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明碼標價,織造府亂象終平息_穿越唐朝當財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穿越唐朝當財子 > 第92章 明碼標價,織造府亂象終平息

第92章 明碼標價,織造府亂象終平息(1 / 1)

江南的清晨,薄霧尚未散儘,蘇州府的“布市街”已熱鬨起來。街兩側的攤位上,掛滿了各色布匹,棉布的素雅、絲綢的豔麗、麻布的質樸,在晨光中格外惹眼。可這熱鬨的景象下,卻藏著讓百姓頭疼的亂象——蘇瑤帶著隨從剛走到街口,就看到一名老婦人拿著一匹棉布,與攤主爭執不休。

“昨日我來問,你說這中等棉布五百文一匹,今日怎麼就漲到六百文了?”老婦人攥著布角,語氣帶著不滿,“我老婆子攢點錢不容易,你怎能隨意漲價?”

攤主是個精瘦的中年漢子,臉上堆著敷衍的笑:“大娘,您有所不知,這幾日染料漲價,布匹成本高了,我也是沒辦法才調價的。”

蘇瑤走上前,隨手拿起攤位上另一匹同款棉布,發現布角的標簽上還貼著“五百文”的紙條,隻是被新的“六百文”標簽蓋住了一角。她心中了然,轉頭對攤主說:“掌櫃的,這布昨日還是五百文,今日便漲一百文,染料漲價的消息,我怎未從織造府的采買記錄中看到?”

攤主見蘇瑤衣著整潔,身後跟著織造府的隨從,眼神瞬間慌亂,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老婦人見狀,也明白了是攤主故意抬價,氣得放下棉布,轉身就走:“這般不實在,以後再也不來你家買布了!”

這並非個例。蘇瑤沿著布市街走了一圈,發現價格混亂的情況遠比想象中嚴重:有的攤主見顧客穿著綢緞,便將下等棉布當作中等賣,標價六百文;有的攤主為了搶生意,將上等絲綢低價拋售,僅賣一兩銀子,比織造府的供貨價還低,卻在布匹中混入次品;更有甚者,同一批次的棉布,在街東頭賣五百文,街西頭卻要八百文,百姓買布時需來回比價,耗時又費力。

“價格不統一,不僅坑害百姓,讓他們花冤枉錢,還損害織造府的名聲,長此以往,誰還願意買咱們的布?”蘇瑤回到織造府,坐在案前,將走訪記錄攤開——上麵記滿了各攤位的價格、百姓的投訴、布商的貓膩,“必須實行‘明碼標價、統一售價’,從根源上解決亂象。”

當日午後,蘇瑤便讓人通知織造府下轄的三十餘名布商,次日清晨到織造府議事。布商們接到通知,心中各有揣測——有的以為是要漲供貨價,有的擔心是要限製銷量,議論紛紛地來到織造府的議事廳。

蘇瑤坐在主位上,看著下方神色各異的布商,開門見山:“今日請各位來,是為了解決布市街的價格混亂問題。從今日起,織造府所有布匹實行‘明碼標價、統一售價’,根據布匹的材質、等級,製定固定價格,任何人不得隨意變動。”

話音剛落,議事廳內立刻炸開了鍋。

“蘇姑娘,這可不行!咱們攤位位置不同,租金不一樣,統一價格,我這街口的攤位豈不是吃虧?”街口攤主王老三率先反對,他的攤位客流量大,以往常靠抬價多賺些錢。

“就是!有的月份染料貴,有的月份棉花便宜,成本不一樣,價格怎能固定?”賣絲綢的張掌櫃也附和道,他上個月剛低價囤了一批染料,本想趁機抬價牟利。

“還有咱們的人工成本,雇人看攤、搬運,都要花錢,統一價格,利潤空間就小了!”布商們你一言我一語,反對聲此起彼伏。

蘇瑤沒有打斷他們,等眾人說完,才拿出早已核算好的價格表,放在桌上:“各位的顧慮,我都考慮過了。這是我根據織造府的供貨成本棉花、染料、人工)、攤位租金、合理利潤,核算出的統一價格,大家可以看看。”

布商們圍上前,看著價格表:

棉布:上等無瑕疵、織密度五十根寸)每匹六百文,中等輕微瑕疵、織密度四十五根寸)五百文,下等適合內襯、織密度四十根寸)四百文;

絲綢:上等桑蠶絲、織紋精細)每匹三兩銀子,中等柞蠶絲、織紋規整)二兩銀子,下等混紡、織紋簡單)一兩銀子;

麻布:統一每匹三百文麻布成本低,用途多為粗布衣裳、包裹,無需分等級)。

“大家看,這個價格既包含了你們的合理利潤每匹布利潤約一百文),又考慮了不同材質的成本差異。”蘇瑤指著價格表解釋,“比如王掌櫃的街口攤位,客流量大,雖然單匹利潤與其他攤位一樣,但成交量多,總利潤不會少;張掌櫃擔心成本波動,織造府會每月核算一次成本,若原材料價格變動超過一成,再統一調整售價,不會讓大家吃虧。”

她還拿出一筆賬,擺在布商們麵前:“以往價格混亂時,百姓擔心被坑,多是觀望,布市街每日總成交量約一百匹;實行明碼標價後,百姓放心購買,客流量至少能增加五成,每日成交量能達到一百五十匹,就算單匹利潤不變,你們的總利潤也能增加五成。而且統一價格,避免了惡性競爭——不用再為了搶生意低價拋售,也不用費口舌討價還價,反而能省不少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布商們看著賬上的數字,又互相嘀咕了幾句。王老三算了算:自己以往每日賣十匹布,利潤約一千文;若成交量增加五成,每日賣十五匹,利潤就能達到一千五百文,確實比以前多。他率先說道:“蘇姑娘,我信你!這統一價格,我同意!”

