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的高地_KPI考核修仙界_线上阅读小说网 

輿論的高地(2 / 2)

林楓本人則換上了一件漿洗得格外乾淨的外門弟子服,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端坐在那張充當辦公桌的木桌後,臉上掛著經過精心設計的、三分謙遜、三分睿智、四分憂國憂民的“標準林師微笑”。

采訪由王胖子親自操刀,他一手舉著留影石負責記錄“珍貴影像”,一手拿著自製的小本本上麵寫滿了林楓提前審核過的問題,神情激動得像是要麵見偶像。

王胖子清了清嗓子,用播音腔:“林師兄,不,林師!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青雲八卦周刊》的專訪!現在全宗弟子都對您欽佩不已,請問您創立平台、推行科學修仙的初衷是什麼?”

林楓目光深邃,望向窗外,語氣深沉:“其實,很簡單。我永遠忘不了,初入山門時,看到許多師兄師姐為了幾塊靈石、幾點貢獻點而奔波勞碌,甚至耽誤了自身修行。那時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一種方法,讓大家更輕鬆、更高效地獲得資源,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追尋大道之上?”

角落裡的蘇月靈正在核對賬本,聞言筆尖一頓,默默抬頭看了一眼林楓那“情真意切”的側臉,隨即又低下頭,肩膀幾不可查地微微聳動了一下。

王胖子適時地做出感動狀:“太感人了!林師真是心係同門!那麼,關於您提出的‘科學修仙’理念,很多人覺得離經叛道,您如何看待?”

林楓轉過頭,麵對“鏡頭”,笑容溫和而堅定:“科學,並非否定傳統,而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傳統,優化傳統。就像我們理解靈氣運轉,可以用更直觀的比喻;破解陣法,可以用更高效的算法。這就像……嗯,就像我們用更好的農具耕種靈田,收獲更多,難道不是好事嗎?我們要擁抱變化,而不是固步自封。”

王胖子猛點頭,在小本本上飛快記錄:“精辟!太精辟了!林師,能透露一下平台未來的發展規劃嗎?弟子們都翹首以盼呢!”

林楓身體微微前傾,做出分享秘密的姿態,聲音充滿誘惑:“未來,我們的視野絕不會局限於青雲宗內。我構想著,將來我們的‘楓行點’能夠通行東荒域!弟子們手持楓行點,可以在任何友好宗門兌換資源、發布任務!我們還要建立覆蓋全域的‘信息網絡’,讓知識和資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流動!甚至,我們可以推出‘共享飛劍’業務,解決弟子出行難題;開展‘科學育種’項目,提升靈獸品質……”

他滔滔不絕,畫著一張比一張更大的餅,描繪著一個近乎烏托邦的修仙商業帝國。王胖子聽得如癡如醉,仿佛已經看到了無數靈石如同河流般彙入平台。

就在這時,一直安靜旁聽的李鐵柱,突然憨憨地插了一句嘴:“林哥,那……以後俺的雞腿,能用那啥‘楓行點’買不?能多買點不?”

嚴肅、高大上的訪談氛圍瞬間被打破。林楓臉上的完美笑容僵硬了一瞬,隨即迅速恢複自然,用一種“包容且親切”的語氣說道:“鐵柱的問題很實在嘛!當然可以!平台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讓每一位信任、支持我們的同門,都能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無論是修煉資源,還是……生活享受。”

王胖子趕緊打圓場,對著留影石說道:“看看!這就是林師!心懷星辰大海,也不忘人間煙火!多麼接地氣!”

專訪的最後,王胖子拋出了一個“煽情”的問題:“林師,您對我們廣大的外門弟子,有什麼寄語嗎?”

林楓再次看向“鏡頭”,眼神充滿了“鼓勵”與“期望”,聲音溫和而有力:

“各位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修仙之路,道阻且長。但請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不要被固有的框架束縛,要敢於思考,敢於嘗試。或許你下一個靈光一閃,就能為修仙界帶來新的變革。我希望,通過我們共同的努力,終有一日,能讓青雲宗,沒有難修的仙!”

