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市的夜幕,被璀璨的人造燈火點燃,勾勒出冰冷而繁華的都市輪廓。然而,在這片鋼鐵森林的地下深處,州立博物館的修複實驗室內,氣氛卻凝重如冰。「文溪」站在實驗台前,上空那幅由六核共振投射出的南極終焉祭壇全息影像,如同潰爛的傷疤,無聲地昭示著迫在眉睫的危機。
71小時58分。
倒計時如同無形的枷鎖,套在整個世界的命運脖頸上,緩緩收緊。
麵對如此規模的威脅,縱使是身為外神化身的「麵」,也深知單憑一己之力,強行衝擊被重重防護的終焉祭壇,勝算渺茫。祂需要力量,需要援手,需要能夠分散敵人注意力、創造切入機會的棋子。
但祂並非孤家寡神。一路行來,那些被祂以不同身份守護過、也給予了祂溫暖與力量的人們,他們的麵孔如同星辰般在祂意識中閃爍。那些羈絆,此刻不再是擬態遊戲的附屬品,而是串聯起一張潛在力量網絡的關鍵節點。
祂迅速製定策略,神性的計算與人性的鏈接並行。祂沒有選擇廣撒網,而是精準地鎖定了三個最具代表性、也最能提供針對性幫助的群體。祂走向實驗室一角的保密通訊終端,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跳動,繞開了常規通訊協議,直接接入了幾條隱秘的、基於過往“偶然”留下的特殊聯係方式。
第一道通訊,飛向蔚藍的港灣。
虛擬光屏亮起,伴隨著些許電流的雜音,畫麵那頭是略顯搖晃的船艙內部,背景是熟悉的海浪輕拍船體的聲音。船長老鄭那張飽經風霜、胡子拉碴的大臉幾乎占滿了屏幕,他正守在一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的大鍋旁,手裡拿著長柄勺,顯然是在熬煮他最拿手、也是「阿海」在船上時常喝到的海鮮粥。
“誰啊?這大晚上的……”老鄭粗聲粗氣地嘟囔著,當他看清加密信號源顯示的特定識彆碼那是「阿海」離船前,以防萬一留下的一個極其隱蔽的聯絡標記)時,聲音戛然而止。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嚴肅,放下勺子,湊近屏幕,壓低聲音:“阿海?是你嗎?出什麼事了?”
「文溪」沒有顯露真容,聲音也經過處理,帶著一絲電子合成的沙啞,但核心信息清晰傳遞:“鄭船長,是我。需要幫助,情況緊急。目標,南極冰原。”
沒有多餘的解釋,沒有來龍去脈。然而,老鄭在聽到“南極冰原”這個匪夷所思的目的地時,眼中僅僅是閃過一絲驚訝,隨即便被一種“果然如此”和“義不容辭”的篤定所取代。他猛地一拍大腿,聲音斬釘截鐵,透過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媽的,就知道你這姑娘……不,你這家夥,攤上的都不是小事!南極?真他娘夠遠的!沒問題!”他回頭衝著艙外吼了一嗓子:“全體都有!取消所有休整!目標變更!給老子用最快速度檢修主炮和引擎!24小時!24小時內,‘破浪號’必須抵達明珠市外海指定坐標!違令者老子把他扔海裡喂魚!”
吼完,他轉回頭,看著屏幕,語氣放緩了些,卻依舊帶著不容置疑的堅決:“阿海的事,就是老子‘破浪號’全船的事!你放心,24小時內,保證到位!咱們那門老夥計主炮,剛保養完,炮彈管夠!兄弟們也都不是孬種!”
