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山礦安全調度中心新樓,窗明幾淨,空氣中還殘留著新裝修材料的淡淡氣味。三樓走廊儘頭,掛著“安全督導專員辦公室”銘牌的房間敞開著門。王磊站在門口,拄著手杖,視線透過特製的眼鏡,努力聚焦在門牌那幾個字上。
陽光斜射進來,照亮了室內簡單的陳設:一套辦公桌椅,一個文件櫃,一台電腦,兩把會客椅。樸素,甚至有些空曠。但這方寸之地,卻是他重返這片土地、重新“做事”的起點。心臟在胸腔裡沉穩有力地跳動著,不再是病床上那種虛弱無力的掙紮,而是帶著一種久違的、奔赴戰場的悸動。他深吸一口氣,混雜著新樓氣味和遠處礦區隱約煤塵的空氣湧入肺腑,是熟悉又陌生的氣息。他邁步走了進去。
剛在椅子上坐下,門口光線一暗。一個穿著乾淨工裝、約莫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探進頭來,臉上帶著幾分拘謹和好奇:“王…王專員?您好!我叫趙小兵,礦安全技術科的小趙,劉礦長讓我…讓我這幾天先跟著您,熟悉熟悉情況,您有什麼跑腿打雜的活兒,儘管吩咐我!”
王磊抬頭,努力辨認著來人的輪廓。年輕人身形單薄,戴著眼鏡,眼神裡透著技術人員的耿直,也有一絲麵對“特殊人物”的不安。王磊點點頭,儘量讓聲音顯得平和:“趙…工,你好。叫我王磊就行。麻煩你了。”
“哎,好嘞,王…王專員。”趙小兵似乎覺得直呼其名不太合適,還是選擇了尊稱,他搓了搓手,“那…您看現在需要我做點什麼?劉礦長說您剛到,讓我先帶您去各科室轉轉,認認人?或者您想先看看礦上的安全資料?”
“資料…不急。”王磊指了指對麵的椅子,“坐。先…說說礦上…現在的情況。安全上…重點…難點…在哪?”
趙小兵愣了一下,沒想到這位新來的專員如此單刀直入,問的還是最核心也最敏感的問題。他有些猶豫,眼神瞟向門外,似乎在權衡什麼。
與此同時,礦長辦公室。
煙霧繚繞。新任礦長劉振業靠在寬大的皮椅上,手指煩躁地敲著桌麵。他五十歲上下,身材微胖,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眼神裡透著精乾和不易察覺的倨傲。他對麵坐著礦黨委書記李衛民,一個麵相敦厚、眼神沉穩的老同誌。
“老李,你說這叫什麼事兒?”劉振業吐出一口煙圈,眉頭擰成了疙瘩,“安全督導專員?常駐礦上?聽著好聽!不就是市裡安插下來的一雙眼睛嗎?還是這麼一尊…咳!”他及時把“燙手山芋”幾個字咽了回去,換了個詞,“這麼一位特殊人物!他往那一坐,你說我們工作還怎麼乾?是聽他的,還是聽我們的?”
李衛民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語氣平和:“老劉,話不能這麼說。王磊同誌的情況特殊,貢獻也擺在那裡。市裡這麼安排,我看方書記的用意很深。一是體現對功臣的關懷和安置,讓他有個具體事做;二嘛,也確實有加強我們礦安全監督的意思,畢竟…教訓太深刻了。咱們姿態要高一點。”
“姿態?我的李書記!”劉振業聲音拔高了幾分,“我姿態還不夠高?昨天歡迎儀式,我是不是站在最前頭鼓掌?辦公室是不是按市裡要求給他配了最好的?人我也派了,小趙夠機靈吧?可問題是,他懂什麼?他一個井下出來的,懂現代礦山安全管理嗎?懂技術參數嗎?懂設備運行嗎?他那身體,下得了井嗎?他就在上麵聽聽報告,看看文件,能看出個什麼名堂?最後還不是得靠我們!可這尊佛供著,萬一他哪天心血來潮,對著我們辛辛苦苦製定的安全規程指手畫腳,我們是聽還是不聽?不聽,就是慢待英雄,政治不正確!聽了,萬一出點紕漏,責任算誰的?”
他越說越激動:“再說,特等功臣啊!這帽子懸在頭上,誰知道哪天就批下來了?到時候他就是國家級英雄!咱們這小小礦長,在他麵前算什麼?現在不把規矩立好,以後更麻煩!他提的要求,合不合理咱們都得掂量,都得滿足!這工作還怎麼開展?”
