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時剛過,京城的朱雀街已被喜慶的紅綢裹滿。
景淮初身著大紅織金喜服,腰間係著楚清顏繡的流雲紋玉帶,騎在一匹雪白的駿馬上,身後跟著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兩隊吹笛手奏著《鳳求凰》,笛音清亮。
八名轎夫抬著裝飾滿石榴花的紅轎,轎簾繡著纏枝蓮與桃花,隨風輕晃。
還有提著食盒、捧著禮盒的侍從,隊伍從皇子府一直延伸到巷口,引得沿街百姓早早圍在路邊,踮腳張望。
“快看!是五殿下的迎親隊伍!”一個穿藍布衫的孩童拽著母親的衣角,指著馬背上的景淮初,眼裡滿是興奮。
而在旁邊的婦人笑著點頭,手裡還攥著塊準備接喜糖的帕子:“聽說今日明慧縣主出嫁,按縣主最高規格來的,這陣仗可比去年李尚書家的小姐風光多了!”
景淮初勒住馬韁,目光落在前方“鎮國將軍府”的朱紅匾額上——匾額下掛著紅綢,兩側的石獅子係著彩球,府門虛掩著,隱約能看見院裡飄出的桂香與笑聲。
就在他剛要翻身下馬時,便看見府門“吱呀”一聲推開,楚清瑤與若瑄並肩站在門檻後,兩人都穿著淺粉色襦裙,手裡各拿著張紅紙,顯然是早備好的攔門禮。
“景淮初,想娶我妹妹,可沒那麼容易!”楚清瑤笑著上前一步,晃了晃手裡的紅紙:“先答我們幾個問題,答對了才能進門!”
若瑄也跟著點頭,把另一張紙遞過去:“答對了還有附加題,可得好好表現。”
景淮初無奈地笑了笑,眼底卻滿是縱容:“好,你們問,我定知無不言。”
楚清瑤清了清嗓子,念出第一個問題:“我妹妹最愛吃的蜜餞是什麼口味?在江南外祖家時,她一次能吃幾塊?”
“桂花味。”景淮初想都沒想就答,語氣帶著笑意:“去年在江南,她一次吃了三塊,還說外祖家的蜜餞比朝陽城的甜,最後被嶽母念叨‘吃多了牙疼’,才戀戀不舍地放下。”
楚清瑤愣了愣,沒想到他記得這麼清楚,連忙念第二個問題:“我妹妹改良了望塔時,最在意的零件是什麼?
她跟你說過,那個零件改好後,能讓將士們省多少力氣?”
“是滑輪。”景淮初的語氣認真起來:“她跟我說,滑輪改用江南銅料後,比原先的輕三成,將士們組裝時能省大半力氣,西哨卡的士兵還特意寫信來謝她。”
“算你過關!”楚清瑤收起紅紙,若瑄卻笑著遞上紙筆:“附加題來了咯,請殿下畫一幅你和清顏的小像,要畫出你們最有紀念意義的模樣,畫得不好,可不讓進門哦。”
周圍的百姓頓時起哄,景淮初接過紙筆,略一思索,便在紙上畫了起來。
景淮初的筆觸雖不如程明遠細膩,卻格外傳神:畫裡的楚清顏穿著淺碧色衣裙,正蹲在桃花樹下,手裡拿著顆剛摘的桃花,笑得眉眼彎彎。
他自己則站在一旁,手裡遞著塊帕子,眼底滿是溫柔,這正是去年在朝陽城將軍府,兩人第一次一起摘桃花的模樣。
“畫得好!”若瑄接過畫紙,忍不住讚歎:“這桃花樹畫得跟真的一樣,清顏看見定喜歡。”
楚清瑤也湊過來,笑著點頭:“算你通過,快進去吧,我妹妹在房裡等急了。”
景淮初謝過兩人,快步走進府裡。
前院的石榴樹掛著紅綢,後院的水榭飄著蘭香,楚母與夏貴妃正坐在廊下說話,見他進來,夏貴妃笑著招手:“淮初來了?清顏在房裡,快去看看吧,她今日可是很早的就起來梳妝了。”
景淮初走到楚清顏的房門前,輕輕叩了叩門。
門內傳來翠翠的聲音:“殿下稍等,小姐還在戴頭冠呢!”
不多時,門被打開,楚清顏坐在梳妝台前,霞姿月韻錦的嫁衣鋪在身後,若瑄正幫她調整頭冠上的銀鏈——東珠在晨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桃花玉鈿貼在鬢邊,襯得她膚色如雪,眼底滿是嬌羞。
“清顏。”景淮初輕聲喚她,走上前,從袖中取出那支暖玉桃花簪,小心地插在她發間:“這支簪子,跟你頭冠上的桃花正好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