專訪結束。王胖子心滿意足地收起留影石和小本本。李鐵柱摸著肚子,已經開始期待“楓行點”能買的雞腿了。

蘇月靈合上賬本,看著被王胖子和李鐵柱圍住的林楓,無奈地搖了搖頭,但眼底深處,卻藏著一絲連她自己都未曾察覺的、對於那個宏大藍圖的細微悸動。

當這篇經過精心剪輯、潤色,配上王胖子找人所畫,略有美化了林楓“帥氣”插畫的專訪文章,隨著第三期《青雲八卦周刊》發布後,再次引發了轟動。

“讓青雲宗沒有難修的仙!”這句話如同具有魔力,深深烙印在了無數底層弟子的心中。林楓的形象,從一個“有點厲害的坑神”,徹底升華為了擁有遠大理想和博愛胸懷的“林師”、“引路人”。

至於專訪過程中那些小小的“意外”和“插曲”,自然被完美地剪輯掉了。留下的,隻有一個光芒萬丈、真誠無私的“林師”形象。

林楓看著周刊上自己的“專訪”,摸了摸下巴,對王胖子吩咐道:“胖子,下次專訪,記得給我準備個更舒服的椅子,另外……”他指了指那盆奄奄一息的凝心草,“把這玩意換成靈石盆栽,看起來更有實力。”

《青雲八卦周刊》憑借“丹房改革內幕”和“林師專訪”兩枚重磅炸彈,徹底在青雲宗站穩了腳跟,成為了弟子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和信息來源。而林楓,也借此完成了從“實乾家”到“輿論領袖”的華麗轉身。他的裝逼,不再需要親自下場打臉,而是通過操控筆杆子,於無形中完成。

平台擴張迅猛,難免觸動某些人的利益。幾位因平台“外包”功能而收入銳減的資深任務弟子,聯合一些對“科學修仙”嗤之以鼻的老古板,私下散布流言:

“林楓的平台賬目不清,遲早卷款跑路!”

“他那套歪理邪說,根基不穩,遲早走火入魔!”

“《青雲八卦周刊》就是他的傳聲筒,毫無公正可言!”

流言起初在小範圍傳播,頗有愈演愈烈之勢。王胖子有些焦急,準備在下一期周刊組織文章硬懟。林楓卻擺擺手,淡然道:“對付謠言,最好的方法不是辯解,而是用更宏大的聲音覆蓋它。”

下一期《青雲八卦周刊》準時發布。頭版頭條並非辟謠聲明,而是一篇名為「數據說話!平台上線百日,為青雲宗弟子節省靈石支出超十萬!」的深度報道。

文章用詳實的數據經蘇月靈嚴格審計、清晰的圖表,列舉了平台如何通過優化任務流程、降低丹藥價格、提供積分福利,為全體參與弟子節省了海量修煉成本。文中還“不經意”地提到,平台自身盈利的絕大部分,都用於了技術研發、係統維護和“未來跨宗門互聯互通”的戰略儲備上,並附上了一張林楓在燈下擺拍研究陣法的“工作照”,旁邊配文:“林師深夜仍在為平台發展、為弟子福祉殫精竭慮”。

同時,在“讀者來信”版塊,精心挑選並刊登了大量“自發”的感謝信:

“感謝平台讓我賺到了第一桶修煉資源!”——外門弟子甲

“林師的輔導讓我突破了困擾三年的瓶頸!”——匿名受益者

“支持平台!誰詆毀平台,就是跟我們全體受益弟子過不去!”——平台忠實用戶

至於那些流言?周刊隻字未提。但所有讀者看完這期內容,心中自然得出判斷:一個為我們省了這麼多靈石、創造了這麼多機會、領頭人還如此敬業的平台,怎麼可能有問題?那些說壞話的,定是眼紅的宵小之輩!

