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便是中平三年186年)的十月,秋風蕭瑟,草木凋零。
東漢王朝那短暫的和平時期,如同這枯黃的樹葉一般,正式宣告了結束。
曾經的繁華盛世,如今已是滿目瘡痍,地方勢力如同猛獸般割據,加劇了社會的動蕩。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力日漸式微,各地戰爭衝突如同野火燎原,盜匪橫行霸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然而,在這片混亂的土地上,許家堡卻如同桃花源一般,與世隔絕,生活有序,百姓安居樂業,過著平靜而安寧的生活。
這裡的人們,仿佛沒有受到外界戰亂的影響,依舊保持著那份淳樸和勤勞。
劉野深知這份和平來之不易。在他的領導下,許家堡不僅擁有了強大的武力,更有了雄厚的後勤儲備。通過廣積糧、多屯兵的策略,使得許家堡在麵對外界威脅時,始終能夠保持鎮定和從容。
在許褚和張遼成為劉野的左膀右臂後,劉野也將更多的工作分配了給了許褚和張遼,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將許家堡治理得井井有條。看著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劉野心中也是充滿了欣慰和自豪。
然而,每當看到許褚和張遼從外麵歸來,帶回那些因戰爭波及而無家可歸的百姓時,劉野的心中也是充滿了痛苦和無奈。他深知,自己無法改變整個大局,隻能儘自己所能,守護這一方淨土。
這些百姓,他們來時的饑寒交迫、衣衫襤褸,與許家堡的安寧富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當他們踏入許家堡的那一刻起,他們便看到了希望。許家堡不僅為他們提供了食物和住所,更為他們分配了土地和農具,讓他們可以重新開始新的生活。這些百姓感激涕零,紛紛表示願意成為許家堡的子民,願意為許家堡的繁榮穩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劉野站在城樓上,俯瞰著這片繁榮的土地。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和豪情。他知道,能夠在這個亂世之中擁有一片淨土是何其不易的事情。他必須更加努力,讓許家堡成為亂世中的樂土,讓更多的人能夠在這裡找到希望和安寧。
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家堡的名聲在周邊是越來越響亮。不少流民都慕名而來,希望能夠加入這個大家庭。劉野也欣然同意了他們的加入,並且給予了他們同等的待遇和幫助。
就這樣,許家堡的人口迅速膨脹。短短數月的時間,許家堡的人口已經翻了一倍,達到了十萬之眾。
當知道這個人口規模時候讓劉野也大吃一驚,他沒想到自己的一時心善竟吸引來如此多的人口。
還好許家堡糧食儲備充足,可以養活這麼多人,可是新建的甕城已經容納不下這麼多的人口了。
然而,慕名而來的人依然絡繹不絕。劉野隻能幫他們在許家堡外的空地上新建了一些臨時住所讓他們自力更生,以解燃眉之急。
但是劉野明白,許家堡的快速崛起已經引起了各方勢力的注意。
不久周邊的許多勢力在看到許家堡的發展潛力後,都紛紛想要將其據為己有。
有的勢力通過勸說和利誘想要收服許家堡,有的勢力則打算通過武力來征服這片土地。
但麵對這些威脅和挑戰,劉野並沒有選擇退縮和妥協。統統將來犯之敵擊退,並拒絕了所有勢力的勸說。
隨著找上門的勢力越來越多,越來越強。
劉野明白,現在的許家堡在那些大勢力眼中就是一個“香饃饃”,自己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就無法守護這份“平靜”。
於是,劉野對許家堡的軍隊建設越來越重視,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來對原有許家軍進行擴充和整編。通過多次的整編和訓練,劉野成功在許家堡初步組建起了三支成建製的軍隊。
第一軍為飛熊軍,大約四千餘人,以盾牌步兵和長槍兵為主,由許褚負責統領。這支軍隊,擅長近身作戰和防禦。
第二軍為驍龍騎,大約兩千餘人,以輕甲騎兵為主,由張遼負責統領。這支軍隊,機動性強,善騎射,是許家堡的機動力量。
第三軍為近衛團,大約四千餘人,由騎兵、步兵、弓兵三種兵種組成,由劉野親自負責統領。這支軍隊,平時主要負責保護許家堡駐地的安全。
以上三軍,為許家堡的常備軍。除此之外,劉野還組建了一支大約一萬人的後備軍。後備軍平時雖然參加軍事訓練,但訓練結束後就會回歸正常生活。一旦到達戰時後備軍就可以隨時整編入伍,直接補充到上述軍隊。
喜歡三國無雙智謀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無雙智謀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