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紀委安全屋的審訊室,空氣如同凝固的冰層。慘白燈光下,林文斌那張保養得宜的臉,此刻像一張繃緊的皮麵具,維持著表麵的鎮定,但細密的汗珠已無法控製地從他鬢角滲出,在燈光下折射出細碎的光。他放在腿上的雙手,指節因用力而發白,指腹神經質地摩挲著褲縫。
方組長坐在對麵,如同老練的獵手,目光沉靜地觀察著獵物細微的動搖。他沒有繼續追問那八十萬,也沒有糾纏“老領導”的虛影,而是從旁邊記錄員手中接過一份薄薄的、邊緣已經磨損發黃的會議記錄複印件,輕輕推到林文斌麵前。
“林文斌同誌,”方組長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洞穿靈魂的穿透力,“看看這個。眼熟嗎?”
林文斌的視線如同被磁石吸引,死死釘在那份記錄上。紙張泛黃,字跡是熟悉的油墨印刷體,標題清晰:《關於部分涉密核心部件報廢處置流程優化研討會紀要》。日期——正是王強發現那份致命流水賬的前一個月!參會人員名單裡,他的名字赫然在列,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當時分管設備處的副廳長已退休多年)。
他的呼吸驟然急促起來,喉結艱難地滾動了一下。他當然記得!那次會議,名義上是“優化流程”、“加強保密”,實則是劉振坤、張明遠等人,在他默許甚至授意下,為即將大規模進行的“特殊回收”牟利行為披上一層合規外衣!會議記錄措辭含糊,隻提“優化”、“集中處置”、“提升效率”,但字裡行間,都是為他們即將展開的非法勾當掃清障礙!
“這…這隻是一次普通的業務研討會…”林文斌的聲音乾澀嘶啞,試圖辯解,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普通?”方組長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手指精準地點在記錄中一段關鍵表述上,“‘為杜絕核心部件在基層單位自行處置可能造成的技術泄密和資產流失風險,建議由省廳設備處設立統一接收點,建立特殊台賬,按保密流程集中銷毀或處置。’林文斌同誌,這段話,是你親自補充修改定稿的,對吧?”
林文斌身體微不可察地晃了一下,眼神開始閃爍,不敢再與方組長對視。那份被他刻意遺忘、以為早已湮滅在故紙堆裡的會議記錄,此刻竟成了釘向他的第一根楔子!它無法直接證明他牟利,卻將他與那套為非法交易量身打造的“合規”流程,死死捆綁在了一起!
“統一接收點在哪裡?特殊台賬在哪裡?按保密流程‘銷毀或處置’的設備核心部件,最終流向了哪裡?”方組長的問題如同連珠炮,步步緊逼,“為什麼在那次會議後不到一個月,礦務局西三采區就高價采購了一批序列號與省廳‘特殊回收’記錄中部件高度關聯的‘升級版’電控係統?這筆交易,最終通過‘宏鑫’公司完成,而‘宏鑫’的實控人,正是你林顧問‘智遠中心’的座上賓!”
方組長又拿起另一份文件——是“智遠中心”與“宏鑫”公司之間幾筆可疑的“技術谘詢服務”轉賬記錄。“林顧問,你一邊在省廳會議上定調子,為非法轉移核心部件披上‘保密’外衣;一邊又通過你的‘智遠中心’,向實際倒賣這些部件的‘宏鑫’公司提供所謂的‘谘詢服務’並收取高額費用。你這‘餘熱’,發揮得可真是環環相扣,滴水不漏啊!”
邏輯的鏈條被方組長用冰冷的證據和犀利的質問,一環扣一環地焊接起來!林文斌精心構築的“切割”防線——切割與劉振坤的關係,切割與“宏鑫”的直接聯係,切割那八十萬的非法性——在這份突然出現的會議記錄和環環相扣的資金、業務關聯麵前,開始土崩瓦解!冷汗徹底浸透了他的襯衫後背,他感到一陣眩暈,仿佛腳下的地麵正在塌陷。
“我…我需要休息…”林文斌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顫抖和虛弱,這是他第一次流露出退卻和慌亂。
礦務局機電隊維修車間,巨大的液壓試驗台仍在低吼,模擬著井下最嚴苛的複合應力衝擊。空氣裡彌漫著機油、金屬高溫和高度專注的氣息。王強半蹲在拆解開的電液控製閥組旁,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他手中拿著一個精密千分尺,反複測量著閥芯導杆上一個肉眼幾乎無法察覺的微小台階。
“師父,廠家反饋了,”小陳拿著平板電腦,臉色凝重,“他們承認這一批次閥芯導杆的加工精度確實超出了圖紙公差上限0.03。但他們堅持說,這種級彆的誤差在行業通用標準下是允許的,不會影響整體性能,拒絕承擔全部退貨損失,隻同意部分補償和後續批次改進。”
“允許?”王強猛地抬起頭,布滿油汙的臉上,那雙眼睛銳利得驚人,“通用標準?那是對付普通工況的!我們井下是什麼環境?高溫、高濕、強震、複合應力衝擊!0.03的台階,在靜態下是允許誤差,但在每分鐘數百次的往複衝擊下,它就是應力集中點!就是金屬疲勞裂紋的起點!就是未來閥芯卡死、係統失控的定時炸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聲音在轟鳴的車間裡斬釘截鐵,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和憤怒。這不是簡單的技術分歧,這是對礦工生命安全底線的挑戰!