李衛民放下茶杯,臉上的平和也斂去了幾分:“老劉,你的顧慮我理解。但你想過沒有?王磊同誌在礦工心裡的分量?昨天那場麵你也看到了,那是真感情!他要是真能在我們和工人之間架起一座順暢溝通的橋梁,把下麵一些我們聽不到或者聽不全的聲音及時反饋上來,對安全不是大好事嗎?至於他懂不懂技術…不是有小趙跟著嗎?再說了,經驗有時候比冰冷的參數更寶貴。”
“經驗?”劉振業嗤笑一聲,帶著明顯的不屑,“老經驗是好,可時代變了!現在講究的是科學化、智能化管理!靠經驗?靠感覺?那是要出大事的!我看市裡就是太感情用事!方書記是愛護他,怕他被榮譽壓垮,想給他找個避風港。可這避風港,不該建在我們礦上!這明明就是個不定時的麻煩!”
他掐滅煙頭,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老李,這事兒咱們得統一思想。王磊同誌,我們尊重,生活上照顧到位。但工作?安全這一塊,是礦上的命根子,專業性極強!絕對不能讓他插手具體事務!他的職責就是‘觀察’和‘報告’,那就讓他好好觀察,按時報告。具體怎麼乾,還得是我們說了算!小趙那邊我會交代清楚,該給看的資料給看,不該給看的,一個字都不能漏!日常彙報,也讓他把握好分寸!至於工人那邊…”他眼中閃過一絲冷光,“也提醒一下班組長們,工作就是工作,彆搞個人崇拜!王專員是來工作的,不是來當偶像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衛民看著劉振業,張了張嘴,最終隻是深深歎了口氣,沒再說話。辦公室裡,隻剩下壓抑的沉默和未散的煙味。
王磊的辦公室。
趙小兵在王磊平靜卻執著的目光下,漸漸放下了最初的拘謹。技術人員的本能讓他在談到專業領域時話多了起來,但依舊小心翼翼地過濾著信息。
“…西三采區地質構造複雜,頂板壓力監測數據近期有些波動,我們加強了支護密度…新引進的瓦斯智能巡檢機器人還在調試,故障率有點高,廠家來人修過幾次了…部分老工人對新規程的操作流程還有點抵觸,覺得太繁瑣,不如老辦法順手…”
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著王磊的反應。王磊聽得很專注,雖然大部分時間沉默,隻是偶爾在關鍵點上簡短追問:“數據…波動…範圍?”“工人…抵觸…具體…哪條?”“機器人…故障…主要…問題?”問題都切中要害,顯示出他對井下實際並非一無所知,甚至有著敏銳的直覺。
趙小兵心裡有些驚訝,回答也漸漸變得實在了一些。這時,桌上的內部電話響了。
趙小兵趕緊接起:“喂?安全技術科…哦,劉礦長!是,王專員在…好的,好的,明白,我們馬上到!”
他放下電話,對王磊說:“王專員,劉礦長通知,十分鐘後在小會議室開安全周例會,請您參加。”
王磊點點頭,拄著手杖站起身:“好。”
小會議室裡,礦領導、各采區區長、安全技術科骨乾已經就座。王磊在趙小兵的引導下走進來,會議室裡瞬間安靜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帶著好奇、審視、甚至一絲不易察覺的疏離。
劉振業坐在主位,臉上堆起職業化的笑容,熱情地招呼:“王專員來了!快請坐!就等您了!小趙,給王專員倒水!”他指了指自己左手邊特意空出來的一個位置。
王磊依言坐下。會議開始。各采區、各部門按順序彙報一周安全情況、隱患排查及整改措施。彙報內容大多言簡意賅,數據清晰,措施明確,聽起來一切儘在掌握。
輪到安全技術科科長彙報時,他提到了西三采區頂板壓力監測異常的問題:“…數據波動在可控範圍內,已按預案加強支護,目前穩定。我們將持續關注。”
王磊微微側頭,看向趙小兵,用隻有兩人能聽到的聲音低聲問:“剛才…你說…波動…上限…接近…臨界?”
趙小兵沒想到王磊記得這麼清楚,還抓住了彙報中的模糊點,心頭一跳,下意識地看向主位的劉振業。劉振業正低頭看著手中的文件,仿佛沒注意到這邊。
趙小兵咽了口唾沫,含糊地低聲回應:“呃…是…接近了,但還在範圍內,預案是完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