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曆日,綠環星的近地軌道仿佛一個繁忙而莊嚴的太空港。經過長達一年半的全麵升級改造,昔日的殖民母艦“啟航號”已然脫胎換骨,其長達三公裡的銀色艦體在永恒雙星綠環星的兩顆恒星)的光芒下,不再僅僅是反射光輝,而是從內而外透出一種溫潤而強大的能量光澤,仿佛一塊經過精心雕琢、注入靈魂的宇宙瑰寶。艦體外部新加裝的流線型附加模塊,以及偶爾掠過其表麵的、如同水波般蕩漾開的青金色能量漣漪,都無聲地訴說著它所經曆的深刻變革。混沌防禦網的順利建成並成功通過測試,如同在最堅固的基石上又澆築了一層堅不可摧的合金,為整個恐龍綠星族聯合文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與向外探索的磅礴雄心。
此刻,在“啟航號”那堪比新地球城聯邦議會廳般寬敞的艦橋指揮中心內,一場注定將銘刻於文明豐碑的儀式正在舉行。銀輝身姿挺拔地站在中央指揮台上,他那身專門為此次遠航設計的指揮官製服上,徽章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在他身旁,一個特製的生態維持艙內,綠星族首領綠核的主體正散發著平和而堅定的翠綠色光輝,通過高帶寬的意識共鳴接口,遠程且實時地參與著這次盛會。他們麵前,是幾乎占據了整個前方視野的巨型全息星圖,其精細程度足以讓任何一位天文學家驚歎。星圖上,一條如同鑽石項鏈般璀璨醒目的光帶,從代表綠環星星係的光點出發,毅然決然地刺入深邃的宇宙背景,跨越了令人心生敬畏的二十光年虛空,最終連接到一個被星靈文明古老星圖標注為“天樞”意為“北鬥之首”,象征指引與開端)的遙遠星係。星靈資料庫中對這個星係的描述雖簡潔,卻足以點燃任何探索者的熱情:“恒星序列穩定,宜居帶範圍廣闊,富含液態水星球及高純度戰略資源,能量印記古老純淨,疑似存在獨立生命演化譜係之奇跡。”
銀輝的目光掃過艦橋上每一位成員的臉龐,也仿佛穿透了屏幕,看到了所有關注著此次遠征的同胞。他深吸一口氣,低沉而充滿磁性的聲音通過骨傳導擴音係統,清晰地回蕩在“啟航號”的每一個角落,也通過幾乎零延遲的量子超光速通訊,同步傳遞到地球鋼鐵城和新地球城的每一個廣場:
“各位同胞!各位戰友!各位與我們命運與共的綠星族朋友們!”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就在不久前,我們共同鑄就了守護家園的堅盾——混沌防禦網。它讓我們得以在喧囂的宇宙中享有片刻安寧。但是,文明的靈魂從來不在固步自封,恐龍先祖探索未知的勇氣,綠星族適應新境的智慧,早已融入我們的血脈!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並非為了告彆,而是為了宣告一個新時代的啟航!我們將不再滿足於鄰近星域的耕耘,而是要追隨星靈先賢的足跡,向著真正意義上的深空,向著二十光年外的天樞星係,邁出我們聯合文明最堅實、最遠大的一步!這不僅僅是一次探測,這是我們走向成熟星係文明的成人禮!”