畫麵外傳來水手們嘈雜而興奮的應和聲,以及迅速跑動、搬運器械的聲響。一種臨戰前的、混雜著緊張與信任的熱烈氣氛,透過屏幕彌漫開來。
第二道通訊,連接沙漠的死寂古城。
信號切入時,畫麵那頭是昏黃的防風燈燈光,映照著黑水城遺址臨時營地內粗糙的牆壁。陳教授戴著老花鏡,正伏案研究著一張剛剛拓印下來的、布滿奇異扭曲符文的巨大壁畫拓片。通訊接入的提示音讓他抬起頭,當他識彆出那個特殊的、屬於“沙棘”的緊急聯絡頻率時,鏡片後的眼睛驟然亮起。
“沙棘兄弟?”陳教授的聲音帶著學者特有的沉穩,但一絲不易察覺的激動泄露了他的心情,“你終於聯係我們了!我們剛剛有了重大發現!這壁畫上記載的,是一種遠古文明用來對抗‘混沌侵蝕’的防護符文陣列,雖然殘缺,但核心原理……”
「文溪」直接打斷了他,聲音依舊平穩:“陳教授,需要您和符文的知識,立刻動身,前往明珠市。目標,南極,對抗混沌。”
陳教授愣了一下,隨即臉上露出了混合著震驚與了然的神情。他幾乎沒有絲毫猶豫,猛地站起身,小心地將那張巨大的符文拓片卷起,放入特製的防水筒中,語氣堅決:
“明白了!當天在黑水城,若不是你憑借對地理和危險的驚人洞察力,我們考古隊早已全軍覆沒。這份恩情,我們一直銘記於心。”他一邊快速收拾著桌案上的其他研究資料和幾個密封的小袋子,一邊對旁邊的年輕隊員喊道:“立刻通知所有人,終止當前勘探!攜帶所有重要樣本和設備,尤其是符文投影儀和那些沙粒樣本,我們一小時後出發!趕往明珠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的動作迅捷而有序,帶著學者麵對未知挑戰時的興奮與責任感的眼神,清晰地傳達了他的態度。
第三道通訊,喚醒了沿海小鎮的記憶。
信號接通,畫麵背景是珊瑚鎮熟悉的碼頭,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海水的鹹腥與劫後餘生的寧靜。老漁民李伯正坐在小馬紮上,和幾個年輕漁民一起修補著漁網,粗糙的手指靈活地穿梭。特殊的通訊器響起時,他有些笨拙地接聽起來。
當聽到那個熟悉而沉穩的聲音,儘管經過處理,但他直覺地認出了那是“汐醫生”說出“需要幫助,前往南極”時,李伯修補漁網的手停頓了。他沉默了幾秒,並非猶豫,而是在消化這個遠超他一生航海經驗的目的地。
然後,他抬起頭,對著通訊器,也用周圍漁民都能聽到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汐醫生救了我們珊瑚鎮,救了我們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海。這份恩情,比海深。彆說南極,就是天涯海角,隻要汐醫生開口,我們皺一下眉頭,就不配當這片海養大的漢子!”
他放下手中的梭子,站起身,對著碼頭上或修補漁網、或整理船隻的漁民們喊道:“能出海的,經驗足的,自願報名!帶上咱們最好的家夥什!把上次淨化後存起來的‘乾淨海水’都帶上!家夥都檢查一遍,該加固的加固!”
很快,一支由二十名經驗最豐富、體格最健壯的老練漁民組成的隊伍集結完畢。他們沉默而迅速地行動著,檢查船隻引擎,將一桶桶封裝好的淨化海水搬上船,同時,他們將日常使用的、堅韌無比的粗麻漁網用特殊的油脂浸泡、用結實的皮繩在關鍵節點進行了額外的加固——這些漁網,或許在關鍵時刻,能像困住狂暴的海魚一樣,暫時困住那些不可名狀的混沌生物。
24小時後,明珠市,三號碼頭。
海風帶著都市特有的喧囂與淡淡的燃油味吹拂著。“破浪號”貨輪那龐大的、漆成深藍色的船身,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穩穩地停靠在指定的泊位。甲板上,水手們正在做最後的整理,將一箱箱物資——包括厚實的防水帳篷、高能量的壓縮餅乾、專業的抗寒衝鋒衣以及保養良好的武器彈藥——通過舷梯運下船。
船長老鄭穿著一件舊皮夾克,站在船舷邊,目光銳利地掃視著碼頭。當他看到「文溪」此刻已調整氣質,更接近“阿海”的某種內在神韻)出現在碼頭時,用力地揮了揮他那粗壯的手臂,臉上露出了一個混雜著擔憂與信任的、極其複雜的笑容。
幾乎前後腳,陳教授帶領的考古隊車輛也抵達了。他們帶來了便攜式的精密儀器,包括那台可以放大和投影符文拓片的便攜式投影儀,以及幾個貼著標簽、小心保管的樣本箱。陳教授下車後,與老鄭對視一眼,兩位不同領域的長者,因為同一個人儘管身份不同)的召喚,在此刻達成了無聲的默契。
