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殿內的燭火徹夜未熄,牆上懸掛的西域地圖被標注得密密麻麻——怛羅斯要道被紅筆圈出,旁邊用小字注明“大食封鎖區”;而在怛羅斯北側,一條蜿蜒的路線被藍筆勾勒,標注著“回紇金山道”;東南方向,另一條路線延伸至天竺境內,標注著“天竺南境商路”。李逸站在地圖前,手中握著炭筆,正在細化“陸路聯盟”的具體方案,窗外的天色已泛起魚肚白。
次日早朝,李治再次召集重臣議事,核心議題便是推進李逸提出的“雙線應對”之策。李逸率先出列,走到朝堂中央,指著地圖上的關鍵節點,聲音清晰有力:“陛下,諸位大人,‘雙線應對’的第一條線,便是構建‘陸路聯盟’。大食雖封鎖了怛羅斯,卻無法掌控整個西域的商路網絡。我們可以聯合回紇、天竺兩國,組建‘反大食貿易聯盟’——這兩國與大食皆有利益衝突,且與我大唐存在天然的資源互補,隻要促成聯盟,便能從南北兩側繞開封鎖,重新打通西域貿易通道。”
他頓了頓,用炭筆在回紇與天竺的位置分彆畫了圈:“回紇位於大食北側,掌控著金山道等重要商路,且盛產戰馬——我大唐騎兵雖強,卻常年麵臨戰馬補給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安西都護府,每年需從回紇采購大量戰馬;而回紇草原雖廣袤,卻缺乏改良農具,糧食產量低下,每逢災年便需依賴外部援助。天竺則位於大食東南側,盛產棉花,其棉花品質優良,是發展棉紡織業的絕佳原料,可我大唐目前棉花種植有限,棉紡織業規模難以擴大;同時,天竺常年受周邊部落侵擾,急需先進武器增強防務,卻無力自行製造。”
“我大唐則可提供改良農具與火藥武器作為聯盟基礎——逸品學院改良的曲轅犁,耕地效率比傳統農具高兩倍,能幫助回紇提高糧食產量;火藥弩箭射程遠、威力大,可助天竺抵禦部落侵擾。三方以‘資源互補、利益共享’為核心,回紇提供戰馬,天竺提供棉花,我大唐提供技術與商品,共同分享商路收益,既能打破大食壟斷,又能鞏固我大唐與西域諸國的關係,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格局。”
李逸的話音剛落,保守派官員崔玄齡便站出來質疑,語氣中帶著擔憂:“李侍郎,改良農具與火藥武器皆是我大唐的重要技術,輕易贈予回紇與天竺,豈不是‘資敵’之舉?若日後兩國與我大唐反目,這些技術恐會成為威脅我大唐的利器!”
朝堂上不少官員也紛紛點頭,顯然認同崔玄齡的顧慮。李逸卻從容應對,目光掃過眾人:“崔大人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我們需明白,‘互利共贏’才是聯盟長久的根基。回紇雖有戰馬,卻因糧食短缺長期受製於周邊勢力,若我們提供改良農具,幫助他們實現糧食自給,他們便無需再依附其他勢力,反而會因依賴我大唐的技術支持,與我們深度綁定——畢竟,曲轅犁的維護、種子的改良,仍需我大唐農科人員協助。”
“至於天竺,其國力較弱,即便獲得火藥弩箭,也難以自行大規模製造——火藥的配方、弩箭的鍛造工藝,皆由我大唐掌控,天竺若想持續獲得武器補給,就必須遵守聯盟約定,與我大唐保持友好貿易關係。更何況,天竺的棉花是我大唐棉紡織業發展的關鍵原料,一旦聯盟破裂,他們失去的不僅是武器來源,還有龐大的大唐市場,這對天竺而言,得不償失。”
他進一步解釋:“更重要的是,大食目前是回紇與天竺共同的威脅——大食已開始向回紇草原滲透,試圖爭奪戰馬資源;同時,大食對天竺北部的侵擾也日益頻繁,妄圖壟斷棉花貿易。在共同的敵人麵前,聯盟是三國唯一的選擇,而非單純的‘技術贈予’。”
李治聽完,緩緩點頭,眼中露出認可的神色:“李逸說得對,‘以利結盟,以情固盟’,隻有讓盟友切實受益,聯盟才能穩固。朕準了你的提議,即刻選派得力之人,攜帶改良農具與火藥武器,前往回紇與天竺商議聯盟事宜。所需的曲轅犁、火藥弩箭,朕命工部優先調配,務必確保物資充足。”
