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議會大廳內,沉重的寂靜籠罩著每一個角落。鐵刃站在鑲嵌著星核結晶的發言台前,目光緩緩掃過在場的每一位議員。他們的複眼中都映照著全息投影上那艘即將啟航的巨艦——"啟航號"的影像在大廳中央緩緩旋轉,流線型的艦身閃爍著冷冽的金屬光澤。
"同胞們,"鐵刃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過精心設計的音響係統傳遍大廳的每個角落,""啟航號"代表著我們文明的未來,但地球永遠是我們的根。今天,我們需要做一個關乎文明存續的重大決定。"
他啟動了"全民動員計劃"的全息演示,一個雙分支的文明傳承模型在議會大廳中央緩緩旋轉。藍色的光線勾勒出地球與綠環星的輪廓,中間由一道纖細的銀色光帶相連,象征著兩個文明分支間永不斷裂的聯係。
"經過精密計算和多次研討,我們決定:一部分成員將隨"啟航號"前往綠環星,建立星際文明分支;另一部分成員留在地球,守護文明根基。兩者通過星際通訊保持聯係,共同延續恐龍文明。"
話音剛落,大廳內頓時響起激烈的討論聲。年輕的工程師爪翼第一個站起來,他的鱗片因激動而微微豎起,複眼中閃爍著對星辰的渴望:"我渴望探索星空!這是我們這一代的使命,是文明前進的方向!我們應該勇敢地邁向宇宙!"
但老工匠石心緩緩搖頭,爪尖輕撫著桌麵上深深的刻痕——那是曆代議會成員留下的印記。"我的祖先在這片土地生活了數百萬年,"他的聲音沉穩而滄桑,"我的根在這裡,我的記憶在這裡。我願意留下來,守護我們的家園。"
這樣的對話不僅在議會大廳,更在聯邦的每一個角落上演。在鋼鐵城錯綜複雜的街巷間,在各部落古老的聚集地,每個家庭都在進行著艱難的選擇。父母與子女、老師與學生、領袖與民眾,都在討論著這個關乎文明命運的決定。
星軌通過星塵記錄儀靜靜觀察著這些討論。銀紫色的能量場中流動著無數情感數據,祂特彆注意到留守成員可能麵臨的挑戰:資源分配可能不均、外部威脅仍然存在,還有那難以避免的文明斷層風險。這些都需要周密的規劃和準備。
在星軌的引導下,聯邦議會很快製定了詳細的"地球留守支持方案"。資源分配委員會經過長達數十個晝夜的精密計算,決定為地球留守成員留下50的星核結晶儲備。這些珍貴的能源被妥善儲藏在鋼鐵城地下百米深處的特製容器中,容器表麵覆蓋著能量屏障,散發著柔和的藍色光芒。
工業設備的選擇更是經過精心考量。30的冶煉廠、機械廠被保留下來,這些設備不僅能夠維持現有生產水平,還保留了升級改造的潛力。技術團隊特彆設計了一套自動化維護係統,確保這些設備在未來數十年內都能正常運轉。
技術檔案副本被刻印在特製的合金板上,這種合金采用了最新的納米技術,能夠抵抗腐蝕和物理損傷。每一塊合金板都被存放在獨立的能量保護艙中,這些保護艙分布在全聯邦的五個重要據點,確保知識的安全傳承。
防衛部長烈爪提出了周全的防禦方案。100台最新型號的能量護盾發生器被部署在各主要聚居地,形成重疊的防禦網絡。20艘"守護者級防衛艦"在地球軌道上組成巡邏編隊,它們的傳感器能夠監測全球範圍內的異常情況。
2萬名經驗豐富的衛隊成員組成"地球防衛隊",這些戰士都是從各部落精選出來的精英,他們的裝甲在陽光下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防衛隊建立了快速反應機製,能夠在任何威脅出現時立即響應。
最讓人振奮的是通訊技術的突破。技術團隊研發的星際通訊器采用最新的星核能量核心,能夠跨越光年傳遞信息。每個通訊器都經過精心調試,確保信號傳輸的穩定性。通訊中心建立在鋼鐵城的最高點,天線陣列直指蒼穹。
"我們約定每三個月通訊一次,"通訊主管向議會保證,"這將讓兩個文明分支始終保持聯係。我們已經測試了各種極端情況下的通訊穩定性,包括太陽耀斑爆發時的乾擾環境。"
與此同時,文化院啟動了規模空前的"文明火種傳承計劃"。雲歌院長召集了1000名學者,開始編纂《恐龍文明全史》。這項工作極其繁重,需要整理從單細胞生物到聯邦成立的全部曆史。
在曆史檔案館裡,老學者鱗爪小心翼翼地整理著化石記錄。"看這裡,"他對年輕的助手說,爪尖輕點著全息投影,"這是最早的傷齒龍化石,距今已經有一億年。我們要讓後代記住,我們來自哪裡,我們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科技館內,科學家晶麵正在重現古代技術的製作過程。從最簡單的石器打磨到複雜的星核能源應用,每一個技術突破都被詳細記錄。"知識不能斷層,"她反複強調,複眼中閃爍著嚴肅的光芒,"這是文明的根基,每一個技術細節都可能在未來發揮關鍵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藝術家羽音走遍各個部落,收集詩歌、歌曲和繪畫作品。在飛翼族的懸崖聚居地,她記錄下古老的星空頌歌,那些旋律仿佛來自遠古;在河澤族的湖畔村落,她收集了用水波譜寫的樂曲,每個音符都流淌著生命的韻律;在銳爪族的平原營地,她記錄了狩獵的史詩,那些詩句中蘊含著勇氣與智慧。
