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符太後:諸位愛卿,哀家想問。吳越結局怎麼處理?_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燕雲望:後周與遼的未戰之盟 > 第439章 符太後:諸位愛卿,哀家想問。吳越結局怎麼處理?

第439章 符太後:諸位愛卿,哀家想問。吳越結局怎麼處理?(1 / 2)

符太後議事:處置遼與後蜀之策

洛陽宮的朝會比往日早了半個時辰,鎏金銅爐裡的龍涎香換了新的,煙氣順著殿頂的藻井緩緩攀升,卻壓不住滿殿文武百官眉宇間的振奮——昨日午後,雁門關解圍的捷報已快馬傳回,連帶北漢擊退遼軍、後蜀遣使求和的消息,像一陣春風吹遍了京都。

符太後依舊端坐於鳳座,朱紅朝服上的金線在晨光裡泛著柔光,腰間那枚柴榮遺留的玉璧被她握在掌心,指尖的溫度讓玉璧多了幾分暖意。柴宗訓坐在龍椅上,比往日挺直了些腰背,小手不再攥著扶手,而是輕輕放在膝上——他昨夜聽李德全念了雁門關的捷報,知道守關的李將軍平安無事,連帶著上朝時的眼神都亮了幾分。

“雁門關解圍,北漢退敵,諸位愛卿連日操勞,辛苦了。”符太後的聲音清亮,目光掃過殿中列立的官員,“郭崇將軍已派人傳回書信,後蜀主孟昶派來的求和使者,此刻已在宮門外候著,隻等哀家與陛下旨意。今日召諸位前來,便是要議一議——這遼與後蜀的結局,該怎麼處理?”

話音剛落,殿前都點檢趙彥徽便出列躬身,甲胄上的銅扣碰撞出清脆的聲響:“太後!臣以為,遼與後蜀狼子野心,遼常年襲擾我北疆,擄我邊民;後蜀占著兩川富庶之地,卻對我朝陽奉陰違,此番雖遣使求和,不過是因北漢牽製遼軍、我朝兵鋒逼近劍門才被迫服軟,絕不能輕饒!依臣之見,當拒後蜀求和,同時命大軍北上,聯合北漢夾擊遼軍,先破遼之邊境,再揮師南下取後蜀,將兩地納入後周版圖,以絕後患!”

他話音剛落,馬步軍都虞候韓通立刻附和:“趙將軍所言極是!遼乃北方巨患,若不重創,北疆永無寧日;後蜀雖偏安西南,卻藏有精兵,若今日輕易放過,他日遼與後蜀勾結,南北夾擊,我朝將腹背受敵。臣請太後下旨,臣願率軍北上,定將遼軍逐出邊境,再助趙將軍拿下後蜀!”

兩人皆是武將,語氣鏗鏘,滿殿官員聽得心潮澎湃,不少武將紛紛頷首,低聲讚同。符太後卻未立刻表態,隻是看向一旁的樞密使魏仁浦:“魏樞密使,你怎麼看?”

魏仁浦上前一步,手持象牙笏板,語氣沉穩:“太後,臣以為,趙將軍與韓將軍的擔憂不無道理,但雙線用兵需三思。如今雁門關剛解,我軍雖勝,將士已疲,需時日休整;北漢雖與我朝聯手抗遼,但其野心不小,若我軍主力北上,北漢是否會趁機擴張,尚未可知。更重要的是,後蜀地勢險要,劍門天險易守難攻,強行南下恐傷亡慘重,而遼軍騎兵機動性強,若久戰不下,恐陷我軍於兩難之境。”

他頓了頓,又道:“後蜀遣使求和,遼軍也因北漢襲擾暫時撤退,此乃天賜喘息之機。不如先應後蜀求和,提苛刻條件以製之;對遼則暫守北疆,與北漢約定互不攻伐,集中精力整頓內政、囤積糧草,待國力更盛,再分而圖之,方為穩妥。”

“苛刻條件?”戶部尚書周載皺了皺眉,出列道,“魏樞密使所言在理,隻是何為苛刻條件?後蜀盛產蜀錦、鹽鐵、糧米,若要他們年年進貢,倒是能充實我朝國庫。但孟昶若不肯應允,豈不是又要再起戰事?”

符太後指尖輕輕摩挲著玉璧,目光落在殿外的晨光裡,似在思索。柴宗訓悄悄抬眼,看了看母後,又看了看眾臣,小聲道:“母後,李將軍說,遼兵在雁門關外搶了好多百姓的東西,後蜀也在邊境搶過糧食,他們是不是該把搶的東西還回來?還要保證以後再也不打後周的地方。”

殿中瞬間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小皇帝身上。符太後心中一暖,伸手摸了摸柴宗訓的頭,柔聲道:“陛下說得是,傷了我後周的百姓、搶了我朝的財物,歸還與賠罪是必須的。”她轉而看向眾臣,語氣多了幾分決斷,“哀家以為,魏樞密使的‘暫歇兵戈’與趙將軍的‘彰顯威嚴’可兼顧。後蜀既來求和,遼雖退去卻未服軟,需分而處置——對後蜀提三樁條件,若應允便準其求和;對遼則加強北疆防務,再派使者與其交涉,令其歸還邊民與財物,若不從,再議出兵不遲。”