“臣遵旨!”李逸躬身領命,心中已有了人選——逸品學院商科畢業生既熟悉貿易規則,又了解技術細節,且常年參與民生改革,善於與各類人群溝通,是出使的最佳人選。
三日後,兩支使團整裝待發。前往回紇的使團由商科畢業生林墨帶隊,攜帶三十具改良曲轅犁、五十斤優質糧種,以及詳細的種植手冊;前往天竺的使團由商科畢業生蘇瑾帶隊,攜帶二十具火藥弩箭、五十支備用箭矢,還有弩箭使用與維護的說明書。臨行前,李逸特意召見兩人,叮囑道:“此次出使,核心是‘展實力、表誠意’,既要讓對方看到我大唐的技術優勢,也要讓他們明白聯盟對彼此的好處,切勿急於求成,需耐心溝通,尊重對方的需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林墨與蘇瑾齊聲應道:“請李大人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
先說林墨帶領的使團,曆經二十餘日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回紇牙帳。回紇可汗藥羅葛?婆閏早已聽聞大唐使團前來,卻對所謂的“改良農具”並未放在心上——回紇世代以遊牧為生,雖有少量耕地,卻始終沿用簡陋的木犁,效率低下,他不信大唐的農具能有多大改進。
在牙帳外的空地上,林墨讓人架起一具曲轅犁,又找來兩名回紇農夫,當場演示耕地。隻見一名農夫扶著曲轅犁,另一名農夫牽著牛,隨著牛蹄邁開,曲轅犁穩穩地切入土地,不僅耕出的壟溝整齊均勻,犁鏵後方的除草裝置還能自動將雜草翻出地麵,速度比回紇傳統木犁快了兩倍不止。更令人驚訝的是,曲轅犁的重量比木犁輕三成,農夫扶犁時毫不費力,即便連續耕作兩個時辰,也不會感到疲憊。
藥羅葛?婆閏站在一旁,眼睛越看越亮,忍不住上前撫摸著曲轅犁的犁鏵,感受著金屬的光滑與堅固:“這農具真是神了!有了它,咱們回紇的草原也能種出更多糧食,再也不用怕冬春季節的災荒了!”
林墨趁機上前,遞上種植手冊:“可汗,這是我大唐農科人員編寫的種植手冊,詳細介紹了如何用曲轅犁種植小麥、粟米,還有改良糧種的播種方法。若回紇願意與我大唐結盟,我們不僅會提供足夠的曲轅犁與糧種,還會派農科人員前來指導,幫助回紇建立穩定的農業生產體係。”
藥羅葛?婆閏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拍板:“我同意與大唐結盟!我回紇願意每年向大唐提供五百匹優質戰馬,協助大唐打通金山道商路,共同對抗大食的封鎖!”
另一邊,蘇瑾帶領的使團也在天竺王都取得了突破。天竺國王戒日王近期正為北部部落的侵擾煩惱——那些部落憑借騎兵優勢,頻繁劫掠天竺邊境的村莊,天竺軍隊雖人數眾多,卻因武器落後,屢屢戰敗。當蘇瑾提出要展示“大唐利器”時,戒日王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召集大臣與將領,前往城外的演武場。
演武場上,蘇瑾讓一名大唐士兵架起火藥弩箭,瞄準百丈外的一塊厚木板。隨著士兵扣動扳機,“咻”的一聲,弩箭帶著呼嘯聲射出,瞬間穿透木板,箭頭從另一側穿出,深深釘在遠處的樹乾上。在場的天竺大臣與將領無不震驚,戒日王更是快步走到木板前,撫摸著箭孔,眼中滿是難以置信:“這武器的威力,比我們的弓箭強十倍不止!有了它,我們再也不用怕北部部落的侵擾了!”
蘇瑾適時說道:“國王陛下,這種火藥弩箭不僅射程遠、威力大,還易於操作,普通士兵隻需訓練三日便可熟練使用。若天竺願意與我大唐結盟,我們可每年向天竺提供兩百具火藥弩箭,同時派遣工匠,指導天竺工匠製作箭矢。作為回報,我們希望天竺能每年向大唐提供十萬匹優質棉花,並開放南部商路,與大唐商隊共同繞開大食封鎖,開展貿易。”
戒日王早已被火藥弩箭的威力折服,聽聞還能獲得技術支持,立刻答應:“我願與大唐結盟,每年提供十萬匹棉花,還會派三千士兵護送聯合商隊,從天竺西側的商路出發,與大唐商隊彙合!”