"這些是文明的靈魂,"羽音對采訪她的記者說,"必須傳承下去。藝術讓我們記住自己是誰,而不僅僅是活著。"
所有內容都被精心鐫刻在特製的合金板上。總共製作1000卷,兩個文明分支各保存500卷。每卷合金板都采用最新的量子刻錄技術,能夠在極小的空間內存儲海量信息。
星軌建議將這些珍貴的檔案存放在特製的能量保護艙中。地球的保護艙建在鋼鐵城地下100米處的加固掩體內,采用三重能量屏障防護;"啟航號"上的保護艙位於艦體最安全的中央區域,能夠抵禦各種太空危險。
動員期間,感人的場景在各個角落上演。登艦成員主動捐贈個人物資給留守成員,而留守成員則精心準備星際禮物。
在鋼鐵城的工匠區,老石心正在為登艦的兒子製作一個精美的星象儀。工作室裡彌漫著木材和金屬的香氣,老人仔細打磨著每一個零件。"無論你飛多遠,"他喃喃自語,爪尖輕柔地調整著儀器的精度,"都能通過它找到回家的路。"星象儀上雕刻著地球的星座圖案,中心嵌著一小塊星核結晶,散發著柔和的光芒。
年輕的爪翼則將自己珍藏多年的技術筆記留給父親。筆記的封皮是用翼龍皮特製的,內頁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種公式和圖解,邊緣還有許多細心標注的疑問和思考。"這些是我這些年的研究心得,"他在扉頁上寫道,"希望對你們有用。"
中央廣場設立了特彆的告彆區。這裡每天都有感人的告彆場景:一對年輕夫妻緊緊相擁,妻子將一枚雕刻著兩人肖像的徽章彆在丈夫的衣領上;父親將傳家的工具套裝交給兒子,那套工具已經傳承了五代;朋友們互贈紀念品,承諾永遠保持聯係。
甚至不同部落之間也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銳爪族贈送石盾族特製的狩獵工具,那些工具的握柄上雕刻著兩個部落的圖騰;河澤族為飛翼族準備了水上生存裝備,采用最新的防水材料製作;樹棲族則貢獻了珍貴的藥用植物種子,這些種子被精心包裝在恒溫容器中。
在最後的登艦日,整個聯邦舉行了隆重的儀式。鋼鐵城中央廣場上聚集了數萬民眾,各部落的代表穿著傳統服飾,色彩斑斕的羽毛和鱗片在陽光下閃耀。
鐵刃站在觀禮台上,向整裝待發的殖民隊伍致意。他的聲音通過擴音係統傳遍整個廣場:"無論你們身在何方,記住:我們永遠是同一個文明,同一個家園。地球永遠等待著你們的消息,星空永遠向你們敞開懷抱!"
"啟航號"的艙門緩緩關閉,透過舷窗可以看到殖民成員們向地球做最後的告彆。在地麵上,留守成員仰望著天空,複眼中閃爍著複雜的情感——有不舍,有祝福,更有希望。許多老人帶著幼崽,指著天空講述著星際遷徙的故事。
星軌的能量場在太空中柔和波動,注視著這個已經做好全麵準備的文明。《演化觀察手冊自動更新著記錄:"文明展現出驚人的成熟度,雙分支發展模式大大提高了存續幾率。情感聯係與技術準備同樣完善,這是一個文明真正成熟的標誌。"
在星際觀測台上,銀輝和星瞳並肩而立,望著漸漸遠去的"啟航號"。艦尾的星核引擎噴出幽藍色的光芒,在深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軌跡。
"他們會成功的,對嗎?"星瞳輕聲問道,翅膜不自覺地微微顫動。
銀輝的複眼中映照著星空,爪中的數據板顯示著"啟航號"的各項參數都在正常範圍內:"隻要我們記住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就一定能找到前進的方向。地球和綠環星,都將是我們文明的家園。"
地球上的夜晚依然寧靜,但空氣中多了一份特殊的期待。在每個季度的第一個滿月之夜,星際通訊中心都會格外忙碌。技術人員早早調試好設備,民眾聚集在廣場上,等待著來自遙遠星係的問候。
當通訊器亮起,傳來"啟航號"成員的聲音時,整個地球都會陷入喜悅的寂靜。他們分享著在星際航行中的見聞,描述著從未見過的星雲和星係;地球這邊則講述著季節變遷、新生命的誕生、技術的進步。
兩個文明分支就像雙子星,雖然相隔光年,卻始終保持著聯係,共同延續著恐龍文明的傳奇。父母通過星際通訊看著孩子在太空中成長,孩子聽著地球上的故事入睡。科學家交換著研究成果,藝術家分享著新創作的作品。
而在無儘的宇宙中,星軌繼續著它的守護。銀紫色的能量場如同溫柔的懷抱,保護著這個學會在星空間延續文明的物種。恐龍的星際旅行不僅是一次空間遷移,更是一次文明的升華,是對生命價值最好的詮釋。每一次星際通訊的成功,每一個技術的突破,每一件藝術品的創作,都在訴說著這個文明的生命力與韌性。
在綠環星上,新的城市正在建立,那些建築既采用了最新的技術,也保留著地球傳統的元素;在地球上,古老的文明繼續發展,那些傳統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兩個世界,同一個文明,在星軌的守護下,書寫著屬於自己的星際傳奇。
喜歡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請大家收藏:()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