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的冰寒、霧隱鎮的粥香、雪域的聖潔、都市的喧囂……無數場景與情感在「麵」的意識中如潮水般退去,留下沉澱後的寧靜。祂並未選擇直接回歸明珠市的博物館,也沒有立刻前往任何已知的坐標。一種源自本能的指引,讓祂在一個平凡的午後,於一趟長途汽車的終點站下了車。
這是一個地圖上未必會標注詳儘的無名小鎮。
小鎮安靜地匍匐在山林邊緣,幾條主要街道交彙處便是小小的中心。空氣清新,帶著草木和泥土的氣息,遠山如黛,天空是一種洗過的湛藍。巷口一家老舊的雜貨店,老板正吭哧吭哧地從一輛小貨車上卸下成箱的貨物,塑料箱摩擦地麵發出沙沙的聲響。隔壁的包子鋪,巨大的蒸籠壘得老高,白色的蒸汽洶湧而出,帶著麵食和肉餡混合的、樸實而誘人的香氣,彌漫在整條小巷。幾個孩子追逐著一隻皮球,歡笑聲和腳步聲在石板路上回蕩,驚起了路邊電線杆上歇腳的幾隻麻雀。
一切都很普通,普通得令人心安。
「麵」沿著安靜的街道走了一小段,找到一家掛著“悅來客棧”牌匾的小樓。木質的牌匾有些年頭,邊角有些剝落,卻擦拭得乾淨。走進門,櫃台後一位頭發花白、麵容慈祥的老掌櫃正戴著老花鏡看報紙,聽到腳步聲,他抬起頭,推了推眼鏡,臉上立刻堆起了溫和的笑容。
“先生,一個人?路上累了吧?”老掌櫃的聲音帶著此地特有的、慢悠悠的腔調,他放下報紙,從櫃台後拿出一個暖水瓶和一個粗瓷杯,熟練地倒了一杯熱水遞過來,“喝點熱水緩緩。咱們這兒地方小,但清淨,房間也乾淨。”
「麵」接過杯子。粗瓷杯壁很厚,杯沿有幾處因常年使用而產生的磨損痕跡,但確實洗刷得乾乾淨淨,透著一種被時光打磨後的溫潤。熱水的溫度透過杯壁穩穩地傳來,並不滾燙,卻恰到好處地驅散了一路風塵帶來的些微疲憊。
“謝謝。”祂輕聲道。
房間在二樓,陳設簡單,一張木床,一張桌子,一把椅子,窗明幾淨。推開窗,可以看到遠處起伏的山巒和近處錯落的屋頂,偶爾有幾聲犬吠和孩子的嬉鬨傳來,更襯得四周寧靜。
將那個看似普通、卻沉重無比的行囊放在桌上,「麵」靜靜地站了一會兒。窗外,夕陽正緩緩沉向山脊,將天邊染成溫暖的橘紅色。是時候了。
祂打開行囊,沒有急切,而是帶著一種近乎儀式的鄭重,將裡麵的物品,一件一件,小心翼翼地取出,在鋪著素色桌布的桌麵上,依次排列開來。
刹那間,原本樸素的房間,仿佛被注入了萬千色彩與故事。每一件物品都自主地散發著與其本質相應的、柔和而堅定的淡光,交織成一片靜謐而輝煌的光之圖譜。光芒並不刺眼,卻蘊含著磅礴的情感與記憶的力量。
「麵」的目光平靜地掃過這些陪伴祂走過漫長旅途的夥伴,開始進行一種源於本能的分類與整理:
【情感載體】
這些是羈絆最深的凝結,是祂與一個個具體的人、一片片具體的土地之間,最直接的情感聯結。
醃蘿卜罐新舊兩個):來自霧隱鎮王嬸。舊罐粗樸,罐身帶著歲月的磕碰,縈繞著溫暖的、如同晨曦炊煙般的淡白色光芒,內部仿佛封存著那個風雨之夜的溫暖與後續無數個安穩清晨的粥香。新罐略大,紋路更清晰,光芒更新鮮一些,同樣散發著令人心安的淡白微光。它們是起點,是化身“老陳”最初感受到的人間善意。
沙棗核手串:來自沙漠邊緣的阿婆。深褐色的棗核每一顆都溫潤如玉,此刻散發著沉穩的、如同大漠落日餘暉般的淡棕色光芒,隱隱傳來小巴圖清脆的笑聲和沙漠烈日的慷慨。
貝殼手鏈新舊兩串):舊串來自珊瑚鎮阿潮,白色小海螺微微發燙,散發著清澈的、帶著海洋氣息的淡藍色光芒,仿佛能聽到海浪的聲音和少年純真的感激。新串來自霧隱鎮趙娃子和孩子們,鏈珠更飽滿,刻著“霧隱鎮永遠等你”的貝殼小牌閃爍著同樣清澈卻更加活潑的藍光,承載著新生代的承諾與期盼。
冰玉:來自雪域阿雪。清澈剔透的玉身內部,仿佛有冰雪精靈在舞蹈,散發著純淨而凜冽的冰藍色光芒,映照著雪山之巔的純淨祝福與那個笨拙雪人的真摯笑臉。
·
草帽:來自古鎮書樓老沈。陳舊的草帽帶著陽光和書卷的氣息,散發著樸素的、如同古老木質般的淡黃色光芒,仿佛還能看到老沈伏案修複古籍時那沉穩專注的背影。
青銅修書刀&向日葵種子:同樣來自老沈。修書刀古樸沉實,流淌著沉靜的、如同青銅鏽跡般的青綠色光芒,蘊含著“修複”與“秩序”的意誌。旁邊那個小布袋裡的向日葵種子,則散發著充滿生機的、躍動的嫩綠色光點,代表著生命、希望與未來的期許。
舊羅盤:來自船長老鄭。黃銅指針安靜地指向北方,盤麵上那“破浪”二字不再閃爍血紅,而是散發著堅定的、如同曆經風浪洗禮後的金屬般的暗金色光芒,象征著永不迷航的勇氣與信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轉經筒:來自雪山喇嘛洛桑貢嘎。筒身布滿裂紋,卻依舊散發著祥和而莊嚴的純白色光芒,內部隱約傳來低沉的誦經聲,充滿了安撫與堅定的力量。
貝殼藥罐空):來自珊瑚鎮王嬸後來贈送)。曾經容納六枚核心的罐體,此刻雖然空空如也,表麵卻流轉著柔和的、仿佛月華般的乳白色光芒,記錄著那段驚心動魄的聚合與淨化之旅。
【人類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