最後抵達的是李伯的漁民船隊。幾艘經過改裝、適合遠航的中型漁船緩緩靠岸,漁民們扛著加固過的漁網、提著特製的水桶這些日常工具已被他們巧妙地改造,內部襯上了特殊的塗層,以期能暫時承載或乾擾異常能量),以及那幾桶至關重要的淨化海水,沉默而有序地登岸。
三方人馬,著裝各異,氣質迥然——有粗獷豪邁的水手,有文質彬彬的學者,有樸實堅韌的漁民。他們聚集在碼頭上,彼此之間沒有過多的寒暄,目光卻都不約而同地聚焦在「文溪」身上。沒有人追問祂為何能以“文溪”的身份出現,也沒有人質疑前往南極的荒謬與危險。他們隻認準了一點:眼前這個人,無論叫什麼名字,是什麼身份,都曾在他們最危難的時刻挺身而出,守護了他們所珍視的一切。如今,輪到他們來回報這份守護之情。
碼頭旁,一家通宵營業的小餐館內。
老鄭大手筆地包下了三張圓桌,熱氣騰騰的海鮮粥被端了上來,濃鬱的香氣瞬間驅散了夜深的寒意。粥是按照“破浪號”上傳統的配方熬煮的,裡麵加入了李伯特意從珊瑚鎮帶來的、曬得恰到好處的乾貝,鮮味更加醇厚。
“來來來,都彆客氣!到了南極那鬼地方,想吃口熱乎的都難!”老鄭給每人都盛上滿滿一大碗,嗓門洪亮,“不管多冷,喝了這粥,身子暖了,心也就定了!”
陳教授則從自己的行囊裡,拿出一個油紙包,裡麵是厚厚一疊顏色深褐、質地紮實的雪域青稞餅,乃是當時離開雪山時,雪靈族贈送的儲備糧。他將餅分給眾人,並解釋道:“這是雪域高原的食物,極其抗餓,能在寒冷環境下快速補充熱量和體力。大家帶上一些,關鍵時刻能頂大用。”
「文溪」坐在眾人中間,捧著那碗熟悉的海鮮粥,粥的溫度透過粗陶碗壁傳來。祂喝了一口,那鮮甜溫暖的味道,與記憶中在“破浪號”甲板上、就著海風喝下的那碗粥重疊;看著陳教授分發的青稞餅,又想起在雪山寺廟,喝著酥油茶、嚼著類似乾糧的時光;甚至更早,在古鎮書樓,王嬸那碗清淡卻溫暖的醃蘿卜粥,老沈那鍋用料實在的蔬菜鍋……這些來自不同地域、不同人們、卻同樣承載著關懷與生存智慧的“食物”的記憶碎片,如同涓涓細流,在祂意識中彙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祂能清晰地感覺到,掌心中那團由秩序與守護意誌凝聚而成的能量光球,在這些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記憶滋養下,光芒似乎變得更加溫潤、凝實,內部流轉的能量也愈發穩定、磅礴。這一點一滴的溫暖,看似微不足道,卻在此刻,化為了對抗終極嚴寒與混沌的、最堅實的基石。
老鄭拍著腰間,那裡掛著一個酒壺,他咧嘴笑道:“老子還帶了烈酒,南極再冷,也不怕!”
李伯則檢查著漁民們帶來的漁網和水桶,低聲囑咐著使用的要領。
陳教授則與助手再次確認了符文投影儀的工作狀態,以及那些沙粒樣本的密封情況。
看著這群因為信任而集結、各自貢獻著力量的人們,「文溪」沉默地喝完了碗裡的粥。祂知道,這些援軍,他們的力量或許在舊日支配者麵前顯得渺小,但他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物資和設備,更是代表著被守護的文明各個側麵的縮影——海洋的航行與堅韌、沙漠的古老知識與大地力量、沿海的生命活力與淨化意誌。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混沌的一種否定。
而他們帶來的物資——“破浪號”的主炮、陳教授的符文拓片與沙粒樣本、李伯的淨化海水與加固漁網——無一不是曾起過重要作用的核心能力與物資。。
集結完畢。短暫的休整與能量補充後,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投向「文溪」。下一步,將是如何將這支混雜卻堅定的力量,投向那片遙遠的、決定世界命運的冰封地獄。
南極的終焉祭壇,等待著它的挑戰者。而挑戰者們,已然攜帶著人間的溫暖與守護的意誌,踏上了征途。
喜歡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請大家收藏:()湮滅五行:舊日之燼手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