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破敗之境,改造之始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206章 破敗之境,改造之始

第206章 破敗之境,改造之始(1 / 1)

永徽八年的初春,江南蘇州已褪去寒意,城內主乾道旁的柳樹抽出新枝,青石板路乾淨整潔,往來行人臉上滿是愜意。可就在距離繁華街區不足三裡的城郊,卻藏著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這裡便是蘇州有名的“茅草巷”貧民窟,成片的破舊草房、土坯房擠在泥濘的窪地中,與不遠處的繁華形成刺眼對比。

李逸站在茅草巷口,眉頭緊緊皺起。此前他在蘇州巡查“逸品糧”種植情況時,偶然聽聞了這片貧民窟的存在,今日特意前來查看。剛踏入巷口,一股混雜著黴味、汙水味與腐臭味的氣息便撲麵而來,讓隨行的官員忍不住捂住口鼻。狹窄的巷道不足兩尺寬,地麵滿是泥濘與積水,渾濁的汙水順著牆角的溝壑緩緩流淌,裡麵漂浮著破舊衣物與腐爛的菜葉,幾隻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旁覓食,不時發出嗚咽聲。

“李大人,這邊請,小心腳下。”當地裡正小心翼翼地引路,腳下的木鞋踩在泥濘中,發出“啪嗒啪嗒”的聲響,“這茅草巷住了三百多戶人家,大多是逃難來的流民,日子過得苦啊。”

李逸跟著裡正走進巷道深處,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令人心酸的景象:低矮的草房不足五尺高,成年人進出都需彎腰,茅草覆蓋的屋頂千瘡百孔,幾根腐朽的木梁勉強支撐著,仿佛一陣大風就能將房屋吹倒;土坯房的牆麵布滿裂縫,雨水從裂縫中滲入,在地麵形成一個個小水窪;不少人家在房屋旁搭建了臨時窩棚,用破布與樹枝遮擋風雨,裡麵蜷縮著老人與孩子。

在一間不足十平米的草房門口,流民王二正蹲在地上修補屋頂的破洞。他穿著一件打滿補丁的單衣,凍得瑟瑟發抖,雙手布滿老繭與凍瘡。看到李逸一行人,他連忙放下手中的茅草,局促地站起身,不知所措地搓著雙手。

“我們可以進去看看嗎?”李逸輕聲問道,語氣中滿是不忍。

王二連忙點頭,側身讓出門口。李逸彎腰走進草房,一股更濃重的黴味撲麵而來。草房內沒有窗戶,光線昏暗,隻能勉強看清裡麵的陳設:地麵是潮濕的泥土,鋪著一層薄薄的稻草,稻草上放著一張破舊的被褥,散發著異味;房屋角落堆放著幾個破碗、一口缺了口的鐵鍋,還有一些撿來的廢品;屋頂的破洞處,掛著十幾個大小不一的破碗,顯然是用來接漏雨的。

“家裡一共五口人,俺爹娘、俺媳婦,還有兩個孩子。”王二局促地解釋道,“每到下雨天,屋頂就漏得厲害,俺們隻能用破碗接雨,孩子沒地方睡覺,隻能蜷縮在牆角。”他指著牆角的兩個孩子,孩子穿著單薄的衣服,正睜著大眼睛看著李逸,臉上滿是怯意。

李逸走到孩子身邊,摸了摸他們的衣服,冰冷的布料讓他心中一痛。“平時都喝什麼水?吃什麼東西?”他問道。

王二歎了口氣,指向巷口的一口老井:“就喝那口井的水,雖然水有點渾,可俺們沒錢買乾淨水。吃的大多是撿來的菜葉、乞討來的粗糧,能填飽肚子就不錯了。”

李逸跟著王二來到老井旁,隻見井口布滿青苔,井水渾濁不堪,水麵漂浮著雜物,散發著淡淡的腥臭味。可即便如此,仍有幾位居民提著水桶前來打水,臉上滿是無奈。“這井早就被汙水汙染了,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喝了這水生病,去年俺的小兒子就因為喝了臟水,差點沒挺過來。”王二的聲音帶著哽咽,“李大人,俺們也想住乾淨的房子,喝乾淨的水,可俺們沒錢沒地,隻能在這兒將就著過。”

他握著李逸的手,布滿老繭的掌心滿是冰涼與無奈,眼中閃爍著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卻又被現實壓得黯淡無光。李逸心中像被針紮了一樣,緊緊握住王二的手,鄭重地說:“你放心,我一定會想辦法改善這裡的環境,讓大家都能住上乾淨的房子,喝上乾淨的水。”

離開茅草巷後,李逸的心情久久無法平靜。他知道,這樣的貧民窟並非蘇州獨有,在長安、洛陽、揚州等大城市的邊緣,都存在著類似的區域。回到長安後,他立刻派人前往各地調查,半個月後,調查報告送到了他的手中——全國共有大小貧民窟兩百餘處,居住流民超過十萬人,這些流民多是因災荒、戰亂流離失所,隻能在城市邊緣搭建臨時住所,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長安的“西市巷”貧民窟,位於西市西側的窪地中,每逢雨季,窪地便會積水,房屋被浸泡在水中,流民們隻能在水中生活;洛陽的“洛河邊”貧民窟,緊鄰洛河,每年汛期都麵臨被洪水淹沒的風險,房屋多次被衝毀,流民們隻能反複重建;揚州的“運河畔”貧民窟,環境更為惡劣,運河的汙水滲入地下,汙染了水源,流民們常年飲用汙水,瘟疫頻發。