“告訴他們!”王強站起身,聲音洪亮,帶著淬火般的硬度,“礦務局的標準,不是行業通用標準!是經曆過西二事故血淚教訓、用礦工兄弟的命換來的更高標準!我們的圖紙公差,就是安全紅線!差一絲一毫,就是拿人命在賭!這一批次閥組,要麼他們按我們的標準返工重修!要麼,礦務局永久取消其供應商資格!沒有第三條路!”
他走到車間中央一塊巨大的白板前,拿起粗壯的記號筆,刷刷寫下幾個大字:
“精度即生命,毫厘定生死!”
“都給我記住!”王強指著那行字,目光掃過所有徒弟和技術骨乾,“礦務局的技術標準,不是寫在紙上的空話!是我們用血換來的規矩!是刻在骨頭裡的鐵律!誰在這上麵打折扣,誰就是在掘礦務局的根,就是在喝礦工兄弟的血!我王強第一個不答應!”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砸在每個人心上。小陳等人看著白板上那力透紙背的大字,看著王強因激動而微微發紅的眼眶,胸中一股熱血瞬間湧起。所有的猶豫、對廠家強硬態度的擔憂,都在此刻化為了無比的堅定!
“明白!師父!”
“按王隊說的辦!退單!”
“咱們自己搞質檢,卡死每一絲誤差!”
車間裡響起一片激昂的回應。技術團隊的魂,被王強這淬火般的堅持,牢牢釘在了安全和質量這條不容動搖的底線上!
礦務局小會議室。全省煤礦智能開采電液控製係統推廣協調會正式召開。氣氛遠比預備會凝重。橢圓形的會議桌旁,除了各礦務局、大型煤礦的技術負責人,還坐著幾位省內重量級煤機製造廠的資深總工程師和銷售總監。省廳設備處隻來了一個級彆不高的代表,全程沉默,形同虛設。
錢明代表礦務局,正在做最後的陳述。巨大的投影屏上,不再是空洞的技術框架,而是趙靜帶領團隊精心製作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對比模型。清晰的柱狀圖、動態曲線,直觀地展示了采用礦務局高標準係統在五年、十年周期內,因故障率大幅降低、維修成本減少、生產效率提升和安全投入優化所帶來的巨大綜合成本優勢。數字冰冷而有力,將“高標準=高成本”的質疑砸得粉碎。
“各位同仁,各位專家,”錢明的聲音沉穩自信,帶著一種源自數據和實踐的底氣,“礦工兄弟的生命安全、礦山的長遠效益,容不得半點僥幸!礦務局的標準,是用教訓和擔當淬煉出來的!它或許初期投入稍高,但它帶來的,是井下作業環境的本質安全提升,是生產係統的長期穩定可靠,是國有資產更高效的保值增值!這,才是真正的降本增效!”
他話音剛落,一位頭發花白、在業內德高望重的煤機廠總工程師姓沈)率先開口,聲音洪亮:“錢總工的數據,有說服力!我們廠完全支持礦務局提出的高標準!技術引領,安全為本,這才是行業健康發展的正途!我們承諾,嚴格按照礦務局標準組織生產,確保核心部件加工精度達到圖紙要求,絕不妥協!”他的表態,如同定海神針。
“我們也支持!”
“高標準才能出高效益!我們廠跟進!”
幾家有實力、有遠見的煤機廠代表紛紛表態。市場的聲音,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站在了礦務局這一邊。
龍峰礦務局的老吳和金源煤礦的孫總工等人,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他們私下串聯的“低成本”聯盟,在礦務局實打實的數據、王強團隊淬火般的質量堅持和主流煤機廠的支持下,瞬間瓦解。再提“老標準”、“降成本”,不僅蒼白無力,更顯得目光短淺甚至彆有用心。
王磊坐在主位,平靜地看著這一切。他沒有發言,隻是目光掃過那些臉色變幻的反對者,掃過錢明臉上那份源自實力的從容,掃過沈總工程師眼中對技術的尊重。他知道,礦務局這柄淬火新刃,在經曆了省廳腐敗集團的打壓、技術竊取的暗算、標準之爭的博弈後,終於憑借其無可辯駁的硬實力和淬火而生的擔當精神,在行業格局中,牢牢地錨定下了屬於自己的坐標!
這坐標,以安全為基石,以技術為鋒芒,以擔當為脊梁。它宣告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也昭示著礦務局掌握自身命運、引領行業變革的新篇章,正伴隨著車間裡那永不妥協的轟鳴聲,徐徐展開!淬火之路,永無止境,但錨定之基,已堅如磐石!
喜歡官場褶皺請大家收藏:()官場褶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