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長安,寒風帶著幾分凜冽,卻吹不散逸品軒後院的暖意。院中的幾株紅梅開得正盛,枝椏上綴滿了豔紅的花苞,有的已然綻放,花瓣層層疊疊,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淡淡的花香隨著微風飄散,沁人心脾。
李逸站在庭院中央,正仔細調整著石桌上的擺設。石桌是用整塊青石雕琢而成,表麵打磨得光滑細膩,桌上鋪著一塊暗紅色的絨布,絨布上放著一隻青瓷茶壺,壺中泡著溫熱的仙露茶——這是蘇瑤最愛的茶,產自江南的雲霧山,入口清甜,帶著淡淡的蘭花香。茶壺旁,一個精致的紫檀木錦盒靜靜擺放著,錦盒上雕刻著纏枝蓮紋樣,邊角處還鑲嵌著細小的銀飾,一看便知是精心準備之物。
為了今日的相見,李逸特意將後院打理了一番:院角的石燈籠擦拭得一塵不染,傍晚時分便會點亮,散發出溫暖的光暈;通往石桌的小徑上,鋪上了厚厚的羊毛地毯,防止蘇瑤滑倒;就連石桌旁的石凳,也裹上了柔軟的棉墊,儘顯貼心。
“大人,一切都準備好了。”夥計阿福輕手輕腳地走進後院,手中捧著一盞剛溫好的茶杯,“蘇姑娘應該快到了,小的就在前院候著,有需要您再叫我。”
李逸點點頭,接過茶杯,放在石桌上:“辛苦你了,阿福。”
阿福笑著退了出去,輕輕帶上了後院的門。李逸走到梅花樹下,抬手拂過枝頭的花瓣,心中滿是期待。自皇帝賜婚的消息傳來,他與蘇瑤雖時常相見,卻始終沒有機會好好聊聊彼此的心意。今日約蘇瑤來後院,便是想為她送上一份特彆的定情信物,訴說自己的心意。
就在這時,後院的門被輕輕推開,蘇瑤身著一件淡粉色的襦裙走了進來。裙擺上繡著細碎的梅花紋樣,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搖曳;腰間係著一條月白色的腰帶,腰帶上掛著一個小巧的玉佩——正是去年李逸從西域帶回的和田玉,上麵刻著的“瑤”字在陽光下格外清晰。她的頭發梳成簡單的垂鬟分肖髻,隻插著一支銀質的梅花簪,臉上未施粉黛,卻因冬日的寒風,臉頰泛著淡淡的紅暈,更顯溫婉動人。
“逸哥哥,讓你久等了。”蘇瑤走到李逸身邊,目光掃過庭院中的布置,眼中滿是驚喜,“這後院布置得真漂亮,你費心了。”
李逸看著她,眼中滿是溫柔:“隻要你喜歡就好。快坐下吧,外麵風大,彆凍著了。”他引著蘇瑤走到石桌旁,為她倒了一杯仙露茶,“嘗嘗看,還是去年你帶來的那批茶葉,我一直好好存著,就等著今日與你一同品嘗。”
蘇瑤接過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熟悉的清甜在舌尖散開,溫暖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驅散了冬日的寒意。她抬頭看向李逸,笑著說:“還是熟悉的味道,逸哥哥有心了。”
兩人相對而坐,一時之間竟有些沉默。庭院中,隻有風吹過梅花枝椏的沙沙聲,與茶壺中茶水偶爾泛起的細微聲響。李逸看著蘇瑤溫柔的側臉,心中滿是感慨——從江南初識,到如今即將成婚,不知不覺間,他們已相伴多年。
“瑤兒,”李逸率先打破沉默,聲音帶著幾分鄭重,“這三年來,多謝你一直陪伴在我身邊。”
蘇瑤聞言,抬起頭,眼中滿是疑惑。
李逸繼續說道:“還記得三年前,我剛任戶部侍郎,推動鹽鐵改革時,保守派處處阻撓,是你陪我深入江南鹽場,收集證據,提出鹽鐵衍生品的創新想法,讓改革得以順利推進;後來西域商路受阻,我前往西域談判,是你在長安打理逸品軒,穩定後方,還為我準備禦寒的衣物與藥材;江南洪澇時,我提出‘以工抵稅’的救災方案,是你組織逸品女紅坊的女子,為災民縫製衣物,送去食物……”
他頓了頓,眼中滿是感激:“這三年,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你都始終相信我、支持我,從未有過一句怨言。若是沒有你,我恐怕難以完成這些事,更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蘇瑤聽著李逸的話,心中滿是溫暖。她輕輕放下茶杯,柔聲說道:“逸哥哥,你不必如此。我們是誌同道合的夥伴,更是心意相通的戀人。你為百姓做事,為大唐謀發展,我能陪在你身邊,協助你、支持你,心中也十分歡喜。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成長了很多——是你讓我知道,女子也能為民生、為國家做些實事。”
李逸聞言,心中更加感動。他拿起桌上的紫檀木錦盒,雙手遞給蘇瑤:“瑤兒,為了感謝你這三年的陪伴與支持,也為了表達我的心意,我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你打開看看。”