此次遠征任務的核心,正是這艘煥然一新的“啟航號”。它的升級改造工程傾注了兩個文明的最高技術結晶。動力係統核心采用了第三代綠晶星核混合引擎,不僅在能量利用效率上提升了百分之四十,更實現了峰值狀態下0.8倍光速的持續巡航能力,這對於跨星係航行至關重要。艦體結構得到了全麵加強,關鍵部位如引擎艙、指揮中心、生命維持係統外部,都嵌入式安裝了小型化、模塊化的星靈能量屏障發生器,它們可以在千分之一秒內聯動啟動,形成局部或全局防護,足以抵禦常規的星際塵埃流、高能粒子風暴以及小規模的空間畸變。導航係統更是革命性的突破,深度融合了從星靈遺跡中破譯的星圖數據庫,其對引力場、暗物質分布的計算精度提升了數個數量級,使得長途星際航行的安全性與準確性有了質的飛躍。伴隨“啟航號”擔任“哨兵”與“工兵”角色的,是五艘最新型號的“探索者二號”探測艇。它們體型雖小,卻裝備精良,擁有更強的機動性和專用探測設備,負責前出偵查、精細地形測繪、定點采樣以及人員物資轉運。
探測團隊的組成體現了真正的融合與精英化。共計五百名成員中,不僅包括了恐龍文明最富經驗的宇航員、頂尖的天體物理學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工程師以及由風翎率領的精銳星際陸戰隊,綠星族也派出了規模空前的代表團。這其中,有能通過觸摸土壤、感知大氣流動就能判斷星球生態潛力的“生態感知者”;有能通過意識波紋與未知生命形式進行最基礎情感溝通的“意識連接專家”;甚至還有幾位罕見的“曆史共鳴者”,他們或許能從天樞星係可能存在的文明遺跡中,讀取到湮沒的曆史碎片。這是一支知識結構完整、應對能力全麵的星際探索勁旅。
就在啟航前最後二十四小時的全係統壓力測試階段,星軌的指引如同以往一樣,精準而悄然地降臨。導航官星羽,這位擁有罕見三維空間直覺的雌性恐龍人,在最後一次核對躍遷參數時,發現主導航計算機的星圖數據庫中,自動更新了一條被高亮標記為“星靈跨星係航道天樞方向)”的優化路徑。這條航道並非理論上最短的直線,而是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宇宙領航員精心規劃的一般,巧妙地串聯起沿途幾個質量適中的恒星的引力勢阱,形成了數個極其高效的天然“引力跳板”。超級計算機“航跡”模擬運算了上萬次,結果顯示,充分利用這些跳板進行連續的引力彈弓加速,可以將預計的航行時間從傳統理論計算所需的數年,大幅縮短至驚人的三個月!這無疑大大降低了長期太空飛行對人員心理生理的挑戰,也減少了任務的不確定性。更至關重要的是,航道信息的附錄裡包含了一條用醒目符號標注的預警:“警告:天樞星係外圍柯伊伯帶以外區域,存在周期性‘能量風暴’帶,強度評級:中等偏上,能量屬性:未知混雜性。強烈建議艦船在進入星係前零點一光年處,提前開啟全艦一級聯合防護屏障,直至完全穿越風暴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星曆日,一個被兩個世界共同銘記的時刻。在綠環星和地球上,數以億計的居民通過高清晰度全息直播,目睹了“啟航號”點燃推進器的壯麗景象。巨大的引擎噴口先是醞釀出幽藍與翠綠交融的能量輝光,隨後猛然爆發出足以照亮附近小行星帶的璀璨光流。“啟航號”龐大的艦體緩緩脫離同步軌道,調整姿態,最終如同一支被文明意誌射出的銀箭,義無反顧地紮進了無垠的黑暗星海,隻在身後留下一道漸漸消散的能量尾跡。
長達三個月的航行,大部分時間是在深邃的寂靜中度過的。艦上生活區模擬出日夜交替,成員們按照嚴密的輪班表值守。工程師們定期巡檢每一個關鍵係統,科學家們則忙著校準儀器,分析沿途采集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暗物質分布等數據。穿越預設的引力跳板點時,艦體會產生一種奇妙的失重和拉伸感,時空仿佛在瞬間被扭曲又複原,先進的慣性阻尼器將這種不適感降到了最低。食堂裡,來自兩個文明的食物香氣混合在一起,恐龍人享用著合成肉排和高能量膏,而綠星族則待在特定的光照營養艙中,進行著他們的光合作用補充。儘管有各種娛樂設施和心理疏導程序,但對遙遠目標的期待與對未知的隱約不安,仍是航行中不變的背景音。
當“啟航號”按照星軌提示,在距離天樞星係零點一光年處,由銀輝親自下令啟動覆蓋全艦的星靈能量屏障時,所有艦橋成員都目睹了令人終生難忘的一幕。前方原本看似平靜、唯有繁星點綴的虛空,驟然間活躍起來!一片浩瀚無垠、色彩詭異斑斕的能量渦流帶橫亙在航道上,仿佛宇宙巨獸沉睡時呼出的氣息,充滿了夢幻般的美麗與致命的危險。傳感器讀數瘋狂跳動,顯示那裡的能量密度極高,帶電粒子流如同狂暴的瀑布,不時爆發出足以瞬間氣化小型隕石的能量閃電。然而,“啟航號”周身的青金色屏障穩如泰山,如同最堅韌的護盾,將洶湧的能量亂流輕柔地偏轉、吸收或中和,艦體內部僅僅感受到極其輕微的、幾乎難以察覺的嗡嗡聲。所有成員,尤其是經曆過早期太空探險艱難的老兵,都無比清晰地認識到,如果沒有星軌那關鍵的風險預警和這強大的屏障技術,這次雄心勃勃的遠征很可能在抵達目標前就遭遇滅頂之災。