三個月後,“反大食貿易聯盟”在回紇金山道正式成立。唐朝、回紇、天竺三國的代表齊聚一堂,簽訂聯盟協議:大唐每年向回紇提供五百具曲轅犁、一百萬斤糧種,向天竺提供兩百具火藥弩箭;回紇每年向大唐提供五百匹戰馬,開放金山道供聯合商隊通行;天竺每年向大唐提供十萬匹棉花,開放南部商路,並派遣士兵護送商隊;三方共享商路稅收,任何一方遭遇大食侵擾,另外兩方需出兵相助。
聯盟成立當日,一支由三百人組成的聯合商隊便整裝出發——大唐商隊攜帶絲綢、瓷器、肥皂,回紇商隊攜帶戰馬、皮毛,天竺商隊攜帶棉花、香料,浩浩蕩蕩地從金山道出發,向西域南部的石國、拔汗那等小國進發。商隊兩側,回紇騎兵與天竺士兵手持武器,警惕地巡視四周,確保商隊安全。
當聯合商隊抵達石國城外時,石國國王正處在兩難之中——大食的威脅讓他不敢輕易與大唐往來,可國內的糧食短缺與商品匱乏,又讓他急需與外界貿易。看到聯合商隊規模龐大,且攜帶了大量物資,石國國王親自出城迎接。
林墨代表聯合商隊,向石國國王遞上一份厚禮——十具曲轅犁、兩萬斤糧種,還有一匹來自回紇的優質戰馬:“國王陛下,我大唐願與石國恢複貿易,這些物資是我們的誠意。隻要石國加入聯盟,未來不僅能獲得改良農具與糧種,還能共享商路收益,再也不用受大食的壟斷與壓迫。”
石國國王看著眼前的曲轅犁與糧種,又看了看商隊中精良的武器與豐富的商品,心中的天平瞬間傾斜。他當場下令,打開城門,迎接聯合商隊入城,並宣布與大食斷絕關係,重新與大唐結盟:“我石國願意加入聯盟,今後願為聯合商隊提供補給與庇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拔汗那、康居等小國見石國率先倒向聯盟,且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紛紛背棄大食,派人前往聯合商隊駐地,請求加入聯盟。短短半個月,西域南部的十餘小國全部加入“反大食貿易聯盟”,大食在西域的封鎖線被撕開了一道巨大的缺口。
消息傳到怛羅斯,大食商隊的首領阿卜杜勒氣得暴跳如雷——他沒想到,唐朝不僅沒有屈服,還聯合回紇、天竺形成了新的聯盟,甚至拉攏了原本臣服於大食的西域小國。他試圖派騎兵攔截聯合商隊,卻因回紇騎兵與天竺士兵的嚴密護衛,多次襲擊都以失敗告終,反而損失了數十名騎兵。
此時的長安,李逸正看著西域傳來的戰報,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戶部尚書匆匆走進書房,手中拿著一份貿易報表:“李大人,聯合商隊首次往返,便帶回了五百匹戰馬、八萬匹棉花,還有大量西域香料與玉石,商路稅收比預期多了三成!更重要的是,西域小國的糧食訂單源源不斷,咱們的曲轅犁與糧種,在西域已經供不應求了!”
李逸接過報表,看著上麵的數據,心中更加堅定——陸路聯盟的成功,不僅打破了大食的封鎖,更讓大唐的技術與影響力深入西域。這不是簡單的“以物易物”,而是以“技術輸出、利益共享”為核心的新型外交模式,為大唐未來的西域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窗外,春風拂過長安的街道,朱雀大街上的楊柳抽出新枝,西域商館的旗幟在風中飄揚,來自回紇、天竺的商人,正與大唐商販熱切地洽談生意。一場由大食引發的商路危機,最終在李逸的“陸路聯盟”策略下,轉化為大唐拓展西域貿易、鞏固外交關係的契機。而屬於大唐的盛世篇章,也在這一次次的危機應對中,愈發精彩,愈發輝煌。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