蘇瑤接過錦盒,指尖觸到冰涼的紫檀木與溫潤的銀飾,心中滿是期待。她輕輕打開錦盒,隻見裡麵放著兩麵小巧的玻璃鏡。鏡子的直徑約有三寸,鏡麵光滑透亮,能清晰地映照出人的麵容;鏡子的背麵則是用黃銅打造,上麵分彆刻著半隻鴛鴦——一隻鴛鴦的頭部與翅膀清晰可見,另一隻則露出尾部與水波紋樣,顯然是一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蘇瑤拿起一麵鏡子,眼中滿是好奇。
“這是我根據西域的玻璃製造技術,改良製作的‘同心鏡’。”李逸解釋道,“去年在西域時,我見波斯商人帶來的玻璃器皿十分精美,便請教了他們的製造方法。回來後,我又請工部的工匠協助,反複試驗,終於製成了這兩麵玻璃鏡。你看,將它們合在一起,便是一幅完整的‘鴛鴦戲水’圖。”
說著,李逸拿起另一麵鏡子,與蘇瑤手中的鏡子輕輕對接。果然,兩麵鏡子合在一起後,半隻鴛鴦拚成了一隻完整的鴛鴦,鴛鴦浮在水波之上,周圍還刻著細小的荷花紋樣,栩栩如生,精美絕倫。
“瑤兒,”李逸的目光變得格外溫柔,語氣也帶著幾分鄭重,“願我們如這鴛鴦一般,永結同心,不離不棄。無論未來遇到什麼困難,我都會陪在你身邊,與你並肩同行,一起為百姓做事,一起守護我們的家園。”
蘇瑤看著手中的同心鏡,心中滿是感動,眼眶微微泛紅。她輕輕撫摸著鏡子背麵的鴛鴦紋樣,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雕刻的紋路,這每一道紋路,都凝聚著李逸的心意與心血。
“逸哥哥,這禮物我很喜歡,謝謝你。”蘇瑤抬起頭,眼中閃爍著淚光,卻帶著甜蜜的笑容,“其實,我也為你準備了一份禮物。”
她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方錦帕,遞給李逸。錦帕是用上等的蜀錦製成,顏色是淡淡的天青色,上麵繡著一幅“連理枝”圖案——兩根樹枝相互纏繞,枝葉交錯,枝頭還開著幾朵小小的白色花朵,每一針每一線都繡得極為精致,顯然是花費了不少心思。
“這方錦帕,是我耗時一個月,親手繡製的。”蘇瑤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羞澀,卻又無比堅定,“連理枝象征著永結同心、生死相依。逸哥哥,未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無論是朝堂的紛爭,還是民生的挑戰,我都會像這連理枝一樣,與你緊緊相依,並肩同行,永不分離。”
李逸接過錦帕,指尖輕撫著細膩的蜀錦與柔軟的繡線,能感受到繡線的紋理與溫度——這是蘇瑤一針一線繡出來的,每一針都飽含著她的心意。他將錦帕輕輕貼在胸口,心中滿是溫暖,仿佛冬日的寒風都變得溫柔起來。
“瑤兒,謝謝你。”李逸的聲音帶著幾分哽咽,“有你這句話,無論未來遇到什麼,我都無所畏懼。”
兩人並肩站在梅花樹下,李逸手中握著蘇瑤繡製的連理枝錦帕,蘇瑤手中捧著李逸製作的同心鏡。此時,院角的石燈籠被點亮,溫暖的光暈籠罩著他們,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映在鋪滿羊毛地毯的小徑上,緊緊依偎在一起。
月光從雲層中探出頭來,灑在庭院中,為梅花鍍上了一層銀色的光暈,也為兩人披上了一層溫柔的紗衣。空氣中,梅花的清香、仙露茶的清甜,與兩人之間甜蜜的氣息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美好的畫麵。
“逸哥哥,你看這梅花,開得多好。”蘇瑤抬頭望向枝頭的梅花,輕聲說道,“等到明年春天,我們成婚的時候,庭院裡應該會開滿更多的花吧?”
李逸握住蘇瑤的手,指尖傳來她的溫度,溫暖而堅定:“會的。明年春天,不僅庭院裡會開滿鮮花,長安的大街小巷,也會因為我們的婚禮而充滿喜悅。到那時,我們會邀請百姓們一起慶祝,讓大家都分享我們的幸福。”
蘇瑤點點頭,靠在李逸的肩上,閉上眼睛,感受著他的體溫與心跳。她知道,未來的日子或許會有挑戰,但隻要能與李逸並肩同行,她就無所畏懼。他們會一起推動大唐的商貿發展,一起為百姓謀福祉,一起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一起書寫屬於他們的傳奇故事。
夜色漸深,寒風依舊,卻吹不散逸品軒後院的溫馨與甜蜜。石桌上的仙露茶依舊溫熱,紫檀木錦盒中的同心鏡靜靜躺著,李逸手中的連理枝錦帕散發著淡淡的香氣,梅花樹下的兩人,在月光與燈光的映襯下,許下了相伴一生、永結同心的誓言。
這一夜,逸品軒後院的梅花,開得格外絢爛;這一夜,李逸與蘇瑤的心意,如同這同心鏡與連理枝一般,緊緊相依,永不分離。而這份真摯的情感,也將如同這冬日的梅花一般,曆經歲月的洗禮,愈發堅韌,愈發芬芳。
喜歡穿越唐朝當財子請大家收藏:()穿越唐朝當財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