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匙之門的光潮褪去時,數十億道意識光點像細雨般落在幻夢境的土地上。塞拉的意識先於其他人“落地”,他睜開眼的第一秒,就被頭頂的天空攥住了呼吸——那不是現實世界的蔚藍或墨黑,是種浸透了星塵的深紫,雲層像被揉碎的紫水晶,緩慢地在天際流動,連風裡都裹著細碎的熒光,落在皮膚上時帶著微涼的觸感,像撒了把碾碎的月光。
腳下的土地是熟悉的——是密大校園的複刻,紅磚教學樓的紋路、圖書館前的青銅雕塑、甚至草坪上的蒲公英,都和現實裡一模一樣。但走近細看,又能發現微妙的不同:雕塑底座的銘文變成了扭曲的星圖符號,蒲公英的花瓣泛著淡藍的微光,連空氣裡的味道都混著幻夢境特有的、類似曬乾的薰衣草與舊書卷的香氣,取代了現實中實驗室的消毒水味。
“這就是……鏡像投影?”安吉爾的意識體落在塞拉身邊,他伸手觸碰身旁的教學樓牆壁,指尖穿過一層薄薄的光膜,能感覺到牆後的“意識流動”——那是構成幻夢境的基礎,像粘稠的光漿,緩慢地支撐著這個世界的形態。
127名錨點者的金色光點陸續落地,他們的意識體很快凝聚成實體,深色製服上的銀質星徽在紫天下泛著冷光。數十億名普通人的白色光點則散落在更廣闊的區域:有的落在複刻的紐約街頭,有的落在東京的櫻花樹下,有的落在華夏江南的古鎮裡——幻夢境精準地複製了現實世界的地理輪廓,卻用深紫天空與熒光植物,給這個“鏡像”鍍上了一層詭異的溫柔。
“所有人注意,按預定方案建立臨時據點!”塞拉的聲音通過精神鏈接傳遍所有錨點者,他抬手指向密大圖書館的方向,銀匙吊墜在胸前微微發燙,“密大組隨我去圖書館,用精神光絲搭建核心屏障;梵蒂岡組去聖彼得大教堂的複刻建築,激活聖物‘聖骨匣’穩固空間;華夏玄門組去青城山複刻區域,用‘太極鎖魂陣’收攏散逸的意識——動作要快,普通人的意識還沒適應幻夢境,容易出現漂移。”
錨點者們迅速分成三隊,金色光點在紫天下劃出三道明亮的光軌。塞拉帶著密大組的42人走進圖書館,門內的景象讓所有人都愣了一瞬:現實裡擺滿古籍的書架還在,但書架間的通道變成了半透明的光廊,廊壁上浮動著人類的集體記憶碎片——有中世紀騎士的鎧甲反光,有工業革命時的蒸汽火車,還有現代都市的霓虹車流,像一部流動的人類史。
“開始搭建屏障。”塞拉走到圖書館中庭的穹頂下,銀匙吊墜突然浮起,淡藍色的光絲從吊墜裡湧出來,“每個人輸出10的精神力,順著書架的方向織網,把圖書館圍成封閉空間。”
42名錨點者分散到圖書館的八個角落,他們掌心按在書架上,金色的精神光絲順著木紋蔓延,與塞拉的藍光交織成網格。光絲接觸到書架時,那些浮動的記憶碎片突然靜止,隨後融入光網,讓網格的顏色變得更厚重。不到十分鐘,一層半透明的光罩就將整個圖書館罩住,光罩表麵流動著星圖符文,像給這座臨時據點鑲上了一層鎧甲。
“密大據點屏障完成,意識波動穩定。”負責監測的狄雷特教授調出精神圖譜,屏幕上的綠色波紋平穩無波,“目前沒有發現混沌乾擾。”
與此同時,梵蒂岡組的錨點者在聖彼得大教堂的複刻建築裡展開行動。祭司們捧著嵌有紅寶石的聖骨匣,將其放在祭壇中央,當第一縷紫天光線透過彩繪玻璃落在聖骨匣上時,匣蓋自動彈開,裡麵的聖骨發出柔和的金光,金光順著祭壇的紋路蔓延,在地麵織成巨大的十字光紋。十字光紋的四個端點分彆升起一道光柱,將整個教堂籠罩,光柱裡回蕩著低沉的禱文,連空氣都跟著微微震顫。
華夏玄門組的行動則帶著東方的神秘。錨點者們在青城山複刻區域的三清殿前,擺出三十六枚青銅羅盤,每枚羅盤的指針都指向紫天的某個星辰。他們手持朱砂筆,在地麵畫出太極圖,當最後一筆落下時,太極圖的陰陽魚眼突然亮起紅光,一道環形的光牆以太極圖為中心擴散,將周圍的古鎮、山林都圈進保護範圍。光牆上浮現出“鎮”“守”“安”等篆體符文,符文每閃爍一次,就有一道淡紅的光絲飛向散落在區域內的普通人意識體,像溫柔的牽引。
三個核心據點建立的同時,其他錨點者開始引導普通人適應幻夢境。在複刻的紐約曼哈頓街頭,漁民湯姆正牽著一位老奶奶的手,她的意識體有些透明,眼神空洞地往一條小巷走——那是幻夢境特有的“意識模糊區”,巷子深處飄著淡淡的灰白色霧氣,像隨時會吞噬意識的嘴。
“阿姨,往這邊走。”湯姆的掌心泛起金色光絲,輕輕纏上老奶奶的手腕,“您家在第五大道,不是這條巷子裡。”
