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沙漠?離彆:雪山線索與喇嘛身份_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 > 第25章 沙漠?離彆:雪山線索與喇嘛身份

第25章 沙漠?離彆:雪山線索與喇嘛身份(1 / 1)

黑水城的死寂,在沙之吞噬者湮滅後,顯得愈發沉重。科考隊迅速整理了剩餘的設備和珍貴的考古樣本,準備撤離這片被詛咒的土地。返程的路,因流沙退去而顯得平坦了許多,但每個人心頭都縈繞著劫後餘生的恍惚與對那位神秘向導的複雜情緒。

臨彆前,陳教授將「沙棘」拉到一邊,從貼身的口袋裡,取出一塊用軟布仔細包裹的物件。打開一看,是一片深褐色的、邊緣粗糙的舊陶片,上麵刻畫著幾個模糊不清、線條古樸扭曲的符號,正是黑水城主殿壁畫附近發現的殘片。

“沙棘兄弟,”陳教授將陶片鄭重地放在「沙棘」掌心,眼神深邃,帶著學者特有的敏銳與一絲不易察覺的托付,“這片陶,是從主殿廢墟裡找到的,上麵的符號,與壁畫上‘沙神’周圍的紋飾類似,很可能記載著某種古老的信息,或者……是指向其他類似存在的線索。我研究了大半輩子,也看不透其中的奧秘。你……非同一般,或許這陶片在你手中,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幫你找到下一個……目標。”

「沙棘」接過陶片,指尖傳來泥土燒製後的粗糲感,以及一種跨越千年的微弱信息殘留。無相紋路泛起一絲暖意,這並非強烈的情感衝擊,而是一種來自人類學者對未知的探索精神與信任的傳遞。這片古老的陶片,成為了連接過去與未來、知識與使命的新情感載體。

他點了點頭,將陶片小心收好。“謝謝教授,我會妥善保管。”

當隊伍終於走出“枯萎之喉”的最後一片沙丘,抵達沙漠邊緣的綠洲補給點時,所有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站在綠洲的邊緣,已經能感受到從北方吹來的、帶著冰雪氣息的涼風。

「沙棘」尋了一處安靜之地,再次取出那盛放著三枚核心的金屬盒。意識沉靜,「維度審判」的感知如同無形的信鴿,循著冥冥中的能量聯係,投向那遙遠而寒冷的北方。

【目標鎖定:極北雪域,雪山寺廟‘白居寺’地理坐標:北緯xx°,東經yy°)。】

【第四個核心確認:藏匿於白居寺主殿‘大經堂’內,一尊曆史約三百年的‘鍍金強巴佛’佛像內部。能量形態:冰藍色,性質偏向‘凝固’與‘信仰扭曲’,處於中活性狀態。】

【關聯威脅確認:‘雪之傀儡師’舊日眷族)。活動模式:已深度滲透白居寺,通過精神暗示與能量乾涉,操控部分僧侶及當地信徒,散布‘雪山神罰’、‘佛光異象’等謠言,扭曲純正信仰,收集恐懼與盲從之念,為核心提供養料,並逐步侵蝕寺廟守護結界。】

【環境評估:高海拔,極寒,常伴有暴風雪。社會結構:封閉的藏傳佛教寺廟及周邊信徒聚落。】

【建議身份:遊方喇嘛或朝聖僧人可利用語言、經文知識及對藏傳佛教文化的了解,自然融入寺廟環境,近距離接觸核心,並規避‘雪之傀儡師’的監視)。】

信息流冰冷而清晰。雪山,寺廟,被褻瀆的佛像,操控信仰的傀儡師……一個與沙漠的熾熱死亡截然不同,卻同樣危機四伏的舞台,已然拉開帷幕。

祂進行戰略推演與身份構建,迅速檢索著在雪域與雪靈族共處時學習的藏語發音、語法,以及接觸到的、關於高原宗教信仰的皮毛知識。「千麵擬態」核心開始微調,將沙漠向導的堅韌外殼褪去,注入屬於高原僧侶的、帶著虔誠、溫和與內在定力的精神特質。一個名為“洛桑”的、曾在著名寺院學習過的遊方喇嘛形象,逐漸在祂的意誌中變得豐滿、真實。

就在綠洲小鎮的市集旁,一小隊風塵仆仆、身著絳紅色僧袍的僧人引起了「沙棘」的注意。他們大約七八人,正圍坐在一起休息,麵帶愁容。領頭的是一位年紀稍長、麵容慈祥卻難掩疲憊的喇嘛,他正對著手中的一卷經書輕聲歎氣。

“……唉,貢布師弟病倒在了路上,我們之中,對《甘珠爾》和《丹珠爾》大論最精熟的就是他了。剩下的路程,沒有精通經文的人帶領念誦,總覺得少了主心骨,怕是不夠圓滿啊……”老喇嘛對身邊的年輕僧人們說道,語氣充滿了遺憾。

機遇,總是眷顧有準備的“人”。

「沙棘”——或者說,即將成為“洛桑喇嘛”的他——整理了一下因沙漠之行而略顯淩亂的衣著,調整呼吸,讓周身散發出一種屬於修行者的平和氣息。他步履沉穩地走到僧人們麵前,右手豎掌於胸前,用一口流利而地道的安多藏語,溫聲說道:

“諸位師父吉祥。打擾了,方才聽聞諸位需要懂經文的人同行?”

僧人們驚訝地抬起頭,看著這個突然出現、膚色黝黑卻眼神澄澈平靜的陌生男子。

領頭的老師傅打量著他,回了一禮,疑惑道:“這位師弟是?”

