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務局機電隊維修車間深處,空氣裡彌漫著機油、金屬切削液和一種高度專注的緊張氣息。巨大的試驗台被臨時搭建起來,上麵固定著王強團隊嘔心瀝血改造的電液控製係統核心模塊——那個集成了新型磁致伸縮位移傳感器和優化控製算法的主閥塊。此刻,它正連接著複雜的管路和模擬負載,被包裹在一個透明的高壓粉塵測試艙內。
王強臉上沾著油汙,安全帽推到腦後,眉頭擰成一個疙瘩,死死盯著艙內高速旋轉的模擬負載。幾個核心骨乾圍在他身邊,同樣屏息凝神。艙內,被加壓鼓風機吹入的極細煤粉如同褐色的沙塵暴,瘋狂地衝擊、附著在閥塊外殼的每一個縫隙和接口處。
“加壓!提高粉塵濃度!模擬最大工況!”王強聲音嘶啞,帶著一種近乎偏執的狠勁。
操作員加大了鼓風機的功率。測試艙內的粉塵濃度瞬間提升,能見度幾乎為零,隻能看到模擬負載在粉塵風暴中瘋狂運轉的模糊影子,以及傳感器信號線上不斷閃爍的紅色報警指示燈!
“信號又斷了!”一個骨乾失聲叫道,聲音裡充滿了沮喪,“3號接口!又是密封圈位置!”
王強一拳砸在旁邊的工具箱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汗水順著他的鬢角滑落。新型傳感器的靈敏度和響應速度在實驗室裡堪稱完美,但井下極端惡劣的環境——高濃度粉塵、劇烈震動、潮濕水汽——才是真正的試金石!他們已經連續失敗了三天,每一次都是密封環節在極限粉塵衝擊下率先崩潰,導致傳感器信號丟失或失真!
“王隊…粉塵濃度已經遠超實際工況了…”一個年輕技術員小聲提醒,看著那閃爍的紅色警報,心疼設備也心疼王強。
“不夠!”王強猛地轉過頭,布滿血絲的眼睛裡燃燒著不服輸的火焰,“井下的煤粉無孔不入!我們要做的是萬無一失!不是勉強夠用!拆!把所有密封結構拆下來!重新分析受力點和密封材料!我就不信啃不下這塊硬骨頭!”他率先拿起工具,走向那個剛剛經曆“沙暴”洗禮、還散發著熱氣的核心模塊。挫折沒有擊垮他,反而激起了更強烈的鬥誌。王磊的信任和破格提拔,不是讓他來享受的,是讓他來衝鋒陷陣、啃硬骨頭的!他必須證明自己,也證明王局長力排眾議推動技術革新的眼光!
礦務局後勤處采購科辦公室,氣氛卻有些微妙。劉大姐拿著筆記本,和周師傅一起,坐在采購科長老趙對麵。她們是新規監督員,今天是來跟蹤上次會上提出的北坡家屬區暖氣管道改造項目進展的。
老趙臉上堆著笑,將一份厚厚的招標文件推到劉大姐麵前:“劉大姐,周師傅,您二位看,方案早就做好了,招標公告也發出去了。我們後勤處絕對重視!嚴格按照新規流程走的!您看這文件,多厚實!”
劉大姐沒看那文件,她粗糙的手指直接點在文件封麵的日期上:“趙科長,方案是上月二十號做的,今天是本月十號。招標公告是發了,可這都過去二十天了,怎麼還沒開標?招標流程卡在哪了?北坡幾百戶人家,老人孩子可都等著呢!眼瞅著天就冷了!”
老趙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隨即又堆起來:“哎呀,大姐,您有所不知。招標嘛,要湊夠三家有資質的公司響應,要審核資質,還要安排現場踏勘,這都需要時間啊!新規要求嚴格,我們不敢有半點馬虎,這不也是為了確保質量嘛!”他搓著手,一副“按章辦事、儘心儘力”的模樣。
周師傅哼了一聲,聲音洪亮:“嚴格?我看是拖遝!新規說的是‘高效’和‘保障民生’!不是讓你們拿規定當擋箭牌磨洋工!西翼運輸巷的照明燈,上次會後李處親自督辦,三天就解決了!怎麼到了你們後勤處,一個暖氣改造,二十天連標都開不了?是真有困難,還是有人覺得這‘民生’二字,比不上彆的‘支出’要緊?”