平穩穿越了能量風暴的洗禮,“啟航號”仿佛穿過了一道無形的門戶,天樞星係的壯麗畫卷終於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探測隊麵前。這是一個比太陽係略大的恒星係統,中心一顆處於青壯年的g型恒星暫命名“天樞星”)穩定地燃燒著,散發著溫暖的光芒。初步的廣域掃描結果就讓整個任務中心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星係宜居帶內,赫然存在著三顆類地行星!而且遙感數據傳回的分析結果令人振奮:這三顆星球的大氣成分氮氧比例適宜,有害氣體含量極低)、表麵平均溫度介於零下二十攝氏度至四十攝氏度之間)、全球液態水覆蓋率從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七十不等)乃至深層土壤的有機質和礦物質含量,都驚人地符合甚至優於恐龍文明和綠星族的生存需求指數!
探測隊立即像被注入強心劑般投入緊張有序的工作。五艘“探索者二號”探測艇如同離巢的蜂鳥,被分成三個小組,分批前往這三顆被臨時編號為“天樞一號”岩石地貌豐富,有大型峽穀)、“天樞二號”氣候溫和,植被茂盛)、“天樞三號”海洋麵積廣闊)的星球進行詳細勘察。
其中,“天樞三號”星球因其表麵超過百分之七十被蔚藍色的海洋覆蓋,以及大陸上點綴著的如同翡翠般的森林和草原,被隊員們親切地稱為“蔚藍星球”。一艘探測艇選擇在一片靠近大河流域入海口的衝積平原上降落。艙門打開,探測隊員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空氣清新,含氧量略高於地球,讓人精神一振。放眼望去,是茂盛的、從未見過的植物群落,有的像放大的蕨類,有的則類似結著發光果實的灌木。地質學家忙著采集岩石樣本,環境學家監測著大氣數據和微生物含量。
很快,生物學家傳來了更令人激動的消息。通過隱蔽的高倍率攝像機和聲音采集器,他們發現了智慧生命的萌芽跡象!那是一種群居的、體表覆蓋著濃密銀灰色毛發的生物,體型大致相當於地球上的狐狸,卻擁有異常靈巧的前肢,能夠使用精心打磨過的黑曜石片切割植物莖稈,挖掘地下塊莖。更令人驚訝的是,它們的社會結構似乎相當複雜,通過一係列高低起伏、含義豐富的鳴叫聲進行溝通協作,甚至出現了簡單的分工跡象。然而,深入的觀察和分析確認,這些生物仍處於非常原始的部落階段,沒有發展出象征性語言、文字、工具製造beyond石器時代水平,更沒有任何建築或對環境的大規模改造痕跡。探測隊嚴格遵守《星際探索倫理憲章》,絕不主動接觸,僅進行遠距離、非乾擾性的觀察和數據記錄,並小心翼翼地在遠離其活動區域的地方采集了土壤、水源和植物樣本,生怕一絲一毫的外來影響會乾擾這個可能正在走向智慧之路的物種的自然演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在“天樞一號”和“天樞二號”星球上,探測隊選擇了地質穩定、視野開闊的區域,建立了多座自動化的“臨時觀測站”。這些銀白色的金屬設施如同散落在異星大地上的珍珠,裝備了能夠長期自主工作的多功能傳感器陣列,持續不斷地記錄著天樞星係的恒星活動周期、各行星的氣候模式、地質構造變動、磁場強度以及詳細的資源光譜分布圖。傳回的數據初步表明,這兩顆星球同樣環境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具備極高的未來殖民和資源開發價值。
然而,真正讓整個任務達到高潮的,是對星係外圍一顆巨大的類木行星——“天樞巨神星”的探測。一艘負責外圍掃描的探測艇在飛越其複雜的衛星係統時,傳感器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烈信號反饋!進一步勘探揭示,在“天樞巨神星”的強引力束縛下,其外圍的一條穩定軌道上,竟然存在著一條由無數星核結晶碎片組成的、寬度超過三萬公裡的璀璨礦帶!這些結晶碎片大小不一,小的如塵埃,大的如同山巒,在恒星的照耀下反射出誘人的幽藍色光芒。初步的成分分析表明,這條礦帶中的星核結晶純度平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上,其總儲量經過保守估算,竟然是地球與綠環星已探明星核資源總和的十倍,甚至可能更多!最讓能源專家們欣喜若狂的是,反複的、高靈敏度的能量掃描確認,這片廣袤的、價值無可估量的礦帶區域,完全沒有檢測到任何混沌能量的汙染痕跡,開采環境堪稱“絕對潔淨”和“極度安全”。這不僅僅是發現了新家園,更是找到了一個足以支撐聯合文明未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飛躍式發展的、近乎無限的能源寶庫!