“我叫洛桑,”他微微躬身,語氣謙和而自然,“曾在色拉寺跟隨嘉措上師學習過三年,主要研習《般若部》與《律部》經典。如今正在遊學朝聖的路上,聽聞諸位師父欲往白居寺,不知可否容我同行,路上或可一起念誦經文,共積資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措辭得體,提到的色拉寺和經典名稱都準確無誤,瞬間贏得了僧人們的好感。

老師傅臉上露出喜色,但還是謹慎地將手中那卷用黃綢包裹的經書遞了過來:“洛桑師弟,你來得真是緣分。這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你可會念誦?”

「洛桑」雙手恭敬地接過經卷,觸手的瞬間,「千麵擬態」能力全開!經卷上的藏文字母如同活了過來,其發音、韻律、斷句方式以及其中蘊含的微弱精神意念,如同數據流般被瞬間掃描、理解、記憶並融入他擬態出的“洛桑”人格之中。

他緩緩展開經卷,目光沉靜地落在泛黃的紙頁上,開口念誦: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隻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直抵人心的穿透力與寧靜感。每一個音節都準確無誤,節奏平穩而充滿韻律,仿佛已經這般念誦了千百遍。更重要的是,那聲音中似乎自然流淌出一種對經文奧義的淺層理解與虔誠,讓聽者不由自主地心生寧靜。

僧人們,尤其是那位領頭的老師傅,眼中的疑慮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由衷的歡喜與敬佩。

“好!太好了!”老師傅激動地握住「洛桑」的手,“我是洛桑貢嘎,是這支小隊伍的領隊。洛桑師弟,有你加入,真是菩薩保佑!這下我們一定能順利抵達白居寺,圓滿完成這次朝聖了!”

得知「沙棘」要跟隨朝聖的僧人隊伍前往遙遠的白居寺,陳教授和小周等科考隊員前來送行。

陳教授將自己那個飽經風霜的羊皮水囊再次裝滿清甜的泉水,塞到「沙棘」手裡:“洛桑……兄弟,雪山上麵冷,氣候也乾,多喝點熱水,身子暖和。”他知道這個新名字,也尊重這份選擇。

小周則拿出一個鼓鼓囊囊的油紙包,裡麵是她特意晾曬的、去了刺的仙人掌肉乾,嚼起來略帶酸澀卻也能補充些微能量和水分:“洛桑哥,這個你帶著,路上餓了就嚼幾片,頂飽!”

「沙棘」——此刻已是「洛桑喇嘛」——接過水囊和仙人掌乾,鄭重地道謝。他的行囊裡,如今裝著三枚躁動漸息的舊日核心、指向不明的舊羅盤、承載古老信息的陶片、以及沉睡的向日葵種子。如今,又增添了充滿關懷的泉水與乾糧。

他跟著洛桑貢嘎師傅的隊伍,踏上了北上的路途。隨著海拔逐漸攀升,綠色的植被被皚皚白雪取代,空氣變得清冷而稀薄。

在路上,洛桑貢嘎師傅將一個打磨得光滑溫潤、銅質鎏金、手柄處纏繞著舊麻繩的小型轉經筒,遞給了「洛桑」。

“洛桑師弟,這個轉經筒,跟了我有些年頭了。”老喇嘛的眼神溫和而充滿智慧,“裡麵裝著精心抄寫的觀音心咒。在雪山上行走,心要靜,念要純。閒暇時,就轉一轉它,轉一圈,就等同於念誦了百遍經文,不僅能淨除業障,積累功德,也能保佑一路平安。”

「洛桑」恭敬地雙手接過轉經筒。入手沉實,銅質冰涼,但手柄處卻因長期摩挲而帶著溫潤的人氣。當他手指握住手柄,輕輕轉動時,內部機括發出均勻而安撫人心的“沙沙”聲,仿佛與這片雪域高原的脈搏產生了共鳴。無相紋路傳來清晰而持續的暖意,這不僅僅是一件法器,更是一位老修行者對新同伴的祝福與護持。這枚轉經筒,成為了他雪山之旅中,承載信仰、智慧與同行之誼的珍貴新載體。

隊伍中一個年紀最小、名叫紮西的小僧人,笑嘻嘻地用一根紅色的毛線,編了一個簡單的吉祥結,笨拙地係在「洛桑」的手腕上:“洛桑師兄,戴上這個,雪山神會保佑你的!走路不怕滑倒!”

「洛桑」看著手腕上那抹鮮豔的紅色,點了點頭。

他從背包裡拿出那個裝著向日葵種子的小布袋,這一次,他沒有將其係在水囊上,而是小心地係在了轉經筒的底座旁。

“等到白居寺,”他望著遠方雲霧繚繞的雪山之巔,那裡隱約可見寺廟金頂的反光,輕聲自語,“種子,應該就會發芽了吧。”

寒風吹拂著他身上嶄新的絳紅色僧袍,僧帽邊緣的絨毛輕輕晃動。他手中勻速轉動著經筒,口中隨著隊伍的步伐,低聲念誦著祈福的經文。沙漠向導「沙棘」的身影已然消失在黃沙儘頭,雪山喇嘛「洛桑」,正一步步走向那座被冰雪與隱秘危機籠罩的古老寺廟。

喜歡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請大家收藏:()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高三畢業後,我拿萬族做口糧! 肉身成聖:校花連夜翻我牆頭 重生魔警:我的係統是魅魔女王 再陪劉天仙度過漫長歲月 寂滅星芒 一朵破爛奇葩開在修仙界 從葬龍淵開始吞噬 武破極境 契約成婚:陸少掌心嬌甜又野 再婚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