老奶奶的眼神慢慢聚焦,她看著周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聲音帶著顫抖:“這……這是哪裡?我剛才好像看見我老伴了,他在巷子裡叫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一定是您看錯了,不是真的。”湯姆耐心地解釋,指了指不遠處一家複刻的麵包店,“您平時不是喜歡去那家店買牛角包嗎?現在還開門呢。”
老奶奶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麵包店的玻璃門裡透出暖黃的光,老板正站在櫃台後揉麵,動作和現實裡一模一樣。她的意識體漸漸變得凝實,跟著湯姆往麵包店走,腳步也從僵硬變得輕快。
類似的場景在幻夢境各處上演:在東京的複刻櫻花樹下,艾米麗博士正引導一群學生坐在長椅上,讓他們回憶課堂上的知識,學生們的意識體隨著回憶逐漸穩定;在巴黎的塞納河畔,霍克中尉的繼任者正幫一位畫家調整畫架,畫家筆下的紫天與現實風景漸漸融合,意識波動從紊亂變得平緩——錨點者們知道,讓普通人“重複”現實生活,不是簡單的複刻行為,是用熟悉的秩序錨定他們的意識,避免被幻夢境的混沌能量吞噬。
塞拉在密大圖書館的光罩邊緣巡視時,突然想起懷裡的懷表——那是祖父留下的古董表,表盤上刻著華特力家族的紋章。他掏出來打開,懷表的指針正緩慢地轉動,他下意識地與精神鏈接裡的現實時間同步——現實世界的時間顯示為上午9點整,而懷表的指針在幻夢境裡轉得明顯更快,當現實時間過去10分鐘時,懷表的指針已經走了2小時。
“狄雷特,幫我記錄時間。”塞拉的聲音通過精神鏈接傳到控製台,“我現在開始計時,你同步報現實時間。”
“收到,現實時間9點05分。”
塞拉盯著懷表的指針,看著它從9點05分開始轉動。紫天下的風輕輕吹過圖書館的光罩,光罩表麵的符文閃爍了三次,懷表的指針已經指向11點05分——整整兩小時。
“現實時間9點15分。”狄雷特的聲音準時傳來。
塞拉的心臟猛地一跳——現實10分鐘,幻夢境2小時,換算下來,現實1小時等於幻夢境12小時,那幻夢境的一天24小時),就等於現實世界的2小時?不對,他立刻糾正自己,再等一組數據驗證。
半小時後,狄雷特報出“現實時間9點45分”時,懷表的指針指向15點45分——現實30分鐘,幻夢境6小時。沒錯,換算比例清晰了:現實1小時=幻夢境12小時,幻夢境1天=現實2小時?不對,他突然愣住,之前《塞拉伊諾斷章》裡寫的是“幻夢境一日,現實一年”,但這是在幻夢境內部的時間流速,和意識傳輸時的換算不同?
“安吉爾,你過來一下。”塞拉招手讓安吉爾過來,把懷表遞給他,“你看這個時間比例——現實1小時,幻夢境裡走了12小時。”
安吉爾接過懷表,反複確認後,臉色變得凝重:“我明白了,斷章裡的比例是‘意識傳輸時的時間換算’,而這個是‘幻夢境內部的自然流速’。也就是說,我們在幻夢境待滿一天,現實世界隻過了2小時,但從‘時間能量’的角度,這一天依舊等同於現實一年的能量——這就是時之蠕蟲需要的‘冗餘時間’本質!”
塞拉突然通透了:“所以我們要在幻夢境維持364天,現實裡隻需要728小時,也就是一個月左右?但普通人的意識能承受這麼久的‘重複生活’嗎?”
“這就是我們建立臨時現實的意義。”安吉爾指著窗外,幾個孩子正在複刻的密大草坪上放風箏,風箏的線泛著淡白的光絲,“讓他們在熟悉的秩序裡生活,意識就不會崩潰。但問題是——”他話鋒一轉,“幻夢境的‘迷霧區域’在擴大,剛才收到梵蒂岡組的消息,已經有三個普通人的意識飄進迷霧,沒及時拉回來,變成了迷失者。”
塞拉立刻調出精神圖譜,屏幕上果然有三個灰色的光點,靜止在梵蒂岡據點附近的迷霧區域裡,光點周圍沒有任何光絲連接,像被遺棄的孤島。他攥緊拳頭:“通知所有錨點者,擴大巡邏範圍,一旦發現有人往迷霧走,立刻用精神光絲牽引,絕對不能再增加迷失者數量。”
指令剛傳達下去,圖書館外就傳來一陣急促的精神波動。負責巡邏的錨點者莉娜的聲音帶著緊張:“塞拉先生!東邊的住宅區有個小女孩,正往迷霧裡走,我拉不動她!她的意識被什麼東西纏住了!”
塞拉和安吉爾立刻往東邊趕。穿過複刻的教學樓區,他們很快看到了莉娜——她正站在一片灰白色迷霧前,掌心射出的金色光絲纏在一個小女孩的手腕上,但光絲像被什麼東西拉扯,繃得筆直,小女孩的意識體半透明,眼神空洞地往迷霧深處走,腳下的地麵已經開始出現細小的裂痕,裂痕裡滲出淡黑的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