周師傅的話像一把刀子,直戳要害。老趙的臉色頓時有些不好看,額角滲出細汗:“周師傅,您這話說的…我們…”
“我們不是來聽解釋的,”劉大姐打斷他,眼神銳利,“我們是監督員,是來問進度的。按新規,這種緊急民生項目有綠色通道。趙科長,你告訴我,流程現在具體卡在哪個環節?是資質審核沒過?還是現場踏勘沒安排?或者,是彆的什麼原因?”她目光如炬,緊盯著老趙的眼睛。
老趙被這連珠炮似的追問逼得有些招架不住,眼神閃爍,支吾道:“這個…主要是…主要是有一家報名的公司資質有點疑問,還在核實…快了,快了…”
劉大姐和周師傅交換了一個心知肚明的眼神。這種含糊其辭的“快了”,她們太熟悉了。以前沒有監督員,這種“疑問”可以無限期“核實”下去。但現在,不一樣了。劉大姐合上筆記本,站起身:“好,趙科長,我們知道了。你剛才說的‘資質疑問’,我們會記錄在案,並向王局長和李處反饋,請他們關注一下這個‘疑問’到底需要核實多久。另外,”她語氣加重,“北坡的老街坊們可都盼著呢,我們明天再來問進展。希望下次來,能聽到開標的好消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劉大姐和周師傅不再看老趙瞬間變得難看的臉色,挺直腰板走出了采購科辦公室。留下老趙一個人對著那堆厚厚的招標文件,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新規監督員這塊“試金石”,第一次敲打,就讓他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和燙手。
礦務局大院外一處僻靜的茶室雅間,氣氛沉凝。鄭毅慢條斯理地品著杯中的明前龍井,嫋嫋茶香也化不開他眉宇間那層揮之不去的陰鬱。他對麵坐著一個穿著藏藍色夾克、氣質沉穩的中年人,是省煤炭工業規劃設計院的一位資深專家,姓吳,也是鄭毅多年經營的人脈網中的一個關鍵節點。
“……老領導,情況就是這樣。”鄭毅放下茶杯,聲音帶著一種刻意的沉重和憂心忡忡,“王磊同誌有魄力,想乾事,這點我不否認。但年輕人,有時候未免操之過急,太想立竿見影了。尤其是技術革新這塊,步子邁得太大!井下環境複雜多變,一套全新的電液控製係統,未經充分驗證就急於上馬,這風險…太大了啊!萬一在井下關鍵設備上出點紕漏,影響的可是整個采區的生產安全,甚至是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
他歎了口氣,顯得語重心長:“礦務局的家底,經不起這樣的折騰。我們這些老家夥,看著心疼啊。可現在的班子…唉,銳氣有餘,沉穩不足。我人微言輕,說話也沒什麼分量了。”
吳專家靜靜地聽著,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鏡片後的目光深邃,看不出太多情緒。他是技術出身,對鄭毅口中的“全新電液控製係統”自然敏感。
“鄭老,您說的這個新係統…具體是什麼情況?有詳細資料嗎?”吳專家開口問道,聲音平和。
鄭毅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精光,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一份不算太厚、但裝訂整齊的技術方案簡介,遞了過去。“這是我從側麵了解到的,機電隊王強團隊搞的那個東西。想法是好的,想提升響應速度。但你看,”他指著方案裡關於新型傳感器在極端粉塵環境下的應用部分,“這種高頻響應的精密傳感器,對密封性要求極高!井下那環境,高粉塵、強震動、還有淋水…他們做沒做過極限工況的破壞性測試?有沒有長期可靠性的數據支撐?我擔心啊,這種實驗室裡的‘寶貝’,到了井下實戰,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懇切:“老吳,你是專家,是權威。你的意見,上麵是重視的。礦務局的安全,不能兒戲!技術革新是好事,但必須建立在紮實可靠的基礎上,不能為了出政績而蠻乾!我這把老骨頭,沒什麼私心,就是放心不下礦務局幾千職工的安全和飯碗啊!你能不能…在合適的場合,以專家的身份,客觀地提一提這方麵的擔憂?給現在的班子提個醒,把把關?這也是對礦務局負責,對王磊同誌負責啊!”
吳專家接過那份簡介,仔細翻看起來,眉頭微蹙。方案確實很前沿,但也正如鄭毅所說,對惡劣環境的適應性驗證部分,描述得比較簡略和理想化。作為資深專家,他深知井下環境的殘酷,任何未經充分驗證的新技術貿然應用,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鄭毅的話,雖然帶著明顯的傾向性,但指出的風險點,卻是客觀存在的技術隱患。
他沉默良久,終於緩緩開口,聲音依舊平和,卻帶著技術權威特有的分量:“鄭老,您的擔憂,從技術角度看,是有道理的。設備可靠性是井下安全的基石。這份方案…在極端環境適應性驗證方麵,確實需要更充分的、經得起推敲的數據支撐。我會關注這個項目,並在必要的時候,向上級部門反映一下這方麵的專業意見。安全無小事,謹慎一點總沒錯。”
鄭毅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又飽含“感激”的神情,連聲道:“那就好!那就好!有老吳你這句專業的話,我就放心了!礦務局的安全,離不開你們這些專家的把關啊!”他殷勤地為吳專家續上熱茶,眼底深處那抹陰鷙的算計,被很好地隱藏在“憂心忡忡”的表象之下。王強團隊在車間裡苦戰粉塵密封,劉大姐在後勤處敲打采購效率,而鄭毅,則在更隱蔽的層麵,悄然布下了一顆以“安全”和“專家意見”為名的棋子。礦務局這台剛剛步入正軌的機器,其新生的筋骨,正麵臨著一場來自不同方向的、更為複雜的壓力測試。暗流湧動,試金石灼熱,淬煉仍在無聲而激烈地進行。
喜歡官場褶皺請大家收藏:()官場褶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