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談著笑著,身後馱著弟兄們的屍骨,身前牽著浩浩蕩蕩的俘虜,緩緩走下賀蘭山。此時的銀川府衙內,一道明黃色身影正捏著一封書信,信封上“陛下親啟”四字筆力遒勁,正是宋應星的手筆。
朱由檢拆開信紙,宋應星的字跡躍然紙上:“陛下,臣在山西、陝北巡行期間,途經秦嶺,見當地多硬木,遂突發奇想,將絞車弩縮小改良——今已製成兩式:其一為單兵款,以硬木為弓臂、鐵為弩機,弩尾綁小巧絞車裝置,可發五至八鬥弓之效,力道足破尋常皮甲,且上弦省力,尋常兵士無需久練便能上手;其二為將校款,選用秦嶺最堅硬木,加固弩身、加粗絞車,可發一擔至三擔硬弓之力,配鋼製破甲箭能透薄鐵甲,臂力過人的將軍、小校用之,足以應對重甲敵兵。另有一巧思,臣在山西煉鐵時,打造了小暖爐,以棉布裹之掛於馬身,馬可取暖,兵士冷時俯身便能觸爐暖手,冬日行軍再無人冷馬乏之虞。此外,嶽帥所需四千套重甲、馬槊與銅錘已製成,送抵西安府後,溫夫人已收庫並分發至背嵬軍兵士手中,不知青海前線五百背嵬軍用著是否順手。臣這段時日僅研此三物,陛下若有他需,書信告知,臣萬死不辭。”
朱由檢將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感歎:“宋之大才,古之能及也!”說著便笑出了聲。堂下的慶王被這突然的笑聲嚇得一哆嗦,往角落又縮了縮。朱由檢看向他,語氣平和:“王兄彆慌張,若是怕,那便回京去吧。來人!帶慶王回宗人府,想必晉王也寂寞得緊了,給他找個伴,一起下下棋,也是風雅之事。”
“諾!”錦衣衛應聲從門外進來,攙扶著慶王往外走。不多時,府衙外傳來馬的長嘶聲,馬蹄“踏踏”作響,朝著京城方向遠去。朱由檢望著馬車消失的方向,頓了頓,自語道:“劫糧的隊伍也該回來了吧?”他剛走進大殿,親兵便急匆匆來稟報:“報!陛下,馬將軍跟王將軍回來了!”
朱由檢一喜:“在哪?帶路!”說著便著急忙慌地往銀川東城趕。剛到城門口,就見馬萬年與王二帶著一隊人馬浩浩蕩蕩走來。二人見了朱由檢,立刻翻身下馬,跪地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馬萬年臉上滿是喜色,高聲道:“陛下,發財了!此戰足足繳獲五萬石糧食、二十五萬兩白銀,還有五千多頭牛馬!等開春了,就讓這些蒙古俘虜給咱們當牛做馬!”
朱由檢眯眼一笑:“辛苦了,此戰損失如何呀?”
王二站起身,拱手道:“陛下,此戰白杆騎弟兄們身先士卒,死傷兩千人;背嵬步兵因輕敵雖無大損,也死傷百餘人。”
朱由檢晃了一下,又問:“那將士們的屍骨可帶回了?”
馬萬年收斂了笑意,沉聲道:“陛下,已帶回。”
朱由檢點點頭,先看向物資車隊,語氣沉緩道:“此次繳獲的二十五萬兩白銀,全都留存銀川府內,用於修複城牆、填補糧倉,先把民生扶起來;五萬石糧食,朕帶走兩萬擔,供給支援青海的大軍日常消耗,剩餘三萬擔就留在銀川府,分發給百姓當春耕的種子,彆誤了農時。”
交代完物資分配,他才深吸一口氣,對王二道:“將士們的屍骨,火化了吧,之後帶回西安城,讓溫夫人好生安葬,彆讓兄弟們寒了心。”
王二應聲:“諾!”隨即轉身喊道:“速派小校率兩千人馬,護送將士們遺體回西安,交給主母!”
嶽家軍當即走出幾個小校,率領兩千人馬,各自背起戰死弟兄的遺體,往城外去。不多時,城外燃起大火,朱由檢望著那片煙火,輕聲道:“將士們,你們的犧牲不會白費。”
隨後他轉向下方士兵,高聲道:“重重有賞!拿出五千兩白銀分給此戰有功的弟兄,今日好酒好肉管夠!”
將士們歡呼聲剛起,朱由檢又道:“王二,此戰雖了,朕即刻便去青海支援嶽帥。你率領一萬人,速速封鎖賀蘭山道,彆讓青海的敵人順著賀蘭山逃往草原。若有差池,朕必不輕饒!”
王二鄭重叩首:“陛下放心,若放走一人,臣以死相見!”
“將軍言重了,你儘力便是。”朱由檢緩了緩,又對馬萬年說,“萬年,速速率領精銳跟朕南下支援青海!”
“諾!”馬萬年應聲而去,不多時便率領六千精銳、四千嶽家軍在教場上集合。朱由檢望著眼前一萬餘將士,高聲道:“皆是我大明好兒郎!此戰隨朕支援嶽帥,收複西北五鎮,重回大明榮光,拿下青海!”
“拿下青海!拿下青海!”將士們的呐喊聲震徹天地。朱由檢擺了擺手:“出發!”
一萬人馬浩浩蕩蕩地向著青海方向進發,漸漸消失在西夏的天際線外。此時,天空飄起了小雪,“嘩嘩”落在地上,像是在為這支隊伍送行,也為西夏的落幕畫上句點。
喜歡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請大家收藏:()崇明之二創盛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