“請太後明示,對後蜀的三樁條件是哪三樁?”魏仁浦躬身問道。

符太後站起身,走到殿中,聲音擲地有聲:“第一樁,割地。後蜀需將利州、興州兩地割讓給我後周。此兩地乃後蜀東北門戶,控扼嘉陵江與棧道,拿下這兩地,既能阻斷後蜀北上之路,又能保護我朝秦州、鳳州的安全,杜絕其日後襲擾。”

眾臣聞言,紛紛點頭。利州、興州地勢險要,乃兵家必爭之地,後蜀失去兩地,便如同斷了北上的臂膀,再也無法威脅後周西南邊境,可謂一舉兩得。

“第二樁,賠罪。”符太後繼續道,“孟昶需派太子孟玄喆來洛陽為質,留在東宮伴駕讀書。同時需獻上黃金兩萬兩、蜀錦兩千匹、糧米十萬石,以補償北疆與西南邊境百姓的損失,犒勞守關將士。此外,後蜀需每年向我朝進貢,貢品按其兩川賦稅的三成繳納,直至十五年期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成賦稅?”周載眼睛一亮,連忙道,“太後英明!後蜀兩川富庶,三成賦稅足以充實我朝戶部,屆時無論是修繕北疆城防,還是囤積軍糧,都多了幾分底氣。太子為質,更能牢牢牽製孟昶,使其不敢再生異心!”

符太後微微頷首,目光轉向趙彥徽:“第三樁,通商。後蜀需開放成都、梓州等重鎮的互市,允許我朝商人入蜀貿易,且不得征收重稅;同時需將蜀地的鹽鐵開采權分出三成給我朝,由兩國共同經營,所得利潤按四六分成,我朝得六,後蜀得四。”

這第三樁條件一出,殿中頓時一片讚歎。通商既能獲取蜀地資源,又能通過貿易滲透後蜀經濟,比單純的武力壓製更顯長遠。趙彥徽也躬身道:“太後深謀遠慮,臣佩服!這三樁條件,既懲罰了後蜀的挑釁之舉,又避免了戰事擴大,還能為我朝謀得實利,可謂萬全之策!至於遼,臣願率軍加強雁門關、瓦橋關的防務,再配合使者交涉,定不讓遼軍再輕易南下!”

符太後微微一笑,看向李德全:“李德全,傳哀家旨意,宣後蜀使者進殿。”

“奴才遵旨!”李德全躬身退下,不多時,便引著一位身穿紫色錦袍的中年男子走進殿來。那男子正是後蜀使者,名叫李昊,是孟昶的親信大臣,素有“蜀中文膽”之稱。他一進殿,便立刻跪倒在地,行三叩九拜之禮,聲音帶著幾分恭敬:“後蜀使者李昊,叩見大後周太後,叩見大後周陛下。吾主孟昶自知往日多有冒犯,特遣臣前來請罪求和,望太後與陛下開恩,寬恕後蜀之過。”

符太後坐在鳳座上,語氣平淡:“李使者,你家君主既知請罪,那哀家便問你,我後周提出三樁條件,你家君主可願應允?”

李昊連忙抬頭:“請太後明示,臣定如實傳回成都。”

符太後便將割地、賠罪、通商三樁條件一一說出,每說一樁,李昊的臉色便白一分。待聽到“派太子孟玄喆入洛為質”與“分出三成鹽鐵開采權”時,他的手忍不住微微顫抖——這兩樁條件,無疑是讓後蜀失去核心利益與未來保障,孟昶怕是難以接受。

“太後,”李昊定了定神,小心翼翼道,“割地與進貢之事,臣想必能勸吾主應允。隻是……太子乃後蜀儲君,離鄉入質,恐動搖國本;鹽鐵乃蜀地命脈,分出三成開采權,恐影響民生。能否請太後通融,改派其他宗室子弟為質,鹽鐵分成也改為五五,吾主也願多獻珍寶,以表誠意?”

“通融?”符太後冷笑一聲,聲音陡然轉厲,“你家君主當初縱容兵士在秦州搶糧時,怎麼沒想過通融?遼兵襲擾雁門關,你家君主隔岸觀火、意圖趁虛而入時,怎麼沒想過通融?如今兵臨城下才求和,倒想起要國本、要民生了?”

她頓了頓,目光如刀,掃過李昊:“哀家的條件,一字不改。孟昶若應允,五日後便讓孟玄喆啟程來洛;若不應,便讓他整頓兵馬,等著我後周大軍南下劍門!趙將軍,你說,我朝大軍何時能抵達成都?”

趙彥徽上前一步,高聲道:“回太後,臣已命人整頓西南兵馬,若孟昶不應,臣五日內便可率軍出發,不出兩月,定能兵臨成都城下!”

李昊聽得渾身一顫,再也不敢多言,連忙叩首道:“臣……臣明白了!臣定將太後的旨意如實傳回成都,勸吾主應允條件,絕不敢有半分延誤!”


最新小说: 萬億冥幣開局,頂級女鬼求包養 重生之最強散人 重生之盜墓至尊我為神 在造大明 穿越之侯府千金外傳 全族扶我青雲誌,我贈族人朱紫袍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龍門戰神贅婿 都市仙主 聽風雲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