回太後,小薇家鄉在濠州,去年遭了水災,爹娘沒了,家裡隻剩我一個。後來聽說女輔營招兵,管吃管住還能學手藝,就來了……”
她說著,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怕自己的身世惹得旁人笑話。可話音剛落,身旁的趙杏兒便悄悄碰了碰她的胳膊,遞過一個安慰的眼神。符太後走上前,輕輕拍了拍小薇的肩膀:“能憑著自己的力氣活下去,你已經很勇敢了。往後在營裡,林統領也好,其他姐妹也好,都是你的家人。”
小薇猛地抬頭,眼裡噙著的眼淚終於落了下來,卻用力點了點頭:“謝太後!小薇一定好好學手藝,不拖大家後腿!”
有了兩人開頭,姑娘們漸漸放開了話匣子。站在中間的李青往前邁了一步,聲音帶著幾分堅定:“回太後,臣女家中是做木匠的,戰時見軍中軍械常出故障,工匠又不夠,就想著來女輔營,把家裡的手藝用在修造軍械上。如今太平了,臣女還想琢磨著改良弩箭的零件,讓往後用的人更順手。”
“好一個‘改良零件’!”符太後眼中閃過讚許,“咱們營裡就需要你這樣肯動腦子的姑娘。回頭你把想法寫下來,遞到我宮裡,若可行,我讓人給你調些材料,咱們試著做一做。”
李青又驚又喜,連忙躬身謝恩:“臣女謝太後信任!定不負太後所托!”
隊伍末尾的陳豆也紅著臉開口,聲音比先前穩了些:“回太後,臣女家鄉亳州多是農戶,去年秋收時遭了蝗災,糧食不夠吃。村裡的裡正說女輔營招兵,能給家裡寄糧,臣女就來了。如今每月寄回去的糧,夠爹娘和弟弟吃飽了,臣女想著,再乾幾年,攢些錢回去給弟弟請個先生。”
符太後想起方才許諾的亳州新茶,笑著說道:“你有心了。往後若家裡有難處,不必硬扛,隻管跟營裡說。你弟弟要讀書是好事,若往後有需要,我也能幫著尋個好先生。”
陳豆沒想到太後竟連弟弟讀書的事都肯上心,激動得話都說不完整,隻一個勁兒地磕頭:“謝……謝太後!臣女……臣女一輩子記著太後的好!”
姑娘們一個個說著自己的緣由,有為了替親人報仇的,有為了學手藝謀生的,有為了給家裡寄錢的,也有單純想為後周出份力的。符太後站在隊伍中,認真聽著每一個人的話,時不時點頭回應,偶爾還會問上一兩句細節——問李青家裡木匠活的技巧,問趙杏兒搬運軍械時的難處,問孫桃清點西庫時有沒有遇到棘手的事。
日頭升到正中時,姑娘們才漸漸說完。符太後走到高台邊,拿起參軍遞來的水,喝了一口,又看向眾人:“聽你們說了這麼多,我心裡也暖和。你們來自四麵八方,抱著不同的心思來當兵,如今卻能擰成一股繩,把女輔營的事辦得好好的,這就是咱們的緣分。”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演武場四周的軍械架——上麵整齊地擺放著修繕好的弩箭、盾牌,還有幾架新造的投石機模型。“從前戰時,咱們忙著趕工,沒功夫顧著這些小事;如今太平了,我不僅要把你們的名字記在名冊上,還要把你們的心思、你們的難處,都記在心裡。往後咱們女輔營,不隻是個做事的地方,更是你們的家——家裡人有難處,做長輩的,自然要幫襯著。”
話音剛落,演武場上又響起了掌聲,比先前更熱烈些。姑娘們看著符太後的眼神,滿是敬重與親近,再沒了先前的拘謹。符太後看著眼前的景象,嘴角也露出了笑意,轉頭對身旁的內侍說:“去,把宮裡備好的點心和茶水取來,分給姑娘們。今日讓她們歇半天,好好聊聊天。”
內侍連忙應下,轉身去安排。姑娘們聽說能歇半天,還能吃宮裡的點心,都高興地歡呼起來,原本整齊的隊伍也漸漸鬆散,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有的說著家鄉的事,有的聊著營裡的活,還有的圍著李青,問她改良弩箭的想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符太後站在高台上,看著姑娘們熱鬨的模樣,輕輕翻開了手中的名冊。參軍在一旁小聲說道:“太後,方才姑娘們說的事,要不要記在名冊上?”