“城市改革不能隻停留在主乾道與繁華街區,若貧民窟不改造,百姓的生活質量便無法真正提升,‘宜居城市’也隻是空談。”李逸看著調查報告,心中堅定了改造貧民窟的決心。他深知,貧民窟不僅是民生之痛,更是城市之患——惡劣的居住環境容易滋生瘟疫,威脅整個城市的公共衛生安全;流民缺乏穩定的生活來源,容易引發治安問題;而且,貧民窟與城市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不利於大唐的形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清晨,李逸帶著調查報告與自己起草的改造方案,前往皇宮麵見李治。在紫宸殿內,他將調查報告呈給李治,又詳細描述了在蘇州茅草巷看到的景象:“陛下,貧民窟的百姓生活極為艱難,他們住的草房、土坯房隨時可能倒塌,喝的是被汙染的水,吃的是粗糧野菜,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瘟疫、饑餓去世。若是再不改造,不僅會影響百姓生活,還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李治看著調查報告中的文字,又聽著李逸的描述,眉頭漸漸皺起。當李逸將逸品學院工科製作的貧民窟畫像呈給他時,他的眼中滿是觸動——畫像上,破舊的草房、泥濘的巷道、麵黃肌瘦的流民,每一個細節都令人揪心。“貧民窟百姓生活如此艱難,朕竟不知,是朕疏忽了。”李治的聲音帶著愧疚,“李逸,你有什麼改造方案,儘管說出來,朝廷定會全力支持。”

“臣懇請朝廷撥款五百萬貫,用於全國貧民窟改造工程。”李逸鄭重地說道,“改造分為三步:第一步,拆除破舊的草房、土坯房,清理垃圾與汙水,平整土地;第二步,按照‘一戶兩室一院’的標準,重建磚石民居,配備廚房、廁所,接入城市下水道,確保每戶都能住上乾淨、安全的房子;第三步,讓流民參與改造工程,按照工作量給予工錢,工程結束後,為參與改造的流民分配住房,讓他們擁有穩定的住所。”

他頓了頓,補充道:“這樣做,既能改善流民的生活環境,又能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消除流民隱患;同時,拆除貧民窟後,可在原地建設公園、學堂、集市,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一舉多得。”

李治聞言,立刻說道:“五百萬貫雖多,但為了百姓的福祉,值得!朕準奏!朕命你為‘貧民窟改造總領’,全權負責改造工程,協調戶部、工部、地方官府,務必讓流民早日住上乾淨的房子,過上安穩的生活!”

“臣遵旨!”李逸恭敬地行禮,心中滿是激動。他知道,貧民窟改造工程規模宏大,難度極高,但這是改善民生、鞏固大唐根基的重要舉措,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將這項工程推行下去。

聖旨下達後,李逸立刻在長安組建了“貧民窟改造專班”——從戶部抽調二十名經驗豐富的官員,負責資金調配、物資采購與成本核算;從工部選派五十名資深工匠,負責房屋設計、施工技術指導;從逸品學院調派三十名工科畢業生,負責施工監督、質量驗收與數據記錄;同時,在全國各州府設立改造分專班,由各州府刺史兼任分專班負責人,確保改造工程在各地同步推進。

改造專班成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製定《貧民窟改造工程實施細則》,明確房屋設計標準、施工流程、質量要求與流民用工製度。細則中規定:“重建的磚石民居,每戶麵積不低於二十平米,分為兩間住房與一個小院,住房高度不低於八尺,牆麵厚度不低於一尺,屋頂采用青瓦覆蓋,確保堅固耐用;每戶配備獨立廚房與廁所,廁所接入城市下水道,廚房設置煙囪,避免油煙汙染;小院麵積不低於十平米,供流民種植蔬菜、晾曬衣物。”

在流民用工方麵,細則規定:“凡年滿十六周歲、六十周歲以下的流民,均可參與改造工程,每日工錢為五十文,管吃管住;工程結束後,參與施工滿三個月的流民,可優先分配住房,不滿三個月的流民,按照參與天數給予住房補貼,幫助他們租賃房屋。”

細則製定完成後,李逸派人將其送往各地分專班,並組織工匠與官員進行培訓,確保每一個參與改造工程的人都熟悉細則要求。同時,他還派人前往各地貧民窟,向流民宣傳改造政策,解答他們的疑問,消除他們的顧慮。

在蘇州茅草巷,當裡正向流民們宣讀改造政策時,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王二激動地抓住裡正的手,不敢相信地問道:“裡正,您說的是真的?俺們參與施工就能拿工錢,還能分到房子?”

裡正笑著點頭:“是真的!這是李大人親自製定的政策,朝廷還撥了五百萬貫專款,就是要讓大家住上乾淨的房子。再過半個月,改造工程就開工了,大家趕緊報名吧!”

流民們紛紛圍上來報名,臉上滿是期待與喜悅。王二第一個報了名,他看著身邊的妻子與孩子,眼中重新燃起了對美好生活的希望:“俺一定好好乾活,爭取早日分到房子,讓你們住上乾淨、暖和的家!”

此時的長安,改造專班的官員與工匠們正忙著調配物資、設計圖紙,各地分專班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開工事宜。一場覆蓋全國、關乎十萬流民生活的貧民窟改造工程,就此拉開序幕。李逸站在皇宮的高處,望著遠方的貧民窟方向,心中滿是堅定——他要讓每一位流民都能住上乾淨的房子,過上安穩的生活,讓大唐的每一座城市,都真正成為宜居之地,讓大唐的民生根基,更加穩固。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小富即安的平淡生活 都市:我的完美男神成長之路 平凡機務:我的女友都是豪門貴女 人皇歸 我的學生全是未來大佬 絕地觀想,開局背刺我的魔女師父 未來我就是天之驕子 無極道之因緣烏雲 婦產科的男醫生 港綜:開局滿爆率,我成娛樂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