銀輝站在艦橋,看著主屏幕上傳來的礦帶掃描圖像和“蔚藍星球”的生命信號數據,即便是以沉穩著稱的他,也難以抑製胸腔中澎湃的激動。他立即下令啟動超空間通訊器,將這一係列足以改變文明命運的重大發現,連同詳儘的初步數據包,以最高優先級傳回了數光年外的綠環星和地球。
消息如同宇宙風暴般席卷了兩個世界。雙域議會召開了緊急聯席會議,議員們看著傳回的高清圖像和數據報告,無不感到震撼與狂喜。經過短暫而高效的辯論,議會全票通過了一項曆史性的決議:立即啟動“天樞星係第一階段開發計劃”!首先在環境相對溫和、資源易於獲取的“天樞二號”星球上,利用“啟航號”攜帶的模塊化組件,建立一個小型但功能齊全、具備自我擴展能力的“永久探測與前沿基地”,作為後續大規模資源開采、深入科學考察和潛在殖民活動的戰略支點。同時,議會授權“啟航號”探測隊繼續對天樞星係進行為期至少六個月的深入細致考察,全麵評估三顆宜居星球的生態環境、資源分布和潛在風險,為下一步的決策提供最堅實的科學依據。
星軌在《演化觀察手冊》中,以一如既往的客觀筆觸,記錄下了這劃時代的一步:
“星際紀元7年,由恐龍文明與綠星族聯合發起的首次跨星係探測計劃取得遠超預期的圓滿成功。旗艦‘啟航號’憑借其深度技術改造與關鍵的外部航道指引,安全跨越二十光年之遙,抵達目標天樞星係,並成功發現三顆具備極高即時宜居性的行星,以及一條儲量空前、品質純淨的無汙染星核結晶礦帶。
乾預方式評注:本次引導嚴格限定於宏觀導航輔助與風險規避範疇提供引力跳板航道、預警能量風暴),未對星係內部的具體資源分布、生命存在形式等微觀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直接揭示。所有的發現與成果,均源於該聯合文明自身先進的探測技術、科學的決策流程以及探險隊員們的勇敢與智慧。此舉確保了探索過程本身所蘊含的未知性、挑戰性,以及最終成功時那份純粹而巨大的成就感和自主性。
跨星係探測的成功,其意義遠不止於物理空間的拓展與資源儲備的激增。它標誌著該文明在心理層麵和技術層麵均已徹底突破單一恒星係的束縛,證明了其具備獨立規劃、組織、執行跨越巨大星際距離的複雜遠航任務的能力。此乃一個文明從‘行星際文明’向‘星係數文明’躍升的關鍵質變點。自此刻起,其未來的發展軌跡、麵臨的挑戰以及對宇宙格局的潛在影響力,均已步入一個全新的、更加廣闊和不可預測的維度。”
“啟航號”如同一位沉默的守護者,靜靜地懸浮在“蔚藍星球”的軌道上,艦體下方的星球緩緩旋轉,展示著它的生機與奧秘。艦橋上,銀輝與主要團隊成員們齊聚,凝視著主星圖上那顆已被詳細標注的天樞星,眼中閃爍著的不再僅僅是興奮,更是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與對未來的無限憧憬。這次遠征的成功,不僅僅是為文明找到了新的家園和寶藏,更是徹底點燃了走向深空的文明之火。恐龍與綠星族聯合文明的命運篇章,從此翻開了更加輝煌的一頁。
喜歡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請大家收藏:()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