“要記,”符太後指尖在名冊上劃過,“李青的改良想法,陳豆弟弟讀書的事,小薇的家鄉水災,都一一記上。往後每月我來營裡,都要看看這些事辦得怎麼樣了。”
參軍連忙拿出筆,在名冊上仔細記錄,筆尖沙沙作響,將這些細碎的心事,都寫進了密密麻麻的批注裡。
待內侍把點心和茶水送來,姑娘們圍坐在演武場的樹蔭下,一邊吃著點心,一邊說著話。符太後也走了過去,坐在李青和小薇中間,拿起一塊桂花糕,笑著說道:“這桂花糕是宮裡禦膳房做的,你們嘗嘗,看合不合口味。”
小薇拿起一塊,咬了一小口,甜而不膩的桂花味在嘴裡散開,她眼睛一亮:“太後,這糕真好吃!比小薇在家鄉吃過的任何糕都好吃!”
李青也點了點頭:“確實好吃,而且這糕做得紮實,若是趕工來不及吃飯,墊兩塊也頂餓。”
符太後聽了,對身旁的內侍說:“回頭讓禦膳房多做些,送到營裡來,往後姑娘們趕工,也能有口熱乎點心吃。”
內侍連忙應下。姑娘們聽了,都高興地謝過太後,吃點心的勁頭更足了。
午後的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符太後坐在姑娘們中間,聽她們說笑著,偶爾插一兩句話,像個尋常的長輩,絲毫沒有太後的架子。參軍捧著名冊站在一旁,看著眼前的景象,忽然覺得,這女輔營的名冊,不再是冰冷的名字和數字,而是充滿了溫度——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一份心思,而這些故事和心思,都被太後牢牢地記在了心裡。
日頭漸漸西斜時,符太後才起身準備回宮。姑娘們送她到營門口,一個個躬身行禮:“恭送太後!”
符太後回頭擺了擺手:“都回去吧,好好歇著。往後我會常來看看你們。”
坐上馬車後,符太後靠在軟墊上,想起方才姑娘們的笑臉,嘴角還帶著笑意。身旁的內侍輕聲問道:“太後,今日累了吧?要不要先歇會兒?”
“不累,”符太後搖了搖頭,目光望向車窗外——街上的百姓來來往往,有的挑著擔子賣菜,有的推著小車賣糖人,還有的牽著孩子逛街,一派太平景象。“今日跟姑娘們聊了聊,心裡反倒更踏實了。”
她頓了頓,忽然想起什麼,對內侍說:“明日你去一趟東宮,告訴宗訓,讓他明日辰時來我宮裡,我帶他去個地方。”
內侍愣了愣,隨即應道:“是,奴婢明日一早就去。”
符太後看著車窗外的景象,輕輕說道:“宗訓如今漸漸長大,也該多看看這後周的軍營,看看將士們的日子。女輔營的姑娘們如此,男營的將士們想必也有不少心事。明日帶他去男營看看,讓他也學學,如何做一個能體恤將士的君主。”
馬車緩緩駛過街道,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符太後靠在軟墊上,閉上眼睛,腦海裡浮現出明日去男營的景象——她想帶柴宗訓看看將士們訓練的模樣,聽聽他們的心事,讓他知道,這後周的江山,不是靠朝堂上的奏折撐起來的,而是靠千千萬萬像女輔營姑娘們這樣的小人物,用雙手和心血一點點築起來的。
她睜開眼睛,望向遠處的皇宮,眼神堅定起來。太平日子來之不易,她不僅要守好這太平,還要讓宗訓學會如何守住這太平——從體恤每一個將士開始,從記住每一個小人物的心事開始。
明日的男營之行,或許會讓宗訓明白,何為“君舟民水”,何為“大國風範”。而她,會陪著宗訓,一步步走下去,把這後周的太平,穩穩地傳下去。
喜歡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請大家收藏:()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