有了王老三的帶頭,其他布商也紛紛點頭——畢竟誰也不想再陷入“互相壓價、顧客不滿”的惡性循環。

次日清晨,布市街的入口處便掛上了一塊巨大的木牌,上麵用朱砂寫著統一價格表,字體醒目,百姓遠遠就能看到;每個攤位前也貼上了同款價格表,還配有織造府的印章,證明價格的權威性。蘇瑤還從織造府抽調了四名管事,組成“價格巡查隊”,每日在布市街巡邏,一旦發現擅自調價、以次充好的攤主,輕則罰款擅自調價一匹,罰款五百文),重則取消織造府的供貨資格永久不得從織造府進貨)。

巡查隊剛上崗不久,就抓到一名試圖將下等棉布當作中等賣的攤主。管事當場拿出價格表,指著布上的瑕疵說:“這布有三處跳針,明顯是下等,你卻標中等價格,按規矩,罰款五百文,若再犯,就取消你的供貨資格!”

攤主臉色煞白,隻能乖乖交罰款,再也不敢弄虛作假。其他布商見狀,也不敢再抱有僥幸心理,嚴格按統一價格售賣。

果然如蘇瑤所料,明碼標價實行一周後,布市街的客流量明顯增加——以往百姓買布要來回比價,現在看到價格統一,放心多了,有的甚至一次性買兩三匹布,囤著家用。布商們的成交量較之前增長六成,王老三的攤位每日能賣二十匹布,利潤達到兩千文,比以前多了一倍。他笑著對蘇瑤說:“蘇姑娘,還是你有辦法!現在不用跟顧客討價還價,也不用跟其他攤主搶生意,省心多了,賺的錢還比以前多!”

價格穩定後,蘇瑤又發現了新的問題——有的百姓買布回家後,發現布匹有隱藏的瑕疵如內部經線鬆散),卻因沒有憑證,無法退換,隻能自認倒黴。為了徹底贏得百姓信任,她又推出“售後保障”製度:

百姓購買布匹時,攤主需開具“織造府統一憑證”,上麵寫明布匹的材質、等級、價格、購買日期與攤主姓名;

若布匹在三個月內出現非人為的質量問題如經線斷裂、染色脫落、織紋鬆散),百姓可憑憑證到原攤位退換,攤主再憑憑證到織造府兌換新布,損失由織造府承擔;

若攤主拒絕退換,百姓可到織造府投訴,經查實後,攤主需雙倍賠償百姓損失,並接受罰款。

售後保障推出的當天,就有一名百姓拿著憑證,到攤位退換有瑕疵的棉布。攤主按規定為他換了一匹新布,還連連道歉:“對不住,是我沒檢查仔細,以後我一定多留意!”

百姓拿著新布,笑著說:“以前買布總怕有問題,現在有了保障,再也不用擔心了!”

隨著明碼標價與售後保障的落地,江南織造府的布匹銷量節節攀升——較之前增長一倍,蘇州府及周邊州縣的百姓,都願意來布市街買布;甚至有西域商人聽聞後,特意來采購絲綢,運往西域售賣。

戶部收到江南織造府的稅收報表後,發現織造稅收較之前增加兩成,當即上奏唐太宗,稱讚蘇瑤“善用商業之法,解織造亂象,惠民生、增稅收,實為難得之才”。

蘇定方在軍營中收到消息,特意給蘇瑤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你用李逸的‘實用之法’,解決了織造府的大問題,為父甚是欣慰。以前為父總擔心你一個女子在外做事會受委屈,如今看來,是為父多慮了。你這般有能力,將來定能做更多大事。”

蘇瑤拿著父親的信,坐在織造府的窗前,看著窗外熱鬨的布市街——百姓們提著布匹,臉上滿是笑容;布商們忙著招呼顧客,井然有序;巡查隊的管事們來回走動,確保一切合規。她心中滿是成就感,也十分高興——這不僅是父親對自己的認可,更是對李逸所倡導的“實用商業理念”的肯定。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在布市街的木牌上,“明碼標價”四個大字顯得格外溫暖。蘇瑤知道,江南織造府的整改雖已初見成效,但未來還有更多事要做——她計劃將明碼標價與售後保障推廣到周邊州縣的織造分府,還想與李逸的逸品軒合作,用優質棉布製作成衣,讓百姓不僅能買到好布,還能穿上好衣裳。

夜色漸濃,織造府的燈依舊亮著,蘇瑤坐在案前,正在寫推廣計劃。她的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每一筆都透著堅定與期待——她要讓江南織造府的布,不僅織出大唐的繁華,更織出百姓的幸福生活。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深淵入侵?我箭獵天下 熱血傳奇之天龍破曉 深淵逆塗 臥底歸來,我成辣手神探 九零夜話我親曆的那些悚然瞬間 鎮魂刑警 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文娛,閃婚豪門絕色女總裁後 我有空間背包修真走私兩不誤 神豪:從包養黑絲空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