流言在事實數據和精心引導的來信“民意”麵前,不攻自破,迅速銷聲匿跡。

林楓不再滿足於被動防禦,他開始主動定義青雲宗的“主流價值觀”。

周刊開設了“青雲新星”欄目,專門報道那些積極擁抱平台、運用“科學”方法取得突破的弟子。他們將獲得專訪、登上封麵,甚至能得到“林師”的親自點評和積分獎勵。

反之,對於那些固步自封、對平台持抵製態度的弟子或長老,周刊雖不直接攻擊,但在報道相關事件時,筆法精妙地將其塑造為“保守”、“固執”、“與時代脫節”的形象。例如,在報道某次傳統煉丹比賽時,會“客觀”提及獲獎者賽後感慨:“若能結合林楓師兄的標準化流程,成丹率或可再提升一成。”無形中暗示了傳統方式的局限性。

久而久之,在弟子們心中,“使用平台”、“認同科學修仙”成了積極進取、頭腦靈活的象征;而“抵製平台”、“固守傳統”則隱隱與“落伍”、“迂腐”畫上了等號。林楓甚至不需要說話,周刊的傾向性,就為他完成了價值觀的輸出和人群的劃分。

偶爾,也會有其他堂口或長老,試圖通過周刊來宣傳自己,或者對林楓示好。例如,陣法堂劉長老投稿,高度讚揚了“林楓算法”對低階陣法教學的促進作用。

王胖子拿著稿件請示林楓:“林哥,劉長老這馬屁拍得挺響,直接發嗎?”

林楓掃了一眼,搖搖頭:“發,但要放在第三版不起眼的位置。另外,在這篇文章旁邊,加一個‘小編快評’。”

“快評寫啥?”

林楓略一思索,道:“就寫——‘能得到陣法堂劉長老的認可,說明科學修仙理念正逐漸被傳統領域所接納。然而,道阻且長,我輩當繼續努力,推動更深層次的變革與融合。’”

王胖子照辦。文章發出後,效果出奇的好。讀者們不僅看到了劉長老的讚揚,更看到了林楓通過小編快評不驕不躁、誌向遠大的“胸懷”。無形中,林楓的地位被抬得更高,仿佛成了能與各堂口長老平等對話、甚至指引方向的“大師”。而劉長老的讚揚,反倒成了印證林楓理念正確性的一個注腳。

蘇月靈看著林楓如此嫻熟地玩弄輿論於股掌之間,將一次次的危機化為展示自己的機會,將反對的聲音消弭於無形,甚至將彆人的讚美都變成抬高自己的台階,心中唯有歎服。此人……已將‘勢’的運用,臻至化境。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得罪他,或許比得罪宗主更可怕。

林楓坐在他的小屋裡,悠閒地翻看著最新一期的《青雲八卦周刊》,上麵滿是稱頌他的話語。他不需要自己去吹噓,自然有無數被引導的筆墨,替他完成最完美、最不著痕跡的“裝逼”。

輿論的高地,他不去占領,彆人就會占領。而現在,這片高地已儘在他掌控之中。風往哪裡吹,浪往哪裡打,皆由他心意而定。這種無形的影響力,遠比單純的武力或財富,更加恐怖。

青雲殿,宗主雲鶴真人的靜修室內,檀香嫋嫋,道韻悠然。

雲鶴真人結束了一日的打坐,緩緩睜開眼,目光習慣性地掃過麵前那張以靈木雕琢、鋪著靈蠶絲的寬大案幾。案幾之上,除了幾枚記載著宗門要務的玉簡和一部攤開的古樸道經外,還整齊地摞著一疊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物件——最新幾期的《青雲八卦周刊》。

他的目光在那色彩鮮豔、標題聳動的封麵上停留了片刻,臉上露出一絲極其複雜的、混合著無奈、頭痛、以及一絲……難以啟齒的“期待”的表情。

回想起與這份周刊的“結緣”,可謂是一波三折。

最初,當首期周刊那關於“丹房趙長老夜會靈草”的荒誕報道傳入他耳中時,他不過是置之一笑,認為是弟子間無聊的玩鬨,甚至動了讓戒律堂乾涉的念頭。

但隨著第二期“丹房改革內幕”、第三期“林師專訪”的接連發布,以及周刊在宗門內引發的巨大反響,雲鶴真人不得不開始正視這份小小的“紙媒”。他吩咐侍奉童子,每期按時送來一份,美其名曰:“知己知彼,洞察門下弟子所思所想。”

於是,閱讀《青雲八卦周刊》,便成了雲鶴真人一項隱秘的、略帶負罪感的日常。

起初,他是皺著眉頭看的。荒唐!將長老私隱如此編排,成何體統!這林楓,自吹自擂,巧言令色!但看著看著,他的表情漸漸變得微妙起來。他發現,這份看似低俗八卦的刊物,竟像一麵扭曲卻清晰的鏡子,反射出許多他通過正常渠道難以了解的宗門生態。

比如,那篇夾雜在大量八卦中關於“外門弟子修煉資源困境”的調查報告,用詳實的數據和案例,揭示了他以往忽略的基層問題。又比如,某期“讀者來信”中,有弟子匿名反映某處公用修煉靜室的陣法年久失修,效率低下。雲鶴真人派人一查,果然如此,當即責令整改。

更讓他心情複雜的是關於林楓的報道。透過那些充滿“商業吹捧”的文字,他確實看到了林楓帶來的種種“變化”:外門任務效率的飆升、弟子們被激發的積極性、丹房陣法堂等機構被迫做出的“改良”……這些,都是他這位宗主以往想推動卻阻力重重的方麵。

他開始習慣在批閱玉簡的間隙,拿起一旁的周刊翻一翻。時而因那些誇張的標題和內容搖頭失笑,時而因某些真實的反饋而陷入沉思,時而又被林楓那“畫大餅”式的未來構想氣得吹胡子瞪眼,卻又忍不住去想——萬一呢?

這一日,他照例拿起最新一期的周刊。頭版標題是:

「獨家揭秘!靈獸園追風駒為何集體‘越獄’?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副標題是:「是管理的疏忽,還是……自由的呼喚?本報記者帶您直擊現場!」

雲鶴真人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還是忍不住好奇,翻開了內頁。

看完那篇將靈獸園一次意外描述得跌宕起伏、最後又巧妙引出“靈獸心理健康與科學飼養”議題的報道後,他放下周刊,揉了揉眉心。

沉默良久,他對著空無一人的靜室,發出了一聲不知是感慨還是抱怨的長歎:

“本座統領青雲宗百餘載,閱覽道藏萬千,聆聽彙報無數……如今,竟要靠這‘八卦小報’來知曉門下動向,體察弟子心聲了麼?”

他再次將目光投向案頭那摞周刊,眼神複雜難明。這份刊物,低俗、誇張、充滿林楓式的“套路”。但它又真實、敏銳、充滿了活力,像一條闖入靜水潭的鯰魚,攪動了一切。

最終,他還是沒有下令取締它。反而對侍立一旁的童子吩咐道:往後……每期都按時送來。還有,叮囑下去,讓各堂口主事,也都……‘關注’一下這份刊物。若有反映實際問題之處,需及時核查稟報。

童子躬身領命,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但不敢多問。

雲鶴真人揮揮手讓童子退下,獨自坐在案前,手指無意識地敲著那本周刊的封麵。

“林楓啊林楓……你這‘泥石流’,衝垮了規矩,卻也帶來了養分。”他低聲自語,“或許,這死氣沉沉的宗門,真的需要你這樣的‘變量’”說罷,他竟再次拿起那本周刊,翻到了後麵的“修煉趣聞”版塊,臉上露出一絲連自己都未察覺的、饒有興味的表情。

《青雲八卦周刊》,這份誕生於歪脖子鬆樹下的草根讀物,就這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登上了青雲宗最高權力者的案頭,並悄然影響著這座古老宗門的未來走向。而這一切,都在林楓的預料和算計之中。


最新小说: 一起擺爛吧!我的反派師尊! 重生後,全門派都是我的守護神 多子多福,養育後代得長生 靈蔬天價?抱歉,有錢也得排隊 末世進化我是異種生物製造師 重生大唐,在高陽公主府當牛馬 仙尊重生:強吻校花後,全網炸了 第四天災:到底誰才是域外天魔 模擬器:我,諸天至高家族老祖! 超神